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基于人機交互的管制工作負荷測量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2 16:06

  本文關鍵詞:基于人機交互的管制工作負荷測量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管制工作負荷 交互指標 因子分析 回歸模型


【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jīng)濟高速騰飛,民航業(yè)作為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產(chǎn)業(yè),也處在一個大發(fā)展的時期,然而近些年其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受到了一些制約,空域擁堵和流量限制導致航班延誤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不斷增大的管制工作負荷影響著管制員的工作狀態(tài)?罩薪煌ü苤茊T是空管系統(tǒng)的主體、空中交通的指揮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對于保障空中飛行安全、合理規(guī)劃空域流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管制員所承受的工作負荷影響著管制員的思考和判斷,進而影響著空中飛行安全和效率。對管制員工作負荷進行有效的實時監(jiān)控可以避免管制員超負荷工作,提高航空飛行效率和安全系數(shù)。本文首先運用UML順序圖對管制交互過程進行詳細分解,得出眼動指標和語音指標可以有效反映管制工作量的結論,然后選取16名管制學員進行模擬管制實驗,利用眼動儀和語音設備記錄管制工作過程中眼動數(shù)據(jù)和語音數(shù)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提取相應指標。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各類指標數(shù)據(jù),以探究各類指標與管制工作負荷之間關系,并在此基礎之上建立管制負荷測量模型。首先以任務難度為分類變量,負荷測量指標為觀測變量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對比,得出結論:注視次數(shù)、注視持續(xù)時間、掃視次數(shù)、掃視持續(xù)時間、眨眼次數(shù)、眨眼持續(xù)時間、瞳孔大小、通話次數(shù)、通話時間均與管制工作負荷顯著相關;其次利用眼動指標之間的共線性,對眼動指標進行因子分析,以降低測量指標維度,因子分析結果顯示:綜合因子與主觀負荷關聯(lián)性更強;在此基礎上以主觀負荷為輸出變量,因子和語音指標為輸入變量,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并對模型條件適用性進行了驗證;最后結合回歸模型和所記錄交互數(shù)據(jù)計算管制負荷值,并將其與對應主觀負荷值進行對比分析以驗證模型效度,分析結果顯示:回歸模型測量結果在測量數(shù)值上與主觀負荷較為接近,可以有效反映管制工作負荷變化。
【關鍵詞】:管制工作負荷 交互指標 因子分析 回歸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V355.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1-12
  • 1.2 管制員工作負荷測量研究現(xiàn)狀12-21
  • 1.2.1 基于任務績效的測量方法13-14
  • 1.2.2 主觀測量方法14-18
  • 1.2.3 生理測量方法18-19
  • 1.2.4 基于空域特征的測量方法19-20
  • 1.2.5 研究方法總結20-21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內(nèi)容21-22
  • 1.3.1 問題的提出21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內(nèi)容21-22
  • 1.4 本章小結22-23
  • 第二章 管制工作負荷概述23-30
  • 2.1 管制工作負荷定義23
  • 2.2 管制工作負荷分類23-24
  • 2.3 管制工作負荷影響因素及特點24-25
  • 2.4 管制工作交互過程剖析25-28
  • 2.5 管制負荷測量方法探究28-29
  • 2.6 本章小結29-30
  • 第三章 管制工作負荷實驗設計和測量指標選擇30-41
  • 3.1 測量指標初步選定30-33
  • 3.1.1 眼動指標30-33
  • 3.1.2 語音指標33
  • 3.2 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jù)處理33-38
  • 3.2.1 實驗思路33-34
  • 3.2.2 實驗被試34
  • 3.2.3 實驗設備和數(shù)據(jù)處理工具34-37
  • 3.2.4 實驗程序37
  • 3.2.5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37-38
  • 3.3 負荷測量指標選擇38-40
  • 3.4 本章小結40-41
  • 第四章 負荷測量指標與管制工作負荷關系探究41-54
  • 4.1 任務難度與工作負荷41-42
  • 4.2 眼動指標與工作負荷42-51
  • 4.2.1 注視次數(shù)42-43
  • 4.2.2 平均注視持續(xù)時間43-44
  • 4.2.3 掃視次數(shù)44-45
  • 4.2.4 平均掃視持續(xù)時間45-46
  • 4.2.5 平均眼跳距離46-47
  • 4.2.6 眨眼次數(shù)47-48
  • 4.2.7 平均眨眼持續(xù)時間48-49
  • 4.2.8 瞳孔大小49-51
  • 4.3 語音通話與工作負荷51-53
  • 4.3.1 平均通話次數(shù)51-52
  • 4.3.2 平均通話時間52-53
  • 4.4 本章小結53-54
  • 第五章 管制工作負荷測量模型54-61
  • 5.1 基于因子分析的綜合評價指標構建54-57
  • 5.1.1 結構效度分析54-55
  • 5.1.2 因子分析55-56
  • 5.1.3 因子分析效度驗證56-57
  • 5.2 基于回歸分析的負荷測量模型57-59
  • 5.2.1 回歸模型構建57-58
  • 5.2.2 回歸模型檢驗58-59
  • 5.3 本章小結59-61
  • 第六章 管制工作負荷測量模型的驗證61-64
  • 6.1 管制工作負荷測量值61
  • 6.2 相關分析61-62
  • 6.3 配對樣本T檢驗62-63
  • 6.4 本章小結63-64
  • 第七章 結果和展望64-67
  • 7.1 研究結果64
  • 7.2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64-65
  • 7.3 不足和展望65-67
  • 參考文獻67-73
  • 致謝73-74
  • 附錄74-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陳凱;房成法;王飛;;改進動態(tài)密度模型在扇區(qū)容量評估的應用[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孫瑞山;陳農(nóng)田;;眼動分析技術及其在航空領域的應用進展[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3 郭寧生;王東勃;范陽曦;秦現(xiàn)生;;基于UML的數(shù)字化技術圖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9年03期

4 李金波;許百華;;人機交互過程中認知負荷的綜合測評方法[J];心理學報;2009年01期

5 張明;韓松臣;裴成功;;空中交通管制員工作負荷研究綜述[J];人類工效學;2008年04期

6 裴成功;韓松臣;劉星;;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的回歸分析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7 陳亞青;孫宏;;進近管制員工作進程分類及工作負荷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8 柳忠起;袁修干;劉偉;康衛(wèi)勇;韓彥東;馬銳;;基于模擬飛行任務下的眼動指標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9 韓松臣;胡明華;蔣兵;詹建明;高宇奇;陳云華;;扇區(qū)容量與管制員工作負荷的關系研究[J];空中交通管理;200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崇勇;認知負荷的測量及其在多媒體學習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2年

2 龔德英;多媒體學習中認知負荷的優(yōu)化控制[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鄭媛元;基于終端區(qū)扇區(qū)復雜性因素的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3年

2 包文強;鐵路車站值班員工作負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3 王秉淳;基于空中交通復雜性的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9017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9017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f3f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