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計算的實驗平臺虛擬機容錯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云計算的實驗平臺虛擬機容錯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大規(guī)模計算技術的發(fā)展,虛擬機技術已經成為云計算中的重要技術。為了提高云計算實驗平臺的運行效率,提出了一種虛擬機容錯機制,并進行了研究,詳細論述了實現(xiàn)的過程以及關鍵技術。通過實驗表明,該容錯技術能有效的提高實驗平臺的性能。
【作者單位】: 遼寧撫順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云計算 實驗平臺 虛擬機 容錯技術
【分類號】:TP302
【正文快照】: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與普及,憑借其方?、快速、低成本的特性成為眾多企事業(yè)單位部署IT系統(tǒng)帶來了新的變化。云計算技術具有非常便利的可擴展性,能夠根據(jù)用戶需求進行動態(tài)的分配資源,提高了系統(tǒng)資源的利用率。在本地機器上不需要安裝應用軟件,降低了實驗室硬件成本。云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珊珊;實時分布式計算機系統(tǒng)的容錯技術研究[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2年06期
2 張郭軍,王榮;網(wǎng)絡服務器的容錯技術[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3 張穎;李義杰;包劍;;計算機容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年S1期
4 龔健;楊孟飛;;基于可進化硬件的容錯技術及其原理[J];航天控制;2006年06期
5 邵清;魏峗;;《計算機系統(tǒng)容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與探討[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周榮;;容錯技術研究[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年05期
7 萬靖;;計算機聯(lián)鎖系統(tǒng)容錯技術[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年06期
8 李洪超;;計算機系統(tǒng)的容錯技術方法[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10年11期
9 張沂;;容錯技術在鐵路調度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微處理機;1988年04期
10 朱金鈞;;運用容錯技術提高自控系統(tǒng)的可靠性[J];河北機電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蒙建波;吳銀成;楊俊永;;容錯技術與儀表的發(fā)展[A];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王東盛;;容錯技術在衛(wèi)星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容錯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李衛(wèi)東;;容錯技術在梅鋼的應用[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閔應驊;;網(wǎng)絡容錯與安全研究述評[A];第十屆全國容錯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龐海洋;李新明;;軟件容錯[A];第十屆全國容錯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于洪濤;黃文軒;王和;;一種雙機容錯方案及其應用[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龔健;楊孟飛;;硬件進化系統(tǒng)的容錯性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容錯計算學術會議(CFTC'2011)論文集[C];2011年
8 歐陽一鳴;余雅瓊;郭凱;;基于同構片上網(wǎng)絡拓撲可重構的容錯硬件結構[A];第六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張魯飛;程華;;高性能計算機容錯技術綜述[A];2010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五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羅宏;宿紅毅;戰(zhàn)守義;;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故障診斷與容錯技術研究進展[A];第八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艾先;容錯技術掃描[N];中國貿易報;2004年
2 ;容錯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展望[N];計算機世界;2001年
3 劉雨;讓容錯服務器“平民化”[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4 常文杰;新容錯浪潮[N];網(wǎng)絡世界;2004年
5 胡志敏;“雙核”容錯服務器來了[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7年
6 樊強;容錯服務器 服務未來[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7 ;容錯技術應用前景[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木力;復制日本模式[N];計算機世界;2002年
9 宋家雨;容錯之錯[N];網(wǎng)絡世界;2007年
10 孔令男;容錯技術高端商用領域的核心[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旭;基于非易失內存的高性能計算容錯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劉玲霞;Web服務容錯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林勇;基于進化型硬件的容錯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黃達;基于憶阻器的自治容錯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5 孫曉星;面向方面的軟件容錯模型設計與分析技術[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6 李海山;面向恢復的容錯計算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7 肖勇;面向航天的多源信息流系統(tǒng)綜合診斷與容錯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8 趙天緒;集成電路缺陷分布模型和容錯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9 朱萍;硬實時容錯調度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徐建軍;面向寄存器軟錯誤的容錯編譯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代征;彈性函數(shù)在彈性容錯技術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2 吳代賢;移動Agent的容錯方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國強;星載并行處理計算機系統(tǒng)容錯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王博偉;嵌入分布系統(tǒng)多模式容錯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張小麗;機電產品容錯糾錯設計與仿真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張淑燕;基于嵌入式多核平臺的并行冗余線程容錯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陸永平;公安網(wǎng)環(huán)境下拜占庭故障模型容錯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8 琚巍巍;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容錯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張曉紅;容錯技術在計算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10 李林虎;基于編譯中間代碼的關鍵變量容錯技術[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云計算的實驗平臺虛擬機容錯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62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44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