海河流域降水變化規(guī)律及其對水資源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04:28
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海河流域降水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的進行,海河流域對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越來越劇烈和過度,水資源量的衰減也越來越嚴重。降水作為水資源最為直接的來源,其變化情勢對海河流域水資源的安全與保障至關重要。本文基于1956-2016年海河流域及其周圍的289個站點的降水日數據,采用統計學的方法研究了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降水變化的原因以及降水變化對水資源量的影響。研究可為水資源規(guī)劃與管理、水災害的防治以及海河流域水資源衰減歸因的分析提供依據。主要研究內容與結論如下:(1)分析了海河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和年內分配。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整體上自東南向西北減少,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數整體上自東南向西北增加,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整體上自東南向西北減少,多年平均非汛期降水量整體上自南向北減少;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呈下降趨勢,但是下降趨勢不顯著,海河流域年降水日數呈顯著的下降趨勢;汛期降水量呈顯著的下降趨勢,非汛期降水量呈不顯著的上升趨勢;降水量在年內分配極為不均勻,且各月變化情況也不相同;降水集中度下降趨勢顯著,降水量年內分配越來越均勻,降水集中期下降趨勢不顯著,降水...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海河流域范圍及氣象站點分布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 研究數據來源本文采用海河流域及其周圍的 289 個站點(海河流域 259 個站點)逐日降水數水特性,站點分布情況如圖 2-1 所示。各站點并不是每一年都具有完整的數據點數據在某些年份可能缺測或者無測。具有數據站點個數隨時間變化如圖 2-2個站點在 1956 年只有 50 個站點有數據,之后有測數據的站點不斷增加,在 1達到穩(wěn)定。289 個站點的數據本文只收集到 2011 年,2012-2016 年數據本文采域內 40 個站點并利用距離平方反比插值法進行插補,其他一些站點的缺測數年無測數據同樣利用距離平方反比插值法進行插補。
等級 Hurst 指數范圍 強度Ⅳ 0.75<H≤0.85 強Ⅴ 0.85<H≤1.00 極強-I 0.45<H≤0.50 弱-Ⅱ 0.35<H≤0.45 較弱-Ⅲ 0.25<H≤0.35 較強-Ⅳ 0.15<H≤0.25 強-Ⅴ 0<H≤0.15 極強6)面指數計算文利用泰森多邊形的方法來計算各面指數,如面雨量、面日數等,反映了各指數的平均情況。泰森多邊形分割如圖 2-3 所示,根據分割情況,確定區(qū)域的面積,然后根據面積確定各站權重,據此計算出各面指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陸溫差指數與我國華北地區(qū)降水的相關性分析[J]. 盧靜榮,張濟世. 人民長江. 2018(19)
[2]大通河流域降水結構的演變特征及其驅動力探究[J]. 李沛,黃生志,黃強,馬嵐,吳洪石,欒金凱. 自然資源學報. 2018(09)
[3]近53 a來長江流域極端降水指數特征[J]. 孫惠惠,章新平,羅紫東,尚程鵬,賀新光,饒志國.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08)
[4]海河流域水資源演變與驅動機制[J]. 楊永輝,任丹丹,楊艷敏,田菲,胡玉昆,韓淑敏.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8(10)
[5]東北農業(yè)區(qū)降水年內分配的不均勻性及對區(qū)域增暖的響應[J]. 劉紅,任傳友,許爍舟,崔鳳茜,龐丹琦.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8(04)
[6]1961—2015年陜西省不同等級降水事件變化特征[J]. 盧珊,張宏芳,屈直,巨曉璇,王百朋,張曦.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8(01)
[7]降水集中度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山西為例[J]. 袁瑞強,王亞楠,王鵬,王仕琴,陳宇宏.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8(01)
[8]1951—2015年北京極端降水變化研究[J]. 劉海濤,楊潔. 中國農學通報. 2018(01)
[9]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變化特征分析[J]. 韓熠哲,馬偉強,王炳赟,馬耀明,田榮湘. 高原氣象. 2017(06)
[10]北京城、郊和山區(qū)不同強度等級降水變化特征比較[J]. 袁字鋒,翟盤茂,李建,陳陽.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7(06)
本文編號:3015903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海河流域范圍及氣象站點分布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 研究數據來源本文采用海河流域及其周圍的 289 個站點(海河流域 259 個站點)逐日降水數水特性,站點分布情況如圖 2-1 所示。各站點并不是每一年都具有完整的數據點數據在某些年份可能缺測或者無測。具有數據站點個數隨時間變化如圖 2-2個站點在 1956 年只有 50 個站點有數據,之后有測數據的站點不斷增加,在 1達到穩(wěn)定。289 個站點的數據本文只收集到 2011 年,2012-2016 年數據本文采域內 40 個站點并利用距離平方反比插值法進行插補,其他一些站點的缺測數年無測數據同樣利用距離平方反比插值法進行插補。
等級 Hurst 指數范圍 強度Ⅳ 0.75<H≤0.85 強Ⅴ 0.85<H≤1.00 極強-I 0.45<H≤0.50 弱-Ⅱ 0.35<H≤0.45 較弱-Ⅲ 0.25<H≤0.35 較強-Ⅳ 0.15<H≤0.25 強-Ⅴ 0<H≤0.15 極強6)面指數計算文利用泰森多邊形的方法來計算各面指數,如面雨量、面日數等,反映了各指數的平均情況。泰森多邊形分割如圖 2-3 所示,根據分割情況,確定區(qū)域的面積,然后根據面積確定各站權重,據此計算出各面指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陸溫差指數與我國華北地區(qū)降水的相關性分析[J]. 盧靜榮,張濟世. 人民長江. 2018(19)
[2]大通河流域降水結構的演變特征及其驅動力探究[J]. 李沛,黃生志,黃強,馬嵐,吳洪石,欒金凱. 自然資源學報. 2018(09)
[3]近53 a來長江流域極端降水指數特征[J]. 孫惠惠,章新平,羅紫東,尚程鵬,賀新光,饒志國.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08)
[4]海河流域水資源演變與驅動機制[J]. 楊永輝,任丹丹,楊艷敏,田菲,胡玉昆,韓淑敏.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8(10)
[5]東北農業(yè)區(qū)降水年內分配的不均勻性及對區(qū)域增暖的響應[J]. 劉紅,任傳友,許爍舟,崔鳳茜,龐丹琦.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8(04)
[6]1961—2015年陜西省不同等級降水事件變化特征[J]. 盧珊,張宏芳,屈直,巨曉璇,王百朋,張曦.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8(01)
[7]降水集中度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山西為例[J]. 袁瑞強,王亞楠,王鵬,王仕琴,陳宇宏.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8(01)
[8]1951—2015年北京極端降水變化研究[J]. 劉海濤,楊潔. 中國農學通報. 2018(01)
[9]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變化特征分析[J]. 韓熠哲,馬偉強,王炳赟,馬耀明,田榮湘. 高原氣象. 2017(06)
[10]北京城、郊和山區(qū)不同強度等級降水變化特征比較[J]. 袁字鋒,翟盤茂,李建,陳陽.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7(06)
本文編號:30159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01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