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水在防洪評價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 預設計雨量 產流計算 匯流計算 防洪標準 出處:《人民黃河》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迎頭至柳氏民居、相公廟至白樺旅游公路建設項目區(qū)3個小流域為例,進行了由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峰流量的分析與計算,討論了設計點暴雨、面暴雨、不同歷時設計雨量、主雨歷時與主雨雨量,進行了產流、匯流計算,分別選取流域模型法、推理公式法、地區(qū)經驗公式法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計算結果差異明顯,由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峰流量的經驗公式法非常適用于僅需計算設計洪峰流量的情況,在實際應用中還需具體分析,確定科學合理的方法以提高設計洪水的精度。
[Abstract]:Taking three small watersheds from head-on to Liushi residence, Xianggongmiao to Bai Hua tourist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a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alculates the design flow of Hong Feng from the design rainstorm,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oint rainstorm and surface rainstorm. Different diachronic design rainfall, main rain duration and main rain rainfall, the runoff generation, flow confluence calculation, respectively selected watershed model method, reasoning formula method. The regional empirical formula method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method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empirical formul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discharge of Hong Feng from the design of rainstorm is very suitable for only calculating and designing the discharge of Hong Feng, and it also needs to be analyzed in practic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are determin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esign flood.
【作者單位】: 山西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省水文水資源局;
【分類號】:TV122.3;TV87
【正文快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旅游產業(yè)成為山西省重點發(fā)展的新興支柱產業(yè)。山西省沁水縣提出整合沁水縣旅游資源,建立旅游公路循環(huán)系統,建設迎頭至柳氏民居、相公廟至白樺旅游公路,與已建的中村至下川旅游公路及省道沁東線構成沁水縣西部旅游循環(huán)公路,與山西省陽城至翼城高速公路沁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光炎;城市設計暴雨頻率曲線線型的研究[J];水文;2002年01期
2 黃會明,鄧麗,王立宏,史凱;城市設計暴雨和設計雨型的推求及應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4年03期
3 李濤濤;董增川;董聰麗;費如君;;羅田水庫分期設計暴雨推求[J];水電能源科學;2008年04期
4 劉正偉;;實測資料設計暴雨計算方法探討[J];人民珠江;2011年03期
5 王長寬;;杭州水文站歷史時期的設計暴雨變化[J];山西建筑;2012年16期
6 張娜;郭生練;肖義;方彬;閆寶偉;;基于聯合分布的設計暴雨方法[J];水力發(fā)電;2008年01期
7 錢王騁;中小流域設計雨型問題的探討[J];廣東水電科技;1987年02期
8 曹升樂;設計暴雨的概念與確定方法探討[J];西北水資源與水工程;1996年03期
9 曹升樂,孫秀玲;流域設計暴雨計算方法研究[J];水文;1997年04期
10 員汝安,張偉,曹升樂;流域設計暴雨計算方法[J];山東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安昌;孫道磊;;城市設計暴雨多種分析方法的探討[A];山東水利科技論壇2007[C];2007年
2 謝淑琴;;城市小區(qū)管網排水及區(qū)域排澇水文計算方法初步探討[A];中國水利學會首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采訪人 本報記者 王煒 解讀人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有關負責人;城市如何不再“逢雨必澇”[N];人民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任伯幟;城市設計暴雨及雨水徑流計算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汪明明;雨水池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曉婧;北京市暴雨特性及對設計暴雨時程的影響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徐奎;福州市主城區(qū)水系洪澇災害成因及整治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3 咼斌;南湖撇洪河設計暴雨標準及防洪治理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4 范澤華;天津市降雨趨勢分析及設計暴雨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李立成;南方感潮河網城市地區(qū)雨洪調控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6 王答相;神府東勝礦區(qū)煤田開發(fā)新增水土流失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820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8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