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齒輪運動副的有限元結構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ANSYS的齒輪運動副的有限元結構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ANSYS 齒輪 接觸分析 有限元 PRO/E
【摘要】:文章以漸開線形成的原理、赫茲公式和接觸分析的有限元法為理論基礎,利用PRO/E軟件建立一對嚙合的漸開線齒輪的精確模型,利用ANSYS的接觸分析功能來實現(xiàn)機構的接觸,對齒輪接觸面上的接觸應力進行分析,比較有限元法和傳統(tǒng)赫茲公式分析齒輪接觸應力的差異,最終提出齒輪結構改良的建議。
【作者單位】: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詞】: ANSYS 齒輪 接觸分析 有限元 PRO/E
【分類號】:TH132.41
【正文快照】: 1課題背景輪齒變形的有限元分析于20世紀70年代已經開始,但僅僅只是計算撓曲變形。直到20世紀90年代,接觸變形和接觸應力的有限元分析才真正開始。過去,計算是基于試驗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是簡化的、近似的,不夠精確,而且更不可靠;沒有使用有限元法研究輪齒接觸變形和應力并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生華;齒輪接觸有限元分析[J];計算力學學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艷蕾;張磊;;基于ANSYS的齒輪運動副的有限元結構分析[J];電子測試;2016年09期
2 呂濤;徐長航;陳國明;李林林;;自升式海洋平臺升降裝置齒輪齒條結構優(yōu)化分析[J];機械強度;2015年06期
3 宋洪舟;魏世民;廖啟征;郭磊;;面接觸齒輪傳動原理及幾何設計方法[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9期
4 張紅濤;周長江;孫銀方;;直齒輪嚙合傳動加載接觸特性分析[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5年07期
5 曲振華;;基于UG/Structure的緩降器有限元分析[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年08期
6 樊智敏;楊會霞;張召強;王娜;;帶式嚙合介質齒輪傳動的磨損仿真分析[J];潤滑與密封;2014年12期
7 楊柯;李友榮;曾義斌;張伊波;;斜齒輪齒向修形對承載能力的影響[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8 周淑芳;逯振國;宋慧;;基于ANSYS的斜齒輪接觸動力學分析[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年22期
9 楊生華;;錐齒輪齒根應力有限元模型和分析[J];計算機輔助工程;2014年05期
10 徐長航;呂濤;陳國明;尹樹孟;;自升式平臺齒輪齒條升降機構錯齒優(yōu)化動力學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1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清鵬;王嬌;魏春雨;;葉片-輪盤榫聯(lián)結構的接觸分析[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13年03期
2 胡龍飛;劉全坤;陳文琳;周煥林;;錨環(huán)組合三維接觸分析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J];農業(yè)機械學報;2006年09期
3 寧桂峰,滿翠華;有限元接觸分析應用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5年04期
4 王小椿;點嚙合曲面的三階接觸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83年03期
5 郗軍紅;朱良;;淺析車輛零部件設計中接觸分析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6 彭茂林;楊自春;曹躍云;;渦輪盤片結構的接觸分析[J];熱力透平;2009年04期
7 謝治;起重機鋼制車輪的有限元接觸分析[J];港口裝卸;2003年05期
8 林香;黃致建;郝艷華;;弧形燕尾型榫連接組件三維接觸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年03期
9 徐曉俊,高業(yè)田,李華敏;安裝誤差作用下的共軛曲面接觸分析(英文)[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90年05期
10 劉志峰,楊文通,彭映輝,王建華,吳喜文,王蕾;基于誤差的擺線錐齒輪動態(tài)加載接觸分析方法(下)[J];機床與液壓;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石根華;;不連續(xù)接觸的理論基礎[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韓清鵬;王嬌;;葉片-輪盤榫聯(lián)結構的接觸分析[A];第九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會議手冊[C];2012年
3 史平安;莫軍;;法蘭連接結構的三維接觸分析法[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8)[C];1998年
4 葛軼強;張其林;;接觸分析在扣合式板承載力分析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洪武;顧元憲;鐘萬勰;;傳熱與接觸兩類問題耦合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計算力學研究與進展——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姚振漢;危銀濤;;輪胎接觸有限元分析的一種自適應后處理[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素白;城市家庭媒介偏好與媒介共享接觸分析[N];中華新聞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海霞;小傾角船用齒輪箱接觸分析及動態(tài)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成業(yè);嵌套式伸縮結構接觸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覃小雄;有限元接觸分析及其在飛機投放掛架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3 袁瑋;刷式密封接觸分析及磨損特性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4 于少春;變速器齒輪齒面接觸分析建模與仿真[D];吉林大學;2007年
5 趙曉春;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計算的接觸分析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傅念軍;基于ANSYS的高速客車弧齒錐齒輪接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7 于樂;修井作業(yè)機強制起下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季景方;混合動力汽車動力分配器動態(tài)特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799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7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