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型氧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全基因組鑒定、進化與表達研究
本文關鍵詞:玉米新型氧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全基因組鑒定、進化與表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氧甲基轉移酶(OMT) 基因復制 新功能化 苯并VA嗪 玉米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挖掘玉米(Zea mays)不同組織間差異表達的基因,揭示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分子機理,本研究從NCBI數據庫中下載獲得玉米自交系Mo17和B73根和芽的轉錄組數據,發(fā)現(xiàn)了5個在根中高表達的氧甲基轉移酶(O-methyltransferase,OMT)基因,在B73全基因組中鑒定到另外的23個拷貝。對玉米的28個氧甲基轉移酶基因的結構、保守模體以及進化分析表明,其不同于咖啡酸氧甲基轉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和咖啡酰輔酶A氧甲基轉移酶(caffeoyl coenzyme A 3-O-methyltransferase,CCo AOMT)基因,是一類新型的氧甲基轉移酶基因家族。這類基因家族含有5個進化分支,其中有兩個進化分支分別包含苯并VA嗪類基因7(benzoxazinless 7,Bx7)和Bx10,參與苯并VA嗪類物質的生物合成,表明該類基因在玉米的抗病蟲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染色體結構與進化分析表明,這類新型氧甲基轉移酶基因家族的擴增大多是通過串聯(lián)重復和片段復制來實現(xiàn)的。對這些基因在玉米的巢式關聯(lián)定位(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體親本中的表達模式分析表明,其表達模式十分復雜。該研究結果為進一步了解COMT基因的生物學功能及其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參考,并對研究該基因家族的催化機制及其表達調控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浙江大學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
【關鍵詞】: 氧甲基轉移酶(OMT) 基因復制 新功能化 苯并VA嗪 玉米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1171165)
【分類號】:Q943.2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戚繼艷;方永軍;龍翔宇;唐朝榮;;一個橡膠樹咖啡酸甲基轉移酶基因(COMT)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3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范苗;陳銘;徐建紅;;玉米新型氧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全基因組鑒定、進化與表達研究[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6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范玉潔;林飛鵬;安澤偉;唐朝榮;;一個橡膠樹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達特性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年20期
2 倪志勇;呂萌;李波;王娟;白巖;范玲;;棉花咖啡酸-O-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年06期
3 李雪平;高志民;彭鎮(zhèn)華;岳永德;高健;蔡春菊;牟少華;;綠竹咖啡酸-O-甲基轉移酶基因(COMT)的克隆及相關分析[J];林業(yè)科學研究;2007年05期
4 郝秉中,吳繼林;巴西橡膠樹乳管生物學與膠乳生產(英文)[J];熱帶作物學報;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倪志勇;呂萌;馬文靜;陳艷;范玲;;棉花咖啡酰輔酶A-O-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J];西北植物學報;2009年10期
2 李雪平;高志民;彭鎮(zhèn)華;岳永德;;綠竹咖啡酰輔酶A-O-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與分析[J];分子植物育種;2008年03期
3 李波;倪志勇;石慶華;范玲;;棉花咖啡酸-O-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原核表達及蛋白純化鑒定[J];西北植物學報;2010年09期
4 錢文成;陳德富;王繪磚;王永芹;陳喜文;;甘藍型油菜γ-生育酚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驗證[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7年04期
5 閻浩林,池田治生,大村智,野野宮;Milbe mycin C5-O-甲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J];生物技術;2002年02期
6 凌娜;劉浩;賈海英;閆延濤;尹鈞;李永春;孟凡榮;;小麥甲基轉移酶基因TaDnMT2的克隆及特性分析[J];植物生理學報;2012年01期
7 宋銀;王東浩;吳錦斌;周露;王國棟;王U喼,
本文編號:9198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1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