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形滾刀破巖力影響因素試驗研究
【圖文】:
沂鋇母饗?力;位移信號的反饋用來控制伺服閥,形成一套閉環(huán)系統(tǒng).試驗用的滾刀均為天工刀具廠制造的17″盤型滾刀,為掘進施工中最常用的滾刀;巖石的試樣尺寸為1500mm×800mm×500mm;由于巖石為脆性特性,在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下,容易脆裂,用混凝土澆灌試樣和底座之間的間隙,保證了巖石的整體性和切削環(huán)境的真實性;試樣安裝時,傾斜15°,保證了滾刀切割巖石貫入度逐漸增加,真實模擬全斷面掘進機刀盤的螺旋線掘進過程.圖1為滾刀在試驗中各項受力示意圖,定義Fv為垂向力,F(xiàn)r為縱向力,F(xiàn)s為側(cè)向力.圖1雙刀破巖滾刀受力圖Fig.1Forcesbetweentwodisccutterswhencuttingrock1.2試驗因素以貫入度p、切削速度v和刀間距s為3個自變量因素,,每個因素安排4個水平,設計一次正交試驗.試驗中其他因素一致,如巖石的材料不變.正常破碎過程中,盤形滾刀因長期工作刀刃部分磨損失去破巖能力而更換,因此以切削過程中盤形滾刀所受到的平均切削力為試驗指標比較適宜.因此,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時,以平均垂向力、縱向力和側(cè)向力為分析試驗指標.試驗的各個因素和水平如表2所示.表2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2Tableofimpactfactorsinthetest因素水平1234貫入度p/mm2.55.17.610.1切速v/(m·s-1)0.751.001.251.50刀間距s/mm76767676比能(s/p)30.414.9107.52結(jié)果與討論2.1破巖過程受力分析垂向液壓加載油缸的加載過程為伺服漸進加載,縱向推進的最大速度為1.5m/s,試樣長度為1.5m,最大速度下1s即可完成巖石試樣的破巖過程,如圖2所示.因此,恒定貫入度切割時,需預先把垂直油缸下降至恒定的切深位置.本試驗為雙滾刀切割,由圖3可以看出,1#滾刀浸入巖石即t=4.02s時,刀具的受力由空載變?yōu)樨撦d,會產(chǎn)生沖?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瑾;吳繼敏;廖小帆;;適于全斷面巖石掘進機的圍巖分類方法[J];重慶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張照煌;劉莎莎;;盤形滾刀作用下巖石應變計算方法的探討[J];工程力學;2010年01期
3 張照煌;孟亮;孫飛;;全斷面巖石掘進機盤形滾刀前傾安裝與傳統(tǒng)安裝破巖能耗對比分析[J];工程機械;2013年09期
4 于洋;馮夏庭;陳天宇;陳東方;;深埋隧洞不同掘進方式下即時型巖爆微震對比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5 張照煌;王江偉;孫飛;;全斷面巖石掘進機刀盤支撐剛度理論分析[J];工程機械;2014年03期
6 Liu Shi;Xu Jinyu;Lv Xiaocong;;Influence of confi ning pressure and impact load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mphibolite and sericite-quartz schist[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02期
7 李剛;朱立達;楊建宇;王宛山;;基于CSM模型的TBM滾刀的計算力學模型與求解[J];礦山機械;2012年04期
8 李剛;朱利達;王博;王宛山;;基于AUTODYN-3D的全斷面巖石掘進機盤形滾刀間距優(yōu)化研究[J];機械制造;2012年08期
9 李剛;王宛山;;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滾刀間距優(yōu)化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10 張照煌;孟亮;孫飛;;外傾安裝與傳統(tǒng)安裝盤形滾刀破巖中的能量利用對比[J];礦山機械;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黎;王騰飛;程志遠;胡海;;堆石體側(cè)限壓縮試驗的三維顆粒流細觀模擬[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3年)[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照煌;全斷面巖石掘進機盤形滾刀壽命管理理論及技術(sh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2 王立輝;全斷面巖石掘進機刀具磨損狀態(tài)的分析與識別[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紀磊;全斷面巖石掘進機刀盤結(jié)構(gòu)設計與分析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蘇召斌;基于斷裂力學的盤形滾刀破巖載荷數(shù)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2年
3 周云晴;輸水隧洞TBM施工進度分析與實時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曾曉星;異質(zhì)巖土工況下土壓平衡盾構(gòu)載荷等效及傳遞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5 暨智勇;盾構(gòu)掘進機切刀切削軟巖和土壤受力模型研究及實驗驗證[D];中南大學;2009年
6 黃利輝;盾構(gòu)掘進機刀具切削實驗系統(tǒng)及切削力影響規(guī)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薛靜;盤形滾刀切削力影響因素及滾刀刃形優(yōu)化設計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張魁;盾構(gòu)機盤形滾刀作用下巖石破碎特征及滾刀振動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徐孜軍;盾構(gòu)刀具破巖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韓勇;盾構(gòu)刀盤輕量化優(yōu)化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晨光,呂美君;黃驊港二期煤碼頭及棧橋樁基工程施工監(jiān)理[J];港工技術(shù);2004年02期
2 王新洲;林明華;花向紅;徐亞明;;基于快速傅立葉變換的打樁錘擊信息的識別[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年07期
3 劉樹勛;鹽田港區(qū)二期工程碼頭打樁遇到的幾個問題[J];港工技術(shù);2001年02期
4 王晉;;基于變形協(xié)調(diào)原則的打樁控制貫入度計算[J];水運工程;2006年S1期
5 魏偉;張全芳;;斜樁在斜塘河大橋中的應用[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年06期
6 史建鋒;;PHC高強預應力管樁在橋梁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年03期
7 王啟茂;;天津新港地區(qū)打入樁施工的技術(shù)控制[J];中國港灣建設;1983年03期
8 張靖,潘東發(fā);鉆孔樁大應變動測與靜測試驗結(jié)果對比[J];橋梁建設;1993年03期
9 曹德生;復合載體夯擴樁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公路;2005年10期
10 杜士斌;;TBM采用大直徑滾刀掘進的優(yōu)越性[J];水利水電技術(shù);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余高飛;賈力爭;董建華;;濕陷性黃土強夯效果淺析[A];老莊河現(xiàn)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梁國強;俞建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在樂從立交橋基礎工程中的應用[A];全國城市橋梁青年科技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6年
3 胥志宏;陳仁周;;鋼橋面鋪裝澆注式瀝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4 黃融;蘇洪雯;畢桂平;黃少文;吉青克;;上海東海大橋施工技術(shù)開發(fā)[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4年
5 侯元俊;;86米特長鋼管樁的施工介紹[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87年
6 陳海斌;鄭世華;;砂礫卵石土壓實參數(shù)的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第七屆港口工程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明華;水上打樁模型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潘友強;國產(chǎn)硬質(zhì)瀝青在澆注式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3 張順先;江陰長江大橋鋼橋面鋪裝層改性瀝青澆注式砼的組成與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4 譚永樂;高速公路路基強夯技術(shù)施工質(zhì)量控制指標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5 曾曉星;異質(zhì)巖土工況下土壓平衡盾構(gòu)載荷等效及傳遞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劉川;巖土切削的離散元模擬和實驗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7 楊全亮;盾構(gòu)法施工掘進參數(shù)優(yōu)化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8 王彥多;法向承力錨的初始入土深度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9 吳文軍;澆注式瀝青混凝土疲勞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10 董淑海;水下大直徑樁的豎向承載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731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7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