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基站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低端產能過剩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北京郵電大學》 2012年
移動通信基站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的可行性研究
郎琪
【摘要】:隨著國家的不斷進步,移動通信行業(yè)業(yè)務范圍也在不斷發(fā)展,加強海域附近和偏遠地區(qū)的通信覆蓋對當地通信環(huán)境的改善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些地方市電供應狀況較差,甚至沒有市電供應,如何保障這些基站的供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太陽能光伏供電系統(tǒng)的能源幾乎全部來自太陽能這種無污染的綠色能源,采用獨立型(又叫離網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作為基站電源,除設備一次性投資費用及維護費用外,不需額外追加開支費用,既解決了供電問題,也符合國家大力倡導的節(jié)能減排政策。 本文以移動通信基站太陽能光伏供電電源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對獨立型太陽能光伏供電系統(tǒng)進行了分析,討論了移動通信基站電源的要求、容量設計原則及方法,并對移動通信基站應用太陽能光伏供電系統(tǒng)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文章首先介紹了可行性研究的相關理論及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為詳細分析移動通信基站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提供了理論指導。然后從需求、技術、經濟和風險四個方面,詳細論證了該系統(tǒng)的可行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M61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晶;趙爭鳴;周德佳;;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技術現狀及其發(fā)展[J];電氣應用;2007年10期
2 王健強;;太陽能發(fā)電技術與應用 第一講:太陽輻射與太陽能資源[J];電力電子;2008年06期
3 楊曉宇;王運濤;;通信基站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設計[J];電力系統(tǒng)通信;2007年06期
4 沈建軍;侯福平;;太陽能光伏供電系統(tǒng)在通信行業(yè)的應用探討[J];電信技術;2009年09期
5 劉峰;張延;;邊遠地區(qū)基站供電方案的解決與研究[J];電源世界;2007年12期
6 李俊峰;馬玲娟;;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任重道遠[J];中國科技投資;2009年10期
7 蒙丹;;我國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低端產能過剩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10年05期
8 張根合;李淵;;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初探[J];交通標準化;2010年09期
9 許樹珩;;關于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馬愛芳;;新能源產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巖;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MPPT控制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航;陳曉明;;變電站光伏直流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J];安徽電力;2008年04期
2 沈晨;陳曉明;;30 kW太陽能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的應用與運行[J];安徽電力;2009年02期
3 包文俊;黃長杰;;24V/5A太陽能控制器設計[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4 杜忠明;熊飛嶠;李天華;;轉地養(yǎng)蜂專業(yè)戶光伏系統(tǒng)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9期
5 王志剛;龍維緒;崔海昱;鄧菊蓮;劉祖明;廖華;涂潔磊;;大型集中并網光伏電站硬件設計要求及安全保護[J];陽光能源;2008年04期
6 魯延武;高佳;;關于青藏鐵路工程中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的應用分析[J];陽光能源;2008年05期
7 袁世建;胥平;尚海濤;;市電自動切換在獨立光伏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陽光能源;2009年05期
8 傅定文;韓莉婭;莊勇;謝建;;新型智能化太陽能光伏控制器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陽光能源;2009年05期
9 陳芝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實證研究[J];陽光能源;2010年10期
10 李天下;;太陽能光伏支架系統(tǒng)的應用[J];陽光能源;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榮延澤;劉士榮;毛軍科;李松峰;;一種基于dp/dv=0的最大功率跟蹤控制策略[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B卷[C];2011年
2 宋春;;關于大理州可再生能源與電網和諧發(fā)展的思考[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10年
3 王欣;朱安西;朱雁斌;;變電站光伏站用變系統(tǒng)的研究[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4 郝文華;;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工程結構強度設計[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羅雪蓮;;中國光伏發(fā)電的發(fā)展及前景[A];貴州省電機工程學會2007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6 洪彬倬;聶一雄;;太陽能發(fā)電技術綜述[A];武漢(南方九省)電工理論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河南省電工技術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羅堯治;饒力;;國內外太陽能空間結構的應用與技術探討[A];第七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羅堯治;吳成萬;周南;徐東升;林建杰;葉幸超;;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與施工概述[A];慶祝劉錫良教授八十華誕暨第八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胡希文;張建文;王剛;卓自明;;一種用于光伏系統(tǒng)的改進型最大功率點跟蹤方法[A];第十八屆全國煤礦自動化學術年會中國煤炭學會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李剛;張全國;楊群發(fā);岳建芝;;光合細菌連續(xù)制氫試驗系統(tǒng)設計[A];紀念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敏;分布式電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陳向東;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光物理過程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朱震宇;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yè)投資風險及決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耿亞新;太陽能光伏產業(yè)鏈垂直一體化構建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劉一婷;基于酞菁銅的太陽能電池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蔚蘭;分布式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問題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7 李麗;基于運輸需求的公路項目經濟效益形成機理及計量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8 曹太強;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及其控制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邱明波;半導體晶體材料放電加工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10 劉立群;分布式風光互補系統(tǒng)控制與最大功率跟蹤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娟;用于礦燈充電的獨立光伏系統(tǒng)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瑞麗;太陽能電池用α-SiC_x:H薄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亭;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自適應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于希洋;光伏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的MPPT及孤島檢測新方法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5 李逢奎;中小城市公共設施可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李強;H生物科技公司可降解心臟冠脈支架項目可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劉純琪;Q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萘系高效減水劑可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呂英杰;萊蕪市萊城區(qū)農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胡延峰;萊蕪市Y粉末冶金廠1萬噸粉末冶金制品項目可行性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崔軍;H電廠以大代小城市供熱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玉文;;我國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產業(yè)趨勢探討[J];中國建設動態(tài).陽光能源;2004年02期
