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biak-Cane海氣耦合模式的改進及對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擬與診斷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6 00:14
本文利用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風場資料替代FSU風場資料對Zebiak—Cane海氣耦合模式(簡稱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強迫風場進行了改進,結合模擬資料與觀測資料對1997/1998 El Nino事件進行了診斷分析,提出了1997/1998 El Nino發(fā)生、發(fā)展的一種新的可能機制,進而對El Nino成因機制進行了進一步完善,最后嘗試對改進初始強迫風場后的ZC耦合模式的大氣模式中的潛熱加熱計算的參數化方案進行了改進。結果表明: (1)80、90年代925hPaNCEP/NCAR再分析風應力距平(以下簡稱NCEP風應力距平)較FSU風應力距平與觀測的SSTA匹配更為合理。NCEP風應力距平不僅較FSU風應力距平對ZC海洋模式初始化的效果好,尤其在90年代更為顯著,而且以NCEP風應力距平替代FSU風應力距平作為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強迫風場提高了該耦合模式的預報能力,可以提前6—8個月成功地預報出1997/1998 El Nino事件。改進初始強迫風場后的ZC耦合模式(以下簡稱ZCW耦合模式)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春季預報”障礙現(xiàn)象,但對冷事件的預報能力仍然有限。 ...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18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aNcEP風應力距平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dyne/cmZ)
198213D仁14DE150E160E170〔18017DW16DW150W140W130W120W11DW100W90W圖3.laNcEP風應力距平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dyne/cmZ)實線(陰影區(qū))、虛線分別為西、東風應力距平,等值線間隔為0.2dyne/c時。一O二一6夏里蘭蘭岑鑒.弓二三三資二三獷-毛飛共~二云舀不一1男于_一0s二攀繪量戶.叫二昆1998一0.5急.二,竺竺二8:夏~一一一-~~~二--一一二二二:爪二二二二二二巴1996暮蠟泛墓鑫鴛{豪孚轟。石:份資竺竺于一O1994一。乃瑕拷三止二二竺二軍其鬢只2點一05~一~5巴~性巴竺二esn以n州工C︼n〔于子丁子于刃二面石二幾.一二花二竺,’一些三一05一O乃1992」二一05,絕里國圈絲鴿毛茹里絲絲里一05里蘭夕至裝篇茹教里終一1份u身經,1990櫻曉面一0.5夔蓬夔l攫哪一確孺二l1988:二名.君石轟落戴一0.5粼;矍叁獲惹鑒二1986一0.5惑黔磷過鑫礴多筑往5一0.5一二,,二二筑屯轟二魚巨一。.5一05”.一。.5琴只點怒1984:二二霖于蕊芝一0.5卦一0.519B2禪.,乃OE140〔150仁160E170〔攀巴半譽墨墨攀題單叢蜘18017DW16DW150W140W130W疇召盒IZUW
3.2b圖3.2海洋模式模擬的SSTA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線為正(負)SSTA,等值線間隔為0.5℃,陰影區(qū)表示SSTA大于或等于0.5℃(b)分別為NCEP、FSU風應力距平對ZC海洋模式初始化產生的結果。t二“11曰曰川洲尸,翻呀;···!⒈爄2(,刀,夕‘、確﹃卜﹄,、、、入J以勺l2IJz1111“口八淤鋤{l\\.-:‘;側從餓竹而l二八叭川山酬以聯(lián)卜锨愉一,側一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帶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暖水的起源——對1997/1998年ENSO事件的分析[J]. 巢紀平,袁紹宇,巢清塵,田紀偉. 大氣科學. 2003(02)
[2]經向風應力在熱帶不穩(wěn)定海氣相互作用中的角色[J]. 房佳蓓,楊修群. 熱帶氣象學報. 2003(01)
[3]一次梅雨暴雨過程中潛熱的計算分析[J]. 岳彩軍,壽紹文,林開平. 氣象科學. 2002(04)
[4]ENSO—7赤道西太平洋異常緯向風所驅動的熱帶太平洋次表層海溫距平的循環(huán)[J]. 李崇銀,穆明權. 地球科學進展. 2002(05)
[5]熱帶太平洋經向風異常年際變化與海溫異常的關系[J]. 張祖強,丁一匯,趙宗慈,黃山江. 熱帶氣象學報. 2002(02)
