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腦電的采集和特征提取方法初探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TP334.7;TN91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書琴;謝宏;;基于CSP與SVM算法的警覺度腦電信號分類[J];微型機與應用;2011年16期
2 謝宏;曹翔;;EZ-USB FX2接口在誘發(fā)電位儀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子設計工程;2011年08期
3 楊名龍;劉泉;艾青松;;基于MCU與虛擬儀器的腦電信號采集系統(tǒng)[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4 呂俊;;腦機接口中基于MRP的半監(jiān)督判決空間模式法[J];電子科技;2011年08期
5 崔冬;李小俚;吉學青;劉蘭祥;;多通道神經(jīng)群模型建模及分析[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1年08期
6 ;無線電電子學的應用[J];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2011年03期
7 趙麗;馬彥臻;李衛(wèi)東;孫永;高新;;腦-機接口及其應用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2011年07期
8 劉苗苗;艾玲梅;;駕駛疲勞腦電信號的多尺度熵分析[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1年08期
9 王洪濤;李霆;黃振鋒;;基于視覺誘發(fā)電位腦機接口的四自由度機械手控制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1年13期
10 吳澄;陳迪;胡銳軍;陳景東;陳翔;王曉椺;呂寶糧;;柔性襯底MEMS技術制備腦電圖干電極陣列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建國;王旭;;基于光纖隔離與通訊的生物電信號放大方法研究[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王裕清;粱平;郭付清;張登攀;;腦電信號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3 趙麗;萬柏坤;高揚;;基于腦電信號α波的電動小車控制系統(tǒng)研究[A];《制造業(yè)自動化與網(wǎng)絡化制造》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行愚;;基于腦電信號的人機融合控制[A];第二十三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4年
5 葛家怡;周鵬;王明時;;睡眠腦電信號樣本熵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賈文艷;趙香花;高小榕;高上凱;楊福生;;2003年腦機接口數(shù)據(jù)競賽論文之五——想像左右手運動的單次腦電信號分類[A];首屆全國功能神經(jīng)影像學和神經(jīng)信息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周紅標;;基于小波包變換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癲癇腦電信號識別[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C卷[C];2011年
8 張偉;田心;;癲癇腦電整體及小波分量的相位同步性[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薛蘊全;王秋英;王宏;;腦電信號的動態(tài)時空響應拓撲圖[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1年
10 王嬈芬;張建華;王行愚;;基于ICA和FCM算法的操作員腦電信號眼電偽跡自動去除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B卷[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文清 記者 王春;意念控制車速及左右轉(zhuǎn)彎前行[N];科技日報;2008年
2 李紅;芯片能給人第二次生命嗎[N];科技日報;2004年
3 小峰;數(shù)字化技術:警察的好幫手[N];人民公安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孫剛;未來醫(yī)療:明天我們這樣治病[N];解放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趙建國;“意念”控制技術讓人們心想事成[N];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報;2008年
6 王坤;我國精神疾病治療獲突破[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7 張獻懷;“癲癇刀”投入臨床[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8 本報特約撰稿人 陸志城;我思,故我動[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9 劉成前;手術治療精神病獲突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10 山西 張樹弼;淺談光電耦合器[N];電子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美云;阿爾茨海默病腦電信號多尺度時空定量特征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趙巖斌;腦電數(shù)據(jù)的函數(shù)分析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石立臣;基于腦電信號的警覺度估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歐陽高翔;癲癇腦電信號的非線性特征識別與分析[D];燕山大學;2010年
5 王嬈芬;過程控制操作員生理信號分析及功能狀態(tài)建模[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6 季忠;腦電信號特征信息提取的時頻分析方法及虛擬式腦電圖儀的研制[D];重慶大學;2003年
7 朱曉軍;HHT變換及其在腦電信號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8 崔冬;多通道腦電信號建模及同步分析[D];燕山大學;2011年
9 游榮義;腦電信號非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10 程明;基于腦電信號的腦—計算機接口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新;腦電信號分析在認知功能中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劉友友;基于多類運動感知腦電的異步腦—機接口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趙建林;癲癇腦電信號識別算法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4 王娟;慢性痛多通道腦電信號分析[D];燕山大學;2011年
5 李竇哲;腦—機接口系統(tǒng)中腦電信號采集與特征識別[D];山西大學;2010年
6 張倩華;腦電信號的非廣度熵分析[D];汕頭大學;2004年
7 張道信;基于小波和獨立分量分析的腦電信號處理[D];安徽大學;2002年
8 勾慧蘭;1/f波電刺激前后腦電功率譜和復雜度的分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9 李縣輝;腦電信號的小波相關與互信息分析[D];汕頭大學;2003年
10 姜波;多自由度智能假手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913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9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