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腸桿菌lsrR基因敲除對耐藥性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11 17:16
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一種在家畜養(yǎng)殖業(yè)中最常見的致病菌,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會使家禽死亡率增加,給養(yǎng)禽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已有轉錄組學實驗證實了lsrR的敲除會影響到大腸桿菌100多個基因的轉錄水平,這涉及到了生物被膜形成、轉錄調控、壓力環(huán)境下的蛋白表達及營養(yǎng)獲取等生理活動。經查找文獻發(fā)現MFS外排泵中的轉運蛋白MdtH對諾氟沙星具有抗性。此實驗揭示了禽致病性大腸桿菌lsrR缺失對于耐藥基因mdtH的影響,進而闡明了lsrR對耐藥基因mdtH的調控機制。1.用二倍稀釋法驗證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和四環(huán)素對WT(AEPC40)和XY10(AEPC40AlsrR)的耐藥程度。結果發(fā)現,WT和XY10對四種抗生素的MIC值是一樣的。用CFU法檢驗抗生素對WT和XY10耐藥性的影響,結果顯示四種抗生素對WT和XY10的影響趨勢是一致的,XY10的CFU值都比WT的CFU值高2倍以上。2.構建lsrR和mdtH的過表達菌株,在四種抗生素壓力下,過表達菌株WT/pUClsrR 的 MIC 值與 WT/pUC19 和 XY10/pUC19 的 MIC 值相比降低了 8 倍,在四環(huán)素壓力下過表達菌...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寫詞表
文獻綜述
1 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研究背景
1.1 大腸桿菌的概述
1.2 APEC的致病機制
1.3 APEC的毒力因子
1.4 APEC的防治方法
2 lsrR基因的研究進展
2.1 lsrR基因的研究背景
2.2 群體感應系統(tǒng)研究進展
2.3 具有Lsr系統(tǒng)的AI-2在細菌中的作用
3 細菌的主要外排泵研究進展
3.1 細菌的主要外排泵的概述
3.2 MFS外排泵的研究進展
1 引言
1.1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實驗內容和方法
1.4 主要技術路線
2 實驗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菌株
2.1.2 主要試劑和試劑盒
2.1.3 培養(yǎng)基和常用試劑的配制
2.1.4 實驗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分子生物學法鑒定菌株
2.2.2 APEC藥敏試驗
2.2.3 抗生素對APEC生長的影響
2.2.4 過表達菌株和回補菌株的表達
2.2.5 生長曲線的測定
2.2.6 APEC總RNA的提取
2.2.7 RT-qPCR檢測目的菌株中mdtH基因的轉錄水平
2.2.8 LsrR蛋白純化表達
2.2.9 凝膠阻滯實驗
3 結果與分析
3.1 WT和XY10的藥敏試驗
3.1.1 目的菌株最小抑菌濃度(MIC)
3.2 抗生素對WT和XY10生長的影響
3.2.1 CFU法
3.3 回補lsrR以及過表達lsrR、mdtH
3.4 過表達和回補菌株的藥敏試驗
3.4.1 過表達和回補菌株最小抑菌濃度(MIC)
3.5 抗生素對過表達和回補菌株生長的影響
3.5.1 CFU法
3.6 生長曲線測定
3.7 反轉錄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
3.7.1 總RNA質量鑒定
3.7.2 RT-qPCR檢測目的菌株mdtH的轉錄水平
3.8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3.8.1 克隆載體的構建
3.8.2 LsrR蛋白的提取與純化
3.8.3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4 討論
4.1 APEC耐藥現狀
4.2 基因lsrR與mdtH之間的聯系
4.3 RT-qPCR對目的菌株mdtH轉錄水平的檢測
4.4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5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59924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寫詞表
文獻綜述
1 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研究背景
1.1 大腸桿菌的概述
1.2 APEC的致病機制
1.3 APEC的毒力因子
1.4 APEC的防治方法
2 lsrR基因的研究進展
2.1 lsrR基因的研究背景
2.2 群體感應系統(tǒng)研究進展
2.3 具有Lsr系統(tǒng)的AI-2在細菌中的作用
3 細菌的主要外排泵研究進展
3.1 細菌的主要外排泵的概述
3.2 MFS外排泵的研究進展
1 引言
1.1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實驗內容和方法
1.4 主要技術路線
2 實驗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菌株
2.1.2 主要試劑和試劑盒
2.1.3 培養(yǎng)基和常用試劑的配制
2.1.4 實驗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分子生物學法鑒定菌株
2.2.2 APEC藥敏試驗
2.2.3 抗生素對APEC生長的影響
2.2.4 過表達菌株和回補菌株的表達
2.2.5 生長曲線的測定
2.2.6 APEC總RNA的提取
2.2.7 RT-qPCR檢測目的菌株中mdtH基因的轉錄水平
2.2.8 LsrR蛋白純化表達
2.2.9 凝膠阻滯實驗
3 結果與分析
3.1 WT和XY10的藥敏試驗
3.1.1 目的菌株最小抑菌濃度(MIC)
3.2 抗生素對WT和XY10生長的影響
3.2.1 CFU法
3.3 回補lsrR以及過表達lsrR、mdtH
3.4 過表達和回補菌株的藥敏試驗
3.4.1 過表達和回補菌株最小抑菌濃度(MIC)
3.5 抗生素對過表達和回補菌株生長的影響
3.5.1 CFU法
3.6 生長曲線測定
3.7 反轉錄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
3.7.1 總RNA質量鑒定
3.7.2 RT-qPCR檢測目的菌株mdtH的轉錄水平
3.8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3.8.1 克隆載體的構建
3.8.2 LsrR蛋白的提取與純化
3.8.3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4 討論
4.1 APEC耐藥現狀
4.2 基因lsrR與mdtH之間的聯系
4.3 RT-qPCR對目的菌株mdtH轉錄水平的檢測
4.4 LsrR蛋白對mdtH的調控機制
5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599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7599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