2 時璟麗;;我國和世界光伏發(fā)電技術、產業(yè)、市場發(fā)展情況比較[J];中國建設動態(tài).陽光能源;2004年02期
3 昌金銘;;國內外光伏發(fā)電的新進展[J];中國建設動態(tài)(陽光能源);2007年01期
4 李進國,金新民;小功率光伏并網逆變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5 王文舉;范合君;;我國地區(qū)產業(yè)結構趨同的原因及其對經濟影響的分析[J];當代財經;2008年01期
6 楊海柱;金新民;;并網光伏系統(tǒng)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的一種改進措施及其仿真和實驗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6年01期
7 張金波,康龍云;可再生能源并網發(fā)電仿真[J];電工技術雜志;2004年11期
8 謝運祥,薛英杰;逆變電源的諧波處理方法分析[J];電力電子技術;2000年01期
9 歐陽名三,余世杰,鄭詩程,蘇建徽;戶用光伏電源模糊自適應PID控制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03年02期
10 趙宏,潘俊民;基于Boost電路的光伏電池最大功率點跟蹤系統(tǒng)[J];電力電子技術;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詩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謝磊;模糊控制在光伏充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劉莫塵;獨立光伏發(fā)電的自動跟蹤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德軍;高壓架空線路對移動通信基站的無線電干擾影響[J];電力建設;2005年07期
2 劉濤;;移動通信基站的綜合節(jié)能[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6年06期
3 白洪興;;移動通信基站的防雷與接地[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4 ;通信[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08年11期
5 吳生燦;葉福鑾;張雷;;九峰山移動通信基站防雷[J];海峽科學;2010年04期
6 康忠學;;通信基站被雷擊的三大因素淺析[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6年05期
7 李姜宏;黃樹燕;林鉑岷;;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設計與接地技術[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年03期
8 張亮,呂明;移動通信電磁輻射初探[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4年08期
9 李偉;;通信基站防雷安全隱患檢測及基站鐵塔對周圍電磁環(huán)境的影響[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9年04期
10 戴世昆;蘇可松;;百色市移動通信基站防雷檢測存在問題概述[J];廣西氣象;2005年S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河生;;淺談風光互補能源在移動通信基站的應用[A];通信電源新技術論壇2011通信電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維國;;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淺談[A];首屆中國防雷論壇論文摘編[C];2002年
3 辛建勛;賀云峰;;移動通信基站雷電災害分析[A];首屆中國防雷論壇論文摘編[C];2002年
4 王澤良;;移動通信基站的防雷與接地[A];2002’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韓斌;;淺談移動通信基站的雷害形成與防護措施[A];2003’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陶華;熊勝;胡義彪;;移動通信基站防雷1234[A];通信電源新技術論壇——2010通信電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羅萌芽;;移動通信基站防雷檢測探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二卷 氣象分卷)[C];2006年
8 李偉;;移動通信基站防雷安全隱患及基站鐵塔對周圍電磁環(huán)境的影響[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劉吉克;詹樂;;移動通信基站接地問題的考慮[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王冰;張志明;張海洋;王娜;王鵬;張寧;;移動通訊基站電源SPD的選型和安裝[A];天氣、氣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河南省氣象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勇;[N];人民郵電;2011年
2 浙江大學 邱利民 余炎;[N];人民郵電;2010年
3 王金濤 陳曉杰;[N];科技日報;2001年
4 中國移動 鄒亞軍;[N];人民郵電;2002年
5 吳江波;[N];通信產業(yè)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王慧芳;[N];中國電子報;2011年
7 ;[N];長春日報;2011年
8 特約通訊員 岳柯軒;[N];廣東科技報;2009年
9 余志斌;[N];福建郵電報;2000年
10 山西晉通通信線塔維護有限責任公司 張紀賢;[N];人民郵電;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鵬;雷電脈沖對移動通信基站影響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2 趙睿明;智慧型作物生長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管理技術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冀強;Y染色體STR復合擴增及法醫(yī)學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黃澤貴;文南油田注天然氣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
5 馮艷春;建立近紅外藥品快速識別體系的可行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趙永平;螺旋展線在山區(qū)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7 苗子瑜;中韓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殷偉;汽車動態(tài)導航及其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梁愛華;社保機構回收學生貸款的可行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鐘渝;我國太陽能發(fā)電管理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郎琪;移動通信基站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2 吳南竹;3G時代公用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和管理的政府職能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王東;移動通信基站網絡建設項目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淑娟;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在環(huán)境中的分布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康寧;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6 胡冀;移動通信基站微波輻射對周圍居民神經行為功能的影響及機制探討[D];中南大學;2010年
7 王文龍;移動通信基站電磁環(huán)境測量與兼容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8 蕭太文;WCDMA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9 王冠英;移動通信基站天線的優(yōu)化[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姜滋民;3G移動通信基站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低端產能過剩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21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