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二云片巖蠕變試驗研究
[Abstract]:The effects of schist structure on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Eryun schist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creep test of Danba Eryun schist loaded vertically and parallel to schist plane. It is found that loading parallel to the sheeting plane leads to splitting failure of rock, while load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shearing surface leads to shear failure of rock. The creep strain of rock loaded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ock which 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 creep failure strength and long-term strength of rock loaded parallel to the schist direction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rock loaded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chist direction.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2010CB7320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74109) 四川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14JY0002) 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PLN1202)
【分類號】:TU4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彩紅;王永巖;李劍光;高菲;;含水率對巖石蠕變規(guī)律影響的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07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素國,愪保平,梁衛(wèi)國,趙陽升;鈣芒硝鹽巖力學特性的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S1期
2 胡義;徐光黎;申艷軍;朱可俊;;塊體理論在水電站洞室圍巖穩(wěn)定分析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S1期
3 呂霽;崔穎輝;劉佳;魯海;;巖石力學強度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4 李偉;謝和平;王啟智;;大理巖動態(tài)劈裂拉伸的SHPB實驗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6年01期
5 宋小林;張繼春;郭學彬;肖正學;;軟弱順傾巖體爆破層裂的準靜態(tài)力學模型應用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8年06期
6 張鵬;陳劍平;張麗;肖云華;;隧道圍巖斷面輪廓分維數(shù)與巖體質量關系[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孔秋珍;謝鋒;余武軍;李柱;;城市淺埋隧道施工對地面房屋影響的數(shù)值計算[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1期
8 于德海;彭建兵;崔春義;;綠泥石片巖和云母石英片巖時間效應的試驗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9 李戰(zhàn)魯;王啟智;;用矩形雙臂梁測定巖石動態(tài)斷裂韌度[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7年04期
10 張盛;王千紅;樊鴻;;平臺巴西圓盤抗拉強度公式修正系數(shù)的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金輝;康毅力;李大奇;游利軍;;致密砂巖儲層裂縫面結構模型及應力敏感性研究[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宋小林;謝和平;王啟智;;大理巖的高應變率動態(tài)劈裂實驗[A];Hopkinson桿實驗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夏桂云;Yoshimine M;宋麗;;統(tǒng)一強度理論對土質材料的實驗驗證和對比[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孫強;秦四清;馬平;;巖石蠕變的應力-應變比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學術論文匯編(第七卷)[C];2008年
5 梁衛(wèi)國;徐素國;趙陽升;;巖鹽物理力學特性溫度效應與核廢料處置[A];第八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孫強;胡秀宏;冶小平;;巖石蠕變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第十屆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金花;李守巨;劉迎曦;;具有分形表面三維粗糙裂隙的滲流特性研究[A];和諧地球上的水工巖石力學——第三屆全國水工巖石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趙娜;王來貴;;軟巖邊坡拉張破裂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研究[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來貴;張立林;趙娜;;圓形硐室拉張破壞過程數(shù)值模擬[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黎華清;甘伏平;魏宇;黃先波;陸才昆;;孔間CT成像與巖溶工程基礎巖體結構特征研究[A];全國射線數(shù)字成像與CT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云娟;類巖石材料蠕變本構試驗研究及基于FLAC~(3D)實現(xiàn)[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徐義洪;滲流作用下深部礦場采動圍巖的傳熱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3 賈偉;佛嶺隧道破碎帶圍巖蠕變變形規(guī)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建鈞;水平定向鉆孔應力—應變及失穩(wěn)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殷鳳霞;大紅山銅礦435中段54-58盤區(qū)穩(wěn)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葛宏亮;地下水誘發(fā)的隧道災害的處治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7 緱勇;含孔道大理巖圓柱試樣的力學性質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07年
