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汽蝕余量泵誘導輪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1 12:49
與普通離心泵相比,低汽蝕余量泵具有汽蝕余量小,抗汽蝕性能好的特性,通常用于輸送易汽化介質,裝置汽蝕余量小的情形,因此廣泛應用于航天、石油化工、熱電廠、消防等部門。 在泵進口加置誘導輪是低汽蝕余量泵提高汽蝕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與其它改善泵汽蝕性能諸多措施相比,加置誘導輪的優(yōu)勢在于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安裝,造價較低、通用性強、維修更換方便,更適用于整個泵機組的改造。 目前低汽蝕余量泵許多技術尚在探討研究之中。盡管就增大葉輪進口直徑、加大葉片進口邊寬度等方面已經(jīng)達成一致共識,但具體參數(shù)的選取量尚待研究確定。就誘導輪而言,其理論研究和設計方法目前仍在摸索階段,還沒有專門的著作系統(tǒng)地介紹,而相關廠家?guī)讌s乎沒有自行設計的能力,更沒有一套誘導輪優(yōu)化系列可以用來借鑒參考。 本文基于對誘導輪設計理論基礎的探討,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變螺距誘導輪設計計算方法,并以實例的形式闡述了其設計流程及設計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事項,且通過試驗證明該設計方案達到了預定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汽蝕性能;另外,本文還對誘導輪內部流場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與計算分析,以了解其內部流動信息,為誘導輪的設計及誘導輪與離心輪結構和...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前言
1.2 國內外研究狀況
1.2.1 國外研究情況
1.2.2 國內研究情況
1.3 本文研究內容
第2章 低汽蝕余量泵概述
2.1 引言
2.2 低汽蝕余量泵設計方法綜述
2.2.1 提高裝置有效汽蝕余量
2.2.2 降低泵機組必需汽蝕余量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變螺距誘導輪
3.1 引言
3.2 變螺距誘導輪的設計計算及參數(shù)選擇
3.2.1 螺距變化規(guī)律的選擇
3.2.2 入口螺距 S1的計算
3.2.3 出口螺距S2的計算
3.2.4 葉片展開圖
3.2.5 結構設計及參數(shù)選擇
3.2.6 誘導輪與離心輪的結構匹配
3.3 變螺距誘導輪的設計步驟與試驗結果
3.3.1 設計步驟
3.3.2 試驗驗證
3.4 推薦系列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誘導輪內部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
4.1 引言
4.2 數(shù)值模擬
4.2.1 計算模型及網(wǎng)格生成
4.2.2 求解模型及流體屬性
4.2.3 計算方法
4.2.4 邊界條件
4.2.5 求解策略
4.2.6 計算結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77172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前言
1.2 國內外研究狀況
1.2.1 國外研究情況
1.2.2 國內研究情況
1.3 本文研究內容
第2章 低汽蝕余量泵概述
2.1 引言
2.2 低汽蝕余量泵設計方法綜述
2.2.1 提高裝置有效汽蝕余量
2.2.2 降低泵機組必需汽蝕余量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變螺距誘導輪
3.1 引言
3.2 變螺距誘導輪的設計計算及參數(shù)選擇
3.2.1 螺距變化規(guī)律的選擇
3.2.2 入口螺距 S1的計算
3.2.3 出口螺距S2的計算
3.2.4 葉片展開圖
3.2.5 結構設計及參數(shù)選擇
3.2.6 誘導輪與離心輪的結構匹配
3.3 變螺距誘導輪的設計步驟與試驗結果
3.3.1 設計步驟
3.3.2 試驗驗證
3.4 推薦系列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誘導輪內部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
4.1 引言
4.2 數(shù)值模擬
4.2.1 計算模型及網(wǎng)格生成
4.2.2 求解模型及流體屬性
4.2.3 計算方法
4.2.4 邊界條件
4.2.5 求解策略
4.2.6 計算結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771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77717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