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應解耦的污泥初始含水率對其催化熱解過程的影響機制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00:21
【摘要】: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副產物,其含水率高,組分復雜,固體相中包含許多有毒有害物質,須妥善處理。催化熱解具有能源可回收、固化重金屬等優(yōu)點,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污泥處置方法。催化熱解前的深度干化過程耗能顯著,還會伴隨污泥中的部分揮發(fā)分析出。同時,已有研究表明一定量的水蒸氣會參與生物質熱解揮發(fā)分發(fā)生重整反應促使大分子轉化,同時能消耗催化劑表面積碳從而維持催化劑活性等?梢,適度干化的污泥進行催化熱解,既經濟節(jié)能又有利于有機質的高效轉化。因此,明晰污泥初始含水率(干化程度)對催化熱解的影響機制意義重大。本文基于催化熱解反應解耦的研究思路,在兩段式石英反應器上進行不同含水率污泥的熱解實驗與催化熱解實驗,收集三相產物并獲得對應產率,進而采用紫外熒光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等分析焦油中的輕質組分、重質組分、芳香化合物分布等,通過研究污泥含水率對熱解階段的影響、含水率對重整階段的影響以及含水率對催化熱解過程中氮元素遷徙轉化的影響,全面探究污泥初始含水率對污泥催化熱解過程的影響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在熱解階段,不同含水率的污泥隨著水分的增加,污泥有機質的釋放略有增強。含水率相對較低(1.2%-31.5%)時,隨著含水率增加,焦油中重質組分平均分子質量增加,輕質組分含量減少,輕質組分中脂肪烴占比減少而芳香烴占比增加,說明發(fā)生聚合反應與長鏈脂肪烴的芳香化,推測是由于水分增加促進了反應體系中高反應活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得到了顯著強化;隨著含水率進一步增大(31.5%-50.6%),焦油中重質組分平均分子質量減少,輕質組分含量增加,輕質組分中脂肪烴占比增加而芳香烴占比減少,推測是由于聚合反應與芳香化反應均通常通過脫水反應實現(xiàn),而過多的水分能夠起到抑制脫水反應的效果。在揮發(fā)分重整階段,不同含水率的污泥熱解,產生的揮發(fā)分在10%負載量的Ni/α-Al_2O_3表面進行催化重整。含水率相對較低(1.2%-31.5%)時,隨著含水率增加,催化劑的鎳晶格尺寸增加,團聚現(xiàn)象明顯,但所產生的焦油全組分芳香化合物增多,輕質組分含量不斷增加,其中脂肪烴占比減少而芳香烴占比增加,H_2產量顯著增加,因此,證明了本研究條件下水蒸氣可直接與揮發(fā)分反應,消耗重質組分轉化為輕質組分,并且促進長鏈脂肪烴的芳香化。隨著含水率進一步增加(31.5%-50.6%),催化劑的鎳晶格尺寸減小,團聚現(xiàn)象得到抑制,催化重整顯著增強,焦油全組分芳香化合物減少,輕質組分中芳香烴含量減少而脂肪烴含量增多,輕質組分總含量增多,重質組分中平均分子質量減小。污泥中氮元素含量較高,在熱處理過程中,氮極有可能轉化為NO_x、N_2O等有害氣體,因此本課題進而針對含水率對污泥催化熱解過程中氮元素遷徙轉化的影響機制開展研究。氮在焦炭中主要以吡啶-氮、吡咯-氮、蛋白質-氮和季氮四種形式存在,水分的增加主要促進其中吡啶-氮的釋放。氣體中的氮主要以N_2的形式存在,來源于NH_3與HCN的催化轉化,其含量與催化劑的活性密切相關。焦油中的氮主要以含氮雜環(huán)、腈類和酰胺類的形式存在。在相對低含水率時,以水分參與重整反應為主,在相對高含水率時,以催化裂解作用為主,二者共同作用使氮元素逐漸向小分子輕質組分中轉移。
【圖文】:
圖 1-1 污泥中的水分類型[27]處置現(xiàn)狀環(huán)保標準[30,31],污泥的處置需要遵循“減量化、穩(wěn)定化、無。目前,污泥的處理主要采取農業(yè)利用、衛(wèi)生填埋、投海、方式。業(yè)利用厭氧消化、好氧發(fā)酵等處理后,以有機肥、腐殖土、營養(yǎng)土泥中含有的氮、磷、鉀及有機質甚至與一些禽畜糞便的含量本較低[34],而且能夠實現(xiàn)污泥的資源化利用[32],美國、日本泥農用的比例均達 60%以上[35,36]。但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銅、錳等)、有毒有機污染物[39,40](多環(huán)芳烴類、多氯聯(lián)苯[41,42]