8 楊欣;充填體蠕變本構模型及其工程應用[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9 龔囪;循環(huán)加卸載條件下充填體損傷與聲發(fā)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琰;巖體—噴層支護結構一體化凍融試驗及變形破壞規(guī)律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蘇國韶;燕柳斌;李海;符興義;;高地應力與強滲透水壓下軟弱圍巖支護[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2 沈振中,徐志英;三峽大壩地基花崗巖蠕變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3 金豐年,范華林;巖石的非線性流變損傷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4 張春生;;雅礱江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關鍵技術問題研究[J];中國勘察設計;2007年08期
5 李傳亮,杜志敏,孔祥言,徐獻芝,李培超;多孔介質的流變模型研究[J];力學學報;2003年02期
6 朱定華,陳國興;南京紅層軟巖流變特性試驗研究[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7 陶振宇,王宏,余啟華;分級加載下大理巖的流變特性試驗研究[J];四川水力發(fā)電;1991年01期
8 杜小凱;任青文;夏寧;;高壓引水隧洞若干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J];水力發(fā)電;2007年06期
9 任旭華,王美芹,王樹洪,劉麗;錦屏二級水電站深埋隧洞外水壓力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有余;不同應力水平下黃土的蠕變試驗研究[J];公路與汽運;2005年02期
2 艾志雄;邊秋璞;趙克全;;巖土蠕變試驗及應用簡介[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3 朱泉;喬宗鴻;;蠕變試驗等速階段試驗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J];上海汽輪機;1988年04期
4 楊群,郭忠印,黃曉明;瀝青穩(wěn)定基層壓縮蠕變試驗合理應力水平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5 李小山;傅軍;;瀝青穩(wěn)定基層單軸蠕變試驗中應力水平的確定[J];中外公路;2012年03期
6 楊立偉;楊果林;;加筋膨脹土擋墻蠕變試驗的特性研究與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06年10期
7 王祥秋;周治國;;地基土蠕變試驗與時間效應分析[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8 王學軍;岳宏智;周長紅;;瀝青混凝土蠕變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粘彈性參數(shù)的獲得[J];山東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9 鄭健龍;呂松濤;田小革;;基于蠕變試驗的瀝青粘彈性損傷特性[J];工程力學;2008年02期
10 徐慧寧;龐希斌;徐進;劉建鋒;;粉砂質泥巖的三軸蠕變試驗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周冶東;丁富連;查建榮;方健;;寶鋼技術中心持久蠕變試驗技術[A];全國冶金物理測試信息網(wǎng)建網(wǎng)30周年學術論文集[C];2011年
2 溫茂萍;龐海燕;何強;敬仕明;;炸藥短時蠕變試驗老化模型的建立方法[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1)[C];2001年
3 周冶東;高加強;方健;王起江;;NIMS持久蠕變試驗技術簡介[A];2012年海峽兩岸破壞科學/材料試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釗;王協(xié)群;李麗華;;蠕變試驗和蠕變強度[A];全國第六屆土工合成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周秋娟;陳曉平;;軟土變形的非線性特性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剛;小型沖壓蠕變試驗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2 鄧志斌;軟粘土蠕變試驗與本構模型辨識方法研究及應用[D];中南大學;2007年
3 莊法坤;基于梁彎曲理論的小試樣蠕變試驗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4 袁杰;流變相物質對軟土流變特性影響試驗與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陶小敏;高路堤填石料的蠕變試驗及本構模型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2 黎洪局;軟土室內(nèi)蠕變試驗數(shù)值模擬及工程應用[D];暨南大學;2006年
3 紀楨哲;微型試樣高溫蠕變試驗系統(tǒng)設計[D];廣西大學;2004年
4 張宏;瀝青路面數(shù)值模擬及單軸貫入蠕變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5 錢珍梅;小沖孔蠕變試驗影響因素分析及應用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6 牟瀚林;基于蠕變試驗的瀝青路面結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7 邊金;可描述加速蠕變的流變力學組合模型和煤巖的蠕變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8 梁玉雷;溫度周期變化和滲透壓力作用下大理巖蠕變試驗與理論模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9年
9 傅艷華;基坑工程中土流變特性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141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21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