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植保無人機靜電噴霧技術研究
【學位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V279;S252.3
【部分圖文】: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靜電噴頭設計??2〇〇7年南京林業(yè)大學設計了航空雙噴嘴靜電噴頭,并從理論上分析了雙噴嘴環(huán)狀電極誘??導的空間電場對霧滴粒徑及荷電效果的影響[22];?2011年南京林業(yè)大學設計了一種內嵌靜電噴??頭,該噴頭應用于軸流風送靜電噴霧系統(tǒng)[23】;2012年南京林業(yè)大學針對應用于輕型飛機上的??單噴嘴航空靜電噴頭,從靜電電極、噴頭材料、噴頭加工工藝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設計??并制作了圓柱環(huán)形電極靜電噴頭,如圖1.2所示P4];?2014南京林業(yè)大學改進了原有圓柱管狀??電極,設計并制作了圓錐管狀電極靜電噴頭如圖1.3所示[25];?2016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設??計并制作扇形電極靜電噴頭,如圖1.4所示Pi;?2017年江蘇大學對感應式高壓靜電噴頭霧滴??荷電效果影響因素做了研宄,設計了圓環(huán)形電極和仿形電極,并分別對兩種噴頭進行了測試[27]。??
密度與霧滴粒徑是霧滴沉積效果重要測量指標,當霧滴沉積密度越大、霧滴靜電噴霧效果越好。噴霧噴幅即噴霧的幅度大小,是表征靜電噴霧霧滴覆蓋范4.1荷質比測量平臺??霧滴荷質比測量方法主要有網狀目標法、法拉第筒法、實物模擬法。法拉4.1所示)是由精密微安表測量收集到霧滴釋放的電荷,霧滴是由底部的霧滴利用精密天平(測量精度S?0.1?測量單位時間內收集到霧滴的質量。該方筒內的荷電霧滴測量精度相對較高,缺點是對噴頭類型和噴出霧團類型的局限該測量裝置的成本較高;實物模擬法是通過制作模擬實物的模型,直接對模型從而對沉積到模型上的霧滴進行電荷量和質量測量,通常模型材料選型為金點是制作模型對真實作物的生長狀態(tài)擬合度較高,其缺點是進行不同作物的不同的模型,制作方法麻煩,且對荷電霧滴的采集和測量比較困難;網狀目網和積液筒對霧滴進行收集,當荷電霧滴被噴施至金屬網上時,霧滴所帶電接地導線進行釋放,電荷釋放過程中會經過微安表,從而實現(xiàn)對霧滴電荷量經金屬網釋放電荷后,由于霧滴不斷沉積會流入積液筒,最終收集到通過精筒與金屬網前后差值來測量收集到的霧滴質量,該測量裝置設計簡便,對噴求較低。綜上所述,本節(jié)基于網狀目標法對荷質比測量平臺進行設計。??
?4.1.1硬件設計??荷質比測量裝置示意圖如圖4.2中圖a所示,該裝置主要由金屬網、串口電子天平、精??密微安表、積液筒等部件組成。金屬網材質為不銹鋼404,網層數(shù)分為三層,上層為400目,??中層為250目,底層為100目,目的是由大到小的收集不同粒徑的霧滴,防止藥液在一層金??屬篩網內大量沉積。串口電子天平選用櫻花高精度電子天平(如圖4.3中圖a所示),該天平??帶有串口?RS232,具有與計算機數(shù)字通訊功能,具體參數(shù)如表4-1所示。微安表選用福祿克??精密微安表,同時為確保靜電高壓能夠正常穩(wěn)定工作,采用高壓衰減探棒(如圖4.3中圖b??所示)并結合電壓表來測量靜電高壓,高壓衰減探棒具體參數(shù)如表4-2所示。??’V、?4??4?一??1.金屬網2.金屬筒3.積液筒4.電子天平5.微安電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洲;牛萌萌;李君;徐興;孫志全;薛坤鵬;;不同側風和靜電電壓對靜電噴霧飄移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24期
2 金蘭;茹煜;孫曼利;賈志成;王秉璽;;圓錐管狀電極式航空靜電噴頭的性能試驗[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3 陳志剛;冷超;杜彥生;賈衛(wèi)東;吳春篤;;影響霧滴靶標沉積效果的三種因素實驗分析[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5年03期
4 茹煜;金蘭;賈志成;包瑞;錢嘯冬;;無人機靜電噴霧系統(tǒng)設計及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08期
5 茹煜;金蘭;周宏平;舒朝然;;基于圓錐管狀電極的高壓靜電場對霧滴荷電的影響[J];高電壓技術;2014年09期
6 張東彥;蘭玉彬;陳立平;王秀;梁棟;;中國農業(yè)航空施藥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4年10期
7 胡桂琴;許林云;周宏平;崔業(yè)民;;影響空心圓錐霧噴頭霧滴粒徑的多因素分析[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8 邱白晶;王立偉;蔡東林;吳建浩;丁國榮;管賢平;;無人直升機飛行高度與速度對噴霧沉積分布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3年24期
9 薛新宇;蘭玉彬;;美國農業(yè)航空技術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分析[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3年05期
10 袁雪;祁力鈞;冀榮華;張建華;王虎;黃世凱;;溫室風送式彌霧機氣流速度場與霧滴沉積特性分析[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2年08期
本文編號:28364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3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