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阜新制藥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23:43
【摘要】:制藥廢水是在制藥產(chǎn)品復雜而有序的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的廢水。制藥廢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復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有毒有害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低,是工業(yè)廢水中較難處理的一種;谥扑帍U水的上述特點,多年來人們普遍采用“預處理-厭氧生化(包括厭氧水解或者厭氧生化)—好氧生化—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途徑對制藥廢水進行處理,F(xiàn)有阜新制藥工業(yè)園區(qū),日產(chǎn)制藥廢水1000m~3,且其廢水的各項水質指標為:COD:10000mg/L,BOD:100mg/L,SS:50mg/L,NH_3-N:35mg/L,TN:55mg/L,TP:8mg/L,PH:6.8-8。針對該廢水水質,結合具體的工程概況和相關資料,確定本次設計中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進水---格柵---調節(jié)池---鐵碳微電解池---中和絮凝池---沉淀池---ABR---預曝氣沉淀池---SBR---水解酸化池---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出水。采用該工藝處理流程能夠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出水各項指標均滿足《制藥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其中COD設計去除率可達99%以上,氮磷的設計去除率可達94%以上。
【圖文】:

流程圖,流程,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


3.2.3 深度處理工藝的確定傳統(tǒng)的深度處理工藝包括混凝/沉淀、膜過濾,過濾,曝氣生物濾池,臭氧氧化等。但若考慮實際的工程應用,生物法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其中,曝氣生物濾池作為生物處理法的一種,其集生物氧化和吸附截留于一體,占地面積小,有機復合高,,比表面積大,能耗低,投資省和出水水質好等特點,作為深度處理工藝而被廣泛應用。本次設計中同樣采用將曝氣生物濾池作為生化處理之后的深度處理工藝32-34。3.3 工藝流程的確定綜上所述,確定本次工程設計的最終工藝流程如下所示:進水---格柵---調節(jié)池---電解池---中和絮凝池---沉淀池--- BR---預曝氣沉淀池---SBR---水解酸化池---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出水

設計草圖,豎流式沉淀池,排泥管,排泥


部分有效水深 h1m 2.88 量 m3 51.3排泥間隔 T d 2斗下部尺寸 l` m 0.8斗傾角α ° 45 h1m 0.3層高度 h4m 0.2斗高度 h5m 2.85 池總高度 H m 5.04:1)污泥依靠沉淀池內的靜水壓力從排泥管排出,選定排泥00mm。2)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 0 2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沉淀池設計草圖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X78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取得重要進展[J];中國煤炭;2015年08期

2 李浩賓;賈秀粉;蘇建文;時永輝;;高濃度制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技術改造[J];中國給水排水;2014年14期

3 趙慶良;高暢;魏亮亮;崔滌塵;單連斌;;城鎮(zhèn)生活污水的低溫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J];環(huán)境保護科學;2014年05期

4 李亞峰;高穎;;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水處理技術;2014年05期

5 馬小婷;傅金祥;;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在制藥廢水當中的應用綜述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6 張金花;;污水處理廠除磷工藝與設計計算[J];科技信息;2013年16期

7 范舉紅;劉銳;余素林;張杰;王文東;陳呂軍;;分質預處理強化制藥廢水處理效果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12年23期

8 朱雷;萬徐;;高濃度制藥廢水處理工藝的調試運行[J];給水排水;2012年05期

9 吳鵬;沈耀良;;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應用研究與展望[J];上海環(huán)境科學;2012年01期

10 趙陽;孫體昌;;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及研究進展[J];綠色科技;2010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姜翠翠;制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的研究與建模[D];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16年

2 劉娜娜;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能耗分析及節(jié)能措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3 呂宏飛;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156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56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47c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