[6]熱帶西太平洋風應力異常在ENSO循環(huán)中作用的數值試驗[J]. 嚴邦良,張人禾. 大氣科學. 2002(03)
[7]一個可描寫ENSO循環(huán)基本特點的簡單熱帶海氣耦合模式[J]. 嚴邦良,黃榮輝,張人禾. 大氣科學. 2002(02)
[8]1997/1998年EL Nio/La Nia期間洋流的演變特征和影響的分析[J]. 張祖強,丁一匯,趙宗慈. 大氣科學. 2002(01)
[9]熱帶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對ENSO發(fā)展的影響[J]. 巢清塵,巢紀平. 自然科學進展. 2001(12)
[10]全球熱帶海氣耦合距平模式及其數值模擬[J]. 史歷,殷永紅,倪允琪. 氣象學報. 2001(06)
本文編號:3591571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18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aNcEP風應力距平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dyne/cmZ)
198213D仁14DE150E160E170〔18017DW16DW150W140W130W120W11DW100W90W圖3.laNcEP風應力距平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dyne/cmZ)實線(陰影區(qū))、虛線分別為西、東風應力距平,等值線間隔為0.2dyne/c時。一O二一6夏里蘭蘭岑鑒.弓二三三資二三獷-毛飛共~二云舀不一1男于_一0s二攀繪量戶.叫二昆1998一0.5急.二,竺竺二8:夏~一一一-~~~二--一一二二二:爪二二二二二二巴1996暮蠟泛墓鑫鴛{豪孚轟。石:份資竺竺于一O1994一。乃瑕拷三止二二竺二軍其鬢只2點一05~一~5巴~性巴竺二esn以n州工C︼n〔于子丁子于刃二面石二幾.一二花二竺,’一些三一05一O乃1992」二一05,絕里國圈絲鴿毛茹里絲絲里一05里蘭夕至裝篇茹教里終一1份u身經,1990櫻曉面一0.5夔蓬夔l攫哪一確孺二l1988:二名.君石轟落戴一0.5粼;矍叁獲惹鑒二1986一0.5惑黔磷過鑫礴多筑往5一0.5一二,,二二筑屯轟二魚巨一。.5一05”.一。.5琴只點怒1984:二二霖于蕊芝一0.5卦一0.519B2禪.,乃OE140〔150仁160E170〔攀巴半譽墨墨攀題單叢蜘18017DW16DW150W140W130W疇召盒IZUW
3.2b圖3.2海洋模式模擬的SSTA沿赤道的時間(1982一1999)剖面圖(單位:℃)線為正(負)SSTA,等值線間隔為0.5℃,陰影區(qū)表示SSTA大于或等于0.5℃(b)分別為NCEP、FSU風應力距平對ZC海洋模式初始化產生的結果。t二“11曰曰川洲尸,翻呀;···!⒈爄2(,刀,夕‘、確﹃卜﹄,、、、入J以勺l2IJz1111“口八淤鋤{l\\.-:‘;側從餓竹而l二八叭川山酬以聯(lián)卜锨愉一,側一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帶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暖水的起源——對1997/1998年ENSO事件的分析[J]. 巢紀平,袁紹宇,巢清塵,田紀偉. 大氣科學. 2003(02)
[2]經向風應力在熱帶不穩(wěn)定海氣相互作用中的角色[J]. 房佳蓓,楊修群. 熱帶氣象學報. 2003(01)
[3]一次梅雨暴雨過程中潛熱的計算分析[J]. 岳彩軍,壽紹文,林開平. 氣象科學. 2002(04)
[4]ENSO—7赤道西太平洋異常緯向風所驅動的熱帶太平洋次表層海溫距平的循環(huán)[J]. 李崇銀,穆明權. 地球科學進展. 2002(05)
[5]熱帶太平洋經向風異常年際變化與海溫異常的關系[J]. 張祖強,丁一匯,趙宗慈,黃山江. 熱帶氣象學報. 2002(02)
[6]熱帶西太平洋風應力異常在ENSO循環(huán)中作用的數值試驗[J]. 嚴邦良,張人禾. 大氣科學. 2002(03)
[7]一個可描寫ENSO循環(huán)基本特點的簡單熱帶海氣耦合模式[J]. 嚴邦良,黃榮輝,張人禾. 大氣科學. 2002(02)
[8]1997/1998年EL Nio/La Nia期間洋流的演變特征和影響的分析[J]. 張祖強,丁一匯,趙宗慈. 大氣科學. 2002(01)
[9]熱帶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對ENSO發(fā)展的影響[J]. 巢清塵,巢紀平. 自然科學進展. 2001(12)
[10]全球熱帶海氣耦合距平模式及其數值模擬[J]. 史歷,殷永紅,倪允琪. 氣象學報. 2001(06)
本文編號:35915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5915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