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濾波白噪聲的汽車平順性時域建模和仿真
本文關鍵詞:基于濾波白噪聲的汽車平順性時域建模和仿真
更多相關文章: 平順性 濾波白噪聲 平面系統(tǒng) 時域仿真
【摘要】:為了進行汽車平順性建模和仿真,給出了路面不平度頻域模型的標準和改進兩種形式。對應路面不平度頻域模型改進形式,總結了基于濾波白噪聲的路面不平度激勵的時域模型。由前后輪路面不平度激勵的相關性和一階Pade算法,建立了前后輪路面不平度激勵的時域模型;谄矫嫦到y(tǒng)假設,建立了汽車平順性四自由度平面系統(tǒng)模型。提出了基于濾波白噪聲的汽車平順性四自由度平面系統(tǒng)仿真算法。在B級路面和常用車速60 km/h下,對某轎車平順性進行了時域仿真,獲得了前輪和后輪路面不平度激勵和振動響應量的時間歷程。研究結果表明,基于濾波白噪聲構造路面不平度激勵和對汽車平順性進行時域建模和仿真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沈陽工學院機械與運載學院;
【基金】: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聯(lián)合基金重點項目(U15642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重點項目(61520106008)資助
【分類號】:U461.4
【正文快照】: 重點項目(U156421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重點項目(61520106008)資助平順性是汽車性能之一,其好壞直接影響乘員的舒適性、貨物的完好性、零部件的可靠性和道路損傷等[1]。以往主要采用頻域方法研究平順性,基于路面不平度頻域模型和傅里葉變換進行頻域建模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飛;徐中明;賀巖松;;汽車平順性客觀評價方法[J];重慶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2 王秉剛;應用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進行汽車平順性的感覺評價[J];汽車技術;1981年01期
3 張玉娟;王玨;趙欽芳;;汽車平順性測試的分析和評價[J];河北工學院學報;1985年01期
4 王國權,楊文通,許先峰,余群;汽車平順性的虛擬試驗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11期
5 王巖松,石晶,耿艾莉,田國紅;汽車平順性的模糊評價方法的研究及應用[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盧海峰,李明,李軍;汽車平順性分析與評價系統(tǒng)軟件[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7 田國紅;王巖松;耿艾莉;;汽車平順性線性時域模擬及軟件開發(fā)[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6年05期
8 雷良育;;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汽車平順性仿真試驗系統(tǒng)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6年04期
9 王少贈;劉晶郁;張培培;;基于鍵圖理論的汽車平順性仿真分析[J];客車技術與研究;2006年06期
10 楊雪梅;陳茹雯;;汽車平順性能仿真建模的歷史與發(fā)展[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孫中政;;汽車平順性測試分析及數(shù)據(jù)后處理軟件開發(fā)[A];第二十一屆全國振動與噪聲高技術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李忠欣;;基于虛擬樣機的汽車平順性仿真分析[A];輕型汽車技術2011年第7/8期(總第263/264期)[C];2011年
3 王國權;許先峰;余群;;1028E2汽車平順性的虛擬樣機研究[A];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王國權;許先峰;余群;;1028E2汽車平順性的虛擬樣機研究[A];農(nóng)業(yè)機械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方明霞;馮奇;;懸架遲滯非線性特性對汽車平順性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蔡艷春;李承德;;汽車非線性系統(tǒng)瞬態(tài)響應模擬及分析[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7 周妍;張立軍;;懸架非線性對汽車平順性影響的仿真分析[A];面向未來的汽車與交通——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精選[C];2013年
8 方明霞;馮奇;;懸架遲滯非線性特性對汽車平順性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于學華;汽車平順性技術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年
2 雷良育;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汽車平順性仿真試驗系統(tǒng)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林敏;基于虛擬激勵法的汽車平順性仿真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輝;汽車平順性評價研究及其在兩廂轎車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2 喬長勝;微型電動汽車懸架的動力學仿真與結構優(yōu)化[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梁和平;基于剛彈耦合系統(tǒng)的汽車平順性仿真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4 潘立;基于人椅系統(tǒng)三向振動的汽車平順性建模與仿真[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徐璋;汽車平順性評價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6 盛丹丹;新法規(guī)下汽車平順性虛擬道路試驗系統(tǒng)與評價方法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7 馮愛華;基于虛擬樣機技術的汽車平順性分析與駕駛仿真[D];吉林大學;2007年
8 劉飛;基于目標逐層分解法的汽車平順性優(yōu)化設計方法[D];吉林大學;2012年
9 伍建偉;基于多剛體系統(tǒng)動力學載貨汽車平順性建模與仿真[D];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10 商俊敏;基于虛擬現(xiàn)實與虛擬樣機的汽車平順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894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128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