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晶ZnO材料的selector器件研究
【學位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P333
【部分圖文】:
基于多晶ZnO材料的selector器件研宄??后RRAM器件的I-V曲線。在W/TiOy/Ti/HfOy/Pt結構中HfOx和Ti界面中會形??成更多的氧空位,可以產生穩(wěn)定的長絲。兩個器件均可通過施加0至+1.5?V的正??電壓進行置位,而0至-2?V的負電壓可對器件進行復位。在TE上的正偏壓應用??下,由于帶正電荷的氧空位的凝聚,來自BE的電子注入在ReRAM堆疊中形成??細絲。再次,在TE上的負偏壓下BE的空穴注入由于氧空位的隔離而導致復位[22]。??在插入薄的TK)y隧道勢壘層之后,與沒有TiOy層的器件相比,NL提高了約??800%。非線性提高之后,進而可以控制低電壓區(qū)域的電流。通過降低低電壓下??的漏電流,從從解決RRAM器件的功耗和串擾問題。為了改善NL,在TiOy層??沉積期間改變厚度和氧濃度。實驗分析揭示了?1-V曲線和工藝條件之間的直接關??系。發(fā)現氧化物(TiOy)化學計量的變化對與NL相關的I-V曲線的斜率有影響。??研究中還分析了?TiOy層的厚度對非線性的影響,NL隨著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晶界勢壘的高度也是影響器件非線性的重要參數之一,也決定多晶器件??的整體性能。??_??圖1-2多晶材料形成的孿生晶界模型圖??Fig.?1-2?Model?of?twin?grain?boundary?model?formed?by?polycrystalline?material??雖然現在MIM三明治結構的selector器件工藝己經非常成熟,但是MIM結??構還遠遠滿足不了日益成長的RRAM性能的需求,在現今追求低功耗高性能的??科技時代,我們對selector的整流特性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出現了更復雜的結構??-multi-layered?tunneling,來改善selector的非線性,F在最流行的多層隧穿行為??結構的有M/S-I-S/M、NIPIN、等新型隧穿結構。新型多層隧穿結構??擁有比MIM更優(yōu)秀的非線性和整流特性,更好的解決RRAM的工作漏電問題和??功耗問題。使存儲特性有了質的提高。??Pt?Ta205?TaOx?肩_?Pt??■?.??????'?:?V:??圖1-3?Pt/Ta0x/TiO2/TaOx/Pt結構的選通器器件??Fig.?1-3?selector?device?of?Pt/Ta0x/Ti02/Ta0x/Pt?structure??就如?Jiyong?Woo?教授提出的?Pt/Ta0x/Ti02/Ta0x/Pt、Pt/Ta205/Ta0x/Ti02/Pt??多層隧穿結構[25]
RRAM?structure?with?selector?device,?(c)?I-V?curve?of?RRAM?device,?(d)?IV?curve?of?1?SIR??structure.??如圖2-1所示,圖(c)為單獨RRAM器件的工作伏安特性曲線,set為置位??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梓威;王玲玲;;基于選通成像的新型激光告警技術[J];電子制作;2015年03期
2 韓宏偉;鐘煒;;基于距離選通的非視域成像技術實驗[J];光學儀器;2015年03期
3 陳超;楊鴻儒;吳磊;俞兵;袁良;楊斌;黎高平;;距離選通成像系統(tǒng)關鍵性能的實驗[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12期
4 陳超;楊鴻儒;黎高平;吳磊;俞兵;楊斌;吳寶寧;張博妮;吳李鵬;;基于距離選通成像系統(tǒng)的水下目標探測技術研究[J];應用光學;2011年04期
5 鄒曉坤;郭喜慶;崔惠絨;;距離選通技術在光子計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10年10期
6 孫健;周亞民;;距離選通激光水下成像系統(tǒng)研究[J];艦船電子工程;2009年02期
7 柏連發(fā);張毅;陳錢;顧國華;;距離選通成像實現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8 ;一種新型的同線電話選通器[J];家用電器;1996年07期
9 吳繼前;;通用選通觸發(fā)集成電路μPC1701C—零伏開關(ZVS)[J];集成電路應用;1987年03期
10 黃永楷;;超容量新型存貯器[J];自然雜志;198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超;面向高密度阻變存儲器應用的閾值選通器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2 許凱達;基于激光距離選通成像的非視域成像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3 楊文正;ICF用MCP選通軟X射線皮秒分幅相機動態(tài)時空特性及新型多時間分辨診斷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仲志勝;基于多晶ZnO材料的selector器件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2 龔善善;基于TiO_2界面的選通器性能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3 馬瑩;基于FPGA的激光距離選通超分辨率三維成像技術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孟令南;距離選通激光主動成像同步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8年
5 虎俊宇;ICCD選通脈沖源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8年
6 張旭;基于TiO_2材料的選通器性能研究[D];安徽大學;2018年
7 周新妮;微光主動選通成像技術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賈思楠;海上搜救目標選通成像技術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9 韓強;動態(tài)距離選通激光三維成像關鍵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劉妍;基于距離選通激光成像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76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6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