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渦噴發(fā)動機控制器設計及RTOS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微型渦噴發(fā)動機控制器設計及RTOS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微型渦噴發(fā)動機 電子控制器 STM32 uC/OS-II 自動起動
【摘要】:本文基于STM32F103VET6芯片設計微型渦噴發(fā)動機電子控制器,研究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u C/OS-II在控制器軟件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分析現(xiàn)有監(jiān)控程序自動起動部分存在的問題,設計新的自動起動程序。在原有微發(fā)控制器基礎上,設計了新型基于STM32F103VET6芯片的電子控制器。為了適應大范圍供電需求,同時提高A/D采集精度,采用了開關調壓芯片與線性調壓芯片組成的兩級降壓電路,并針對數(shù)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分別設計了獨立電源;采用具有冷端補償功能的Max6675芯片采集熱電偶信號;使用DS18B20芯片實現(xiàn)測量室溫信號;運用SD卡進行數(shù)據(jù)存儲,利用SDIO接口對SD卡進行讀寫操作。設計了微型渦噴發(fā)動機控制器軟件。對Max6675、SDIO、DS18B20操作指令進行封裝,為上層應用提供接口函數(shù);實現(xiàn)了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u C/OS-II的移植,采用多任務機制實現(xiàn)通信、信號采集和控制等操作,使用FATFS文件系統(tǒng)實現(xiàn)實時參數(shù)的存儲;對控制器的實時性進行了測試,采用控制器旁路方式進行了實物在回路仿真試驗及臺架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了本文所設計的控制器軟硬件的有效性。此外,針對原自動起動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重新設計了自動起動程序,通過臺架試驗對程序進行了驗證。
【關鍵詞】:微型渦噴發(fā)動機 電子控制器 STM32 uC/OS-II 自動起動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V235.1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注釋表10-11
- 縮略詞11-12
- 第一章 緒論12-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2-14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4-16
- 1.2.1 微型渦噴發(fā)動機研究現(xiàn)狀14-15
- 1.2.2 微發(fā)控制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狀15-16
- 1.3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16-17
- 第二章 MTE控制器硬件電路設計17-30
- 2.1 MTE電子控制器需求分析17-18
- 2.2 MTE電子控制器硬件設計18-29
- 2.2.1 硬件模塊劃分18-19
- 2.2.2 電源模塊的設計19-20
- 2.2.3 STM32核心模塊20-22
- 2.2.4 JTAG調試模塊22
- 2.2.5 驅動模塊22-26
- 2.2.6 數(shù)據(jù)存儲模塊26-27
- 2.2.7 串.通信模塊27-28
- 2.2.8 熱電偶信號采集模塊28
- 2.2.9 室溫測量模塊28-29
- 2.3 本章小結29-30
- 第三章 U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移植及環(huán)境構建30-39
- 3.1 CORTEX-M3處理器30-32
- 3.2 U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移植32-37
- 3.2.1 移植OS_CPU.H文件33-34
- 3.2.2 移植OS_CPU_C.C文件34-35
- 3.2.3 移植OS_CPU_A.ASM文件35-37
- 3.3 開發(fā)環(huán)境的構建37
- 3.4 本章小結37-39
- 第四章 微型渦噴發(fā)動機控制程序設計39-63
- 4.1 控制器程序設計39-58
- 4.1.1 控制器程序結構39-52
- 4.1.2 軟件實時性測試52
- 4.1.3 實物在回路仿真試驗52-55
- 4.1.4 臺架試驗55-58
- 4.2 自動起動程序58-62
- 4.2.1 現(xiàn)有自動起動程序58-59
- 4.2.2 新的自動起動程序設計59-61
- 4.2.3 自動起動程序試驗驗證61-62
- 4.3 本章小結62-63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63-65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63-64
- 5.2 展望64-65
- 參考文獻65-68
- 致謝68-69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9-70
- 附錄一 電子控制器實物照片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徐建功;趙捷;李偉;田杰;;基于STM32F103XX微處理器的Micro SD卡讀寫[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0年20期
2 李杰;樊丁;揚帆;;航空發(fā)動機幾何位置調節(jié)器轉換性能驗證[J];計算機仿真;2010年04期
3 李靜;陳世利;靳世久;;基于AD5933的阻抗分析儀的設計和實現(xiàn)[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09年02期
4 馬偉;周亞麗;;基于L4960的高可靠MCU電源設計[J];液壓氣動與密封;2009年01期
5 孫偉;唐嵐;甘海云;;寬域氧傳感器接口控制單元開發(fā)[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6 王恒;;基于LM2576的高可靠MCU電源設計[J];中國西部科技;2006年2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熱量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劉佳媛;手持式煤體溫度探測儀的研發(fā)及其應用[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3 王楊;基于LabVIEW的變電所智能監(jiān)測診斷平臺的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3年
4 王海洋;數(shù)字化控制諧振耦合式水下非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5 鄭穎;微型渦噴發(fā)動機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6 賈玉平;機場車輛調度智能終端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7 汪立君;全數(shù)字永磁同步電機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8 王松;微型渦輪發(fā)動機燃油流量測量和過渡態(tài)供油規(guī)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9 劉漢東;基于智能家居的數(shù)字可視對講系統(tǒng)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張民;QR碼識別算法研究及其在嵌入式系統(tǒng)上的實現(xiàn)[D];東華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400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04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