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桃開花時間調控基因在花芽休眠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本文關鍵詞:油桃開花時間調控基因在花芽休眠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油桃 開花基因 休眠 熒光定量PCR 表達分析
【摘要】:對擬南芥中21個調控開花時間的基因進行NCBI blast比對后找到桃中所對應的同源基因,以擬南芥的突變體表型及基因注釋功能為依據(jù)分為促進開花和抑制開花兩類。以7年生‘曙光’油桃花芽為試材,利用水培法測定萌芽率,界定休眠分為誘導期、自然休眠期和休眠解除期3個階段。研究結果表明誘導期和自然休眠期內花芽單芽質量上升平緩,休眠解除后突然升高到0.12 g,翌年2月9日達到0.15 g;而花芽含水量從誘導期開始緩慢下降,在休眠解除時達到最低水平(39%),之后平穩(wěn)上升到53%。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兩類基因對開花的影響與其在休眠進程中的表達趨勢不存在必然的相關性。利用熒光定量PCR(RT-PCR)技術測定目的基因在休眠過程中的表達特性,發(fā)現(xiàn)在休眠進程(自然休眠和休眠解除期)中PpFT-like和PpCO-like表達量逐漸升高,推測其可能與需冷量積累相關。PpDDL-like、PpCCT-like、PpELF8-like、PpAMP1-like、PpHUA2-like和PpHUB1-like表達量先升高后降低,在休眠解除時達到最高水平之后隨休眠解除下降,與花芽休眠解除進程一致,推測其可能參與調控花芽休眠解除過程。
【作者單位】: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油桃 開花基因 休眠 熒光定量PCR 表達分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372050)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14CM015)
【分類號】:S662.1
【正文快照】: 休眠是果樹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種暫,F(xiàn)象,是經(jīng)過長期演化而獲得的一種對環(huán)境及季節(jié)性變化的生物學適應性。Lang和Early(1987)將休眠分為3種類型:自體抑制性休眠、自然休眠、生態(tài)抑制性休眠。其中自然休眠是由植物休眠結構內部的生理因素所控制的休眠,只有在一定時期滿足其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雨;;怎樣延長鮮花的開花時間?[J];云南林業(yè);1987年01期
2 ;科學家破譯植物開花時間的秘密[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2013年04期
3 ;科學家破譯植物開花時間的秘密[J];種業(yè)導刊;2013年06期
4 ;植物之最[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1981年03期
5 Gianfagna T. J.;阮勇凌;;蘋果萌芽和開花時間對熱量需求的重要性[J];國外農(nóng)學(果樹);1986年03期
6 于海濤;陳光輝;;影響水稻開花時間的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8年S1期
7 余祖榮;;延長曇花花期一法[J];中國花卉盆景;1996年01期
8 侍婷;高志紅;章鎮(zhèn);莊維兵;;MicroRNA參與植物花發(fā)育調控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0年13期
9 李慧燕;產(chǎn)量比去年下降 今年荔枝價將大漲[J];農(nóng)技服務;2004年03期
10 李金軍;范國華;張仁余;高榮村;;不同水稻品種開花時間的比較試驗[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馬力;梁述平;呂應堂;;鈣調素結合蛋白激酶介導植物開花時間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全國學術年會暨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學術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楊長賢;;調控開花時間及花器形成相關基因之功能性探討(英文)[A];2005'海峽兩岸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于延沖;向鳳寧;;AtWRKY5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的開花時間[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英德科學家聯(lián)手破解控制植物開花時間之謎[N];中國花卉報;2007年
2 記者邰舉;調節(jié)植物花期的基因得到確認[N];科技日報;2003年
3 ;日發(fā)現(xiàn)影響石竹開花時間基因[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浩杰;蕓薹屬基因組中開花時間基因的鑒定和進化分析[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2 周華;基于轉錄組比較的牡丹開花時間基因發(fā)掘[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李計紅;擬南芥內源油菜素內酯對開花時間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張婭;擬南芥精氨酸甲基轉移酶SKB1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年
5 李威;異位表達一個多梳蛋白(PcG)基因影響擬南芥開花時間[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陳明杰;1.F9315,,控制擬南芥開花時間和表皮毛發(fā)育 2.F9231,擬南芥糖信號傳導途徑中的重要基因[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裴志華;基于染色體3D結構和關聯(lián)分析解析植物復雜性狀的遺傳調控[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靜;大白菜高密度Bin-marker圖譜構建及開花時間的QTL定位[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6年
3 張紫燕;擬南芥開花時間基因對LEAFY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趙仲華;擬南芥開花時間調控基因FLX的精細定位及遺傳途徑的鑒定[D];山西大學;2006年
5 董偉欣;EUI在擬南芥發(fā)育和逆境調控中的作用以及鋅指蛋白WX1調控開花時間的初步探討[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496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54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