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科學的發(fā)展看人工智能哲學的走向
發(fā)布時間:2017-05-22 15:05
本文關鍵詞:從人工智能科學的發(fā)展看人工智能哲學的走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自第一臺數字計算機產生以來,人工智能已有50年的發(fā)展歷史。但人工智能并沒有停下腳步,相反一如繼往地飛速發(fā)展。人工智能以計算機為核心。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正改變著我們的世界,網絡技術將使我們邁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人們在工作、生活和其他社會活動中不斷面臨大量新的情況和需要探索解決的新問題,這種情形自然引起了關心人類命運的思想家的高度重視和注意,哲學與科學空前結合,大量的哲學理論運用于分析和說明有關人工智能的諸多問題。人工智能哲學在當今技術昌明的時代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 在前言中,主要闡述了人工智能的意義并給出了人工智能的涵義。 第一章,用思維、認知、范式等哲學范疇,對人工智能賴以產生的相關科學理論進行分析,,討論人工智能產生的前提,并對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智能進行了詮釋。 第二章,闡述當今人工智能界現存的人工智能理論,主要解決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現狀問題。 第三章,從海德格爾的技術哲學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并針對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問題,諸如,人機關系,人工智能極限問題,倫理學問題進行討論,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工智能哲學的走向。
【關鍵詞】:人工智能 智能 思維 認知 范式 技術批判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B02
【目錄】:
- 前言6-8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科學革命詮釋--科學范式的人工智能理論8-34
- 第一節(jié) 思維科學的革命8-15
- 第二節(jié) 人工智能的認知意義15-22
- 第三節(jié) 作為科學范式的人工智能理論22-34
-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認知科學詮釋--作為思維功能及結構外化的人工智能理論34-41
- 第一節(jié) 人工智能的兩個標準--圖靈的行為主義準則與塞爾的意識作用34-36
- 第二節(jié) 認知主義和聯結主義36-40
- 第三節(jié) 關于人工智能發(fā)展前景的兩個激烈對立的派別--強AI與弱AI40-41
-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技術哲學詮釋--作為人類生存方式的人工智能理論41-59
- 第一節(jié) 人機關系的新觀念41-43
- 第二節(jié) 作為人的生存方式的人工智能技術43-48
- 第三節(jié) 批判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走向48-59
- 結語59-60
- 參考文獻60-6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曉英;劉思宏;;計算機引發(fā)的倫理問題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祝季冬;近十年美國科幻電影的哲學訴求[D];西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從人工智能科學的發(fā)展看人工智能哲學的走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6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38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