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對混凝土耐久性和功能性影響研究
本文選題:混凝土 切入點:納米材料 出處:《水利水電技術(shù)》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探究納米混凝土耐久性和功能性研究的進展與困境,對不同種類納米材料對混凝土耐久性和功能性的影響進行了分類整理和分析,并對納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應(yīng)用前景進行了展望。研究發(fā)現(xiàn):(1)納米材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孔隙結(jié)構(gòu),并且參與混凝土水化,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抗?jié)B、抗沖磨、抗腐蝕等耐久性能;(2)納米材料的摻入還可以使混凝土產(chǎn)生壓敏導電性能、光催化自清潔性能以及電磁屏蔽性能,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3)目前納米混凝土存在納米材料造價較高且過量摻加會使優(yōu)化效果降低的問題。因此,從經(jīng)濟和性能兩方面考慮,納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摻加存在一個最優(yōu)摻量。最后給出了兩個典型工程案例介紹納米混凝土在水工建筑物中的成功應(yīng)用,為納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應(yīng)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gress and predicament of the research on durability and func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ncre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nano-materials on durability and function of concrete we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nanomaterials in concrete is prospected. It is found that nanomaterial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hydration of concrete, thus improving the frost resistance, impermeability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e addition of nanomaterials can also produce pressure sensitive conductivity, photocatalytic self-cleaning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operties of concrete. Nano-concrete has the problem of high cost of nanomaterials and excessive addition of nanomaterials will reduce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Therefore, consider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and performance, At last, two typical engineering cases are given to introduce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ncrete in hydraulic structures, which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concrete.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流域水循環(huán)模擬與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973”計劃(2013CB0359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09284,51309203) 中國水科院流域水循環(huán)模擬與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IWHR-SKL-201412,水科院資助課題1675,IWHR-SKL-201512)
【分類號】:TV4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峻林,廖志偉,管斌君;添加防水防潮劑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2 康春雪;淺談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shù);2002年05期
3 殷素紅,文梓蕓;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專家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及設(shè)計思想[J];混凝土;2002年01期
4 馬保國,賀行洋,胡曙光,蘇英,董榮珍,朱洪波;混凝土耐久性破壞經(jīng)時模型[J];混凝土;2002年03期
5 宮鴻;試驗室對混凝土耐久性的控制[J];建筑安全;2002年07期
6 James E.McDonald,黃山 ,胡少華;混凝土耐久性修補材料的選擇[J];中國三峽建設(shè);2002年02期
7 郭向勇,孫常青;混凝土耐久性設(shè)計的系統(tǒng)工程方法[J];蘇州城建環(huán)保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8 華曉南;;水工鋼筋混凝土耐久性專題討論會[J];江蘇水利;1985年01期
9 賈兆武;第三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在濟南召開[J];陜西水力發(fā)電;1993年02期
10 李志國;混凝土耐久性破壞模式化解析[J];混凝土;200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鄭康;李勇;馬麗靜;朱京鳴;崔平;唐允彥;;納米材料改性聚丙烯土工材料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土工合成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孫志恒;張會文;;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耐久性防護新材料[A];第八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3 陳文耀;李文偉;;三峽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質(zhì)量控制[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地質(zhì)大學工程學院 劉念;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改進措施[N];中國建材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固華;納米材料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2 王蕭蕭;寒冷地區(qū)鹽漬溶液環(huán)境下天然浮石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142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1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