圖 1-2 污泥的常見處置方式1.2 污泥催化熱解技術盡管污泥熱解技術能夠有效固化重金屬、進行能源回收,但是熱解油一般組分復雜,且富含 O、N 等元素,不能直接替代石油應用于工業(yè)[71]。而催化熱解能夠提質熱解油[72]、制備高質量合成氣與氫氣[73]、降低反應所需溫度[74]、改善氮等元素的遷徙轉化[75,76]等,,是一種實現(xiàn)污泥清潔高效利用的處置方式。常用的催化劑包括天然礦石(如白云石[77]、橄欖石[78]、高嶺土[79]、高鋁礬土[80]等),堿金屬類(如鈉鹽、鉀鹽等)[81-83]、金屬氧化物(如 Fe2O3、ZnO、Ti2O3等)[84]、貴金屬類(如 Rh、Ru、Pd、Pt 等)[84]、鎳基[84]等。白云石獲取成本較低,分布廣泛,但是機械強度不夠高[77];橄欖石的催化裂解活性較低[78];堿金屬類和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受其低熔點特性的影響,在高溫下易發(fā)生團聚現(xiàn)象[81];貴金屬催化劑雖然催化活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X703
【圖文】:
圖 1-1 污泥中的水分類型[27]處置現(xiàn)狀環(huán)保標準[30,31],污泥的處置需要遵循“減量化、穩(wěn)定化、無。目前,污泥的處理主要采取農業(yè)利用、衛(wèi)生填埋、投海、方式。業(yè)利用厭氧消化、好氧發(fā)酵等處理后,以有機肥、腐殖土、營養(yǎng)土泥中含有的氮、磷、鉀及有機質甚至與一些禽畜糞便的含量本較低[34],而且能夠實現(xiàn)污泥的資源化利用[32],美國、日本泥農用的比例均達 60%以上[35,36]。但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銅、錳等)、有毒有機污染物[39,40](多環(huán)芳烴類、多氯聯(lián)苯[41,42]
圖 1-2 污泥的常見處置方式1.2 污泥催化熱解技術盡管污泥熱解技術能夠有效固化重金屬、進行能源回收,但是熱解油一般組分復雜,且富含 O、N 等元素,不能直接替代石油應用于工業(yè)[71]。而催化熱解能夠提質熱解油[72]、制備高質量合成氣與氫氣[73]、降低反應所需溫度[74]、改善氮等元素的遷徙轉化[75,76]等,,是一種實現(xiàn)污泥清潔高效利用的處置方式。常用的催化劑包括天然礦石(如白云石[77]、橄欖石[78]、高嶺土[79]、高鋁礬土[80]等),堿金屬類(如鈉鹽、鉀鹽等)[81-83]、金屬氧化物(如 Fe2O3、ZnO、Ti2O3等)[84]、貴金屬類(如 Rh、Ru、Pd、Pt 等)[84]、鎳基[84]等。白云石獲取成本較低,分布廣泛,但是機械強度不夠高[77];橄欖石的催化裂解活性較低[78];堿金屬類和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受其低熔點特性的影響,在高溫下易發(fā)生團聚現(xiàn)象[81];貴金屬催化劑雖然催化活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瓊;;從韓國經驗透視中國污泥政策障礙[J];給水排水動態(tài);2017年04期
2 ;日本大阪利用新技術使污泥“變廢為寶”[J];中國建材資訊;2015年06期
3 ;污泥發(fā)電紹興新能源有亮色[J];廣西電力建設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4 廖永芳;;新型污泥處理裝置的工程評價[J];煉油設計;1982年01期
5 南彥斌;雷克剛;王向舉;李秦翔;黃劍明;邵兆偉;;污泥處理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J];甘肅科技;2019年16期
6 盧t熀
本文編號:26240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40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