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庫溯源沖刷對水沙及邊界條件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17-12-15 11:34
本文關鍵詞:三門峽水庫溯源沖刷對水沙及邊界條件的響應
【摘要】:利用三門峽水庫1974年以來的實測資料,分析研究了水庫不同排沙運用方式下溯源沖刷的發(fā)展形式及特點。結果表明:溯源沖刷范圍主要集中在黃淤31—38斷面;汛期平均流量越大,溯源沖刷距離越遠,流量大于1 500 m~3/s時可以發(fā)展到黃淤36斷面,流量小于1 500 m~3/s時沖刷范圍隨著流量的增大明顯延長;同流量下沖刷發(fā)展的變化范圍為10~15 km;出庫流量與壩前水位是影響水庫溯源沖刷及出庫水流輸沙率的關鍵因素,水位越低、流量越大,排沙量越大;同樣條件下降低水位排沙的排沙量比敞泄排沙的大。
【作者單位】: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H KY-JBYW-2013-3) 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001012)
【分類號】:TV145
【正文快照】: 溯源沖刷是恢復三門峽水庫庫容的主要方式,由于近年來水沙條件的變化和水庫運用方式的調整,因此三門峽庫區(qū)的沖淤分布隨之調整,庫區(qū)能否達到沖淤平衡成為研究的焦點。基于此,本研究以1974年三門峽水庫蓄清排渾運用以來為重點,對庫區(qū)溯源沖刷對水沙和邊界條件的響應情況進行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孫贊盈;水庫溯源沖刷計算方法[J];人民黃河;1997年09期
2 張藝;姜乃遷;武鑫奇;;三門峽庫區(qū)溯源沖刷現象分析[J];農業(yè)與技術;2014年01期
3 劉鳳岳;;解放后黃河河口三次改道溯源沖刷情況分析——探討黃河尾閭河道相對穩(wěn)定的途徑[J];海岸工程;1984年01期
4 曹文洪,胡春宏,姜乃森;引海水沖刷黃河口的試驗研究[J];泥沙研究;2002年06期
5 曹文洪;黃河口三角洲演變及其反饋影響的研究[J];泥沙研究;1997年04期
6 牛志攀;許唯臨;張建民;李進;岳超;;堰塞湖沖刷及潰決試驗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年03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艷平;張俊華;劉沛清;;多沙水庫跌水溯源沖刷模式初步研究[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2 茹玉英;邵蘇梅;王昌高;李丙瑞;;溯源沖刷計算公式驗證與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記者 李先明 楊飛 趙洪濤 布方坤;全力做好堰塞湖處置工作[N];中國水利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濟棟;沙坑演變對橋下河床沖刷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918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9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