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瀝青/SBS復合改性石油瀝青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12:03
煤瀝青是煤焦油在經(jīng)過蒸餾提取餾分后形成的產(chǎn)物,與普通石油瀝青相比較具有成本低,與石料粘附性好以及抗老化性能好的優(yōu)點。因此,將煤瀝青摻加到石油瀝青中使得路用瀝青的價格降低,性能得到改善是公路行業(yè)的主要課題之一。但是單一的煤瀝青改性不能使得石油瀝青獲得最優(yōu)的性能,所以本文通過煤瀝青和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對石油瀝青進行復合改性,進一步提升復合改性瀝青性能,該研究對拓寬煤瀝青利用,緩解石油瀝青的短缺有重要的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 本文選用太化中溫煤瀝青,勝華石油瀝青,SBS選用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提供的SBS,在自制的容器內(nèi),制得了不同條件下的復合改性石油瀝青,通過三大指標(延度,針入度,軟化點)及老化性能測試對復合改性瀝青進行了評價。 結果表明:隨著煤瀝青摻加量的不斷增加,機械攪拌和剪切攪拌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三大指標的差距逐漸減小,在20%煤瀝青摻加量時,機械攪拌的改性瀝青的延度甚至超過了剪切攪拌,說明攪拌方式對改性瀝青性能有重要影響;對SBS與煤瀝青對石油瀝青進行復合改性,結果表明當煤瀝青摻加量為20%,顆粒度為60~80目,SBS的摻加量為1.5%時復合改性瀝青的性能最...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選題背景
1.1 概論
1.2 文獻綜述
1.2.1 石油瀝青的元素成分與族組成
1.2.2 煤瀝青的組成和種類
1.2.3 SBS 的結構與性質(zhì)
1.2.4 瀝青的改性原理及其影響因素
1.2.5 改性瀝青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選題背景
第二章 實驗方案原料及儀器
2.1 研究內(nèi)容及目標
2.1.1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
2.1.2 本文中的技術路線
2.2 實驗原料
2.2.1 煤瀝青的選取
2.2.2 SBS 的選取
2.2.3 石油瀝青的選取
2.3 主要儀器設備
2.4 實驗方法
2.4.1 改性瀝青的制備
2.4.2 改性瀝青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攪拌方式對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
3.2.1 實驗原料
3.2.2 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制備
3.2.3 煤瀝青改性瀝青的評價方法
3.3 結果的討論
3.3.1 剪切條件下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
3.3.2 機械攪拌條件下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
3.3.3 比較兩種攪拌方式對于改性瀝青性能的影響
3.3.4 小結
第四章 SBS 對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影響
4.1 引言
4.2 加入 SBS 后改性瀝青延度的研究
4.2.1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延度的關系
4.2.2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軟化點的關系
4.2.3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針入度的關系
4.2.4 小結
第五章 煤瀝青對基質(zhì)瀝青抗老化性能的影響
5.1 引言
5.2 實驗
5.2.1 實驗原料
5.2.2 不同目數(shù)的煤瀝青對石油瀝青老化前后軟化點差的影響
5.2.3 加入不同目數(shù)的煤瀝青對石油瀝青針入度比的影響
5.3 改性瀝青老化機理
5.4 煤瀝青甲苯不溶物含量實驗
5.5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35965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選題背景
1.1 概論
1.2 文獻綜述
1.2.1 石油瀝青的元素成分與族組成
1.2.2 煤瀝青的組成和種類
1.2.3 SBS 的結構與性質(zhì)
1.2.4 瀝青的改性原理及其影響因素
1.2.5 改性瀝青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選題背景
第二章 實驗方案原料及儀器
2.1 研究內(nèi)容及目標
2.1.1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
2.1.2 本文中的技術路線
2.2 實驗原料
2.2.1 煤瀝青的選取
2.2.2 SBS 的選取
2.2.3 石油瀝青的選取
2.3 主要儀器設備
2.4 實驗方法
2.4.1 改性瀝青的制備
2.4.2 改性瀝青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攪拌方式對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
3.2.1 實驗原料
3.2.2 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制備
3.2.3 煤瀝青改性瀝青的評價方法
3.3 結果的討論
3.3.1 剪切條件下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
3.3.2 機械攪拌條件下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
3.3.3 比較兩種攪拌方式對于改性瀝青性能的影響
3.3.4 小結
第四章 SBS 對煤瀝青改性石油瀝青的影響
4.1 引言
4.2 加入 SBS 后改性瀝青延度的研究
4.2.1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延度的關系
4.2.2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軟化點的關系
4.2.3 SBS 摻加量與改性瀝青針入度的關系
4.2.4 小結
第五章 煤瀝青對基質(zhì)瀝青抗老化性能的影響
5.1 引言
5.2 實驗
5.2.1 實驗原料
5.2.2 不同目數(shù)的煤瀝青對石油瀝青老化前后軟化點差的影響
5.2.3 加入不同目數(shù)的煤瀝青對石油瀝青針入度比的影響
5.3 改性瀝青老化機理
5.4 煤瀝青甲苯不溶物含量實驗
5.5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359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73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