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同位素對南海北部陸坡水體混合過程的示蹤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8:19
南海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一個半封閉型邊緣海,具有豐富的漁業(yè)資源和礦物資源。在季風(fēng)和黑潮入侵等動力因子的驅(qū)動下,南海北部海域的水團結(jié)構(gòu)存在較大的季節(jié)性差異,這種差異會強烈影響到該海域的物質(zhì)交換和生態(tài)結(jié)構(gòu),進而對其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影響。因此,對南海北部水體混合過程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該海域的物質(zhì)輸送及相應(yīng)的生物地球化學(xué)循環(huán)過程。隨著同位素示蹤技術(shù)在海洋學(xué)中的廣泛應(yīng)用和不斷發(fā)展,鐳同位素逐漸成為了研究海洋水體運動和混合過程的理想示蹤劑。本論文基于2015年6月(夏季)和2017年3月(春季)對南海北部陸坡海域的調(diào)查,利用鐳同位素對南海北部陸坡海域的水體混合過程進行了示蹤研究,得到主要結(jié)果如下:(1)通過春、夏兩季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長半衰期鐳同位素226Ra和228Ra在南海北部陸坡表層海水中的分布存在較為顯著的季節(jié)性差異,春季226Ra和228Ra活度濃度(226Ra:64107 dpm m-3;228Ra:46...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三大天然放射性衰變系(修改自Landa,2007)
圖 1-2 開闊大洋中(a)226Ra(Ku and Luo, 2008)和(b)228Ra(Cochran, 1992)的垂向分布Fig. 1-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226Ra (Ku and Luo, 2008) and (b)228Ra (Cochran, 1992) in theopen sea.而228Ra 雖然也由海底向上擴散,但其半衰期僅有 5.75 年,其在向上擴散的過程中衰變較226Ra 快,且大洋海水一般深達數(shù)千米,源于海底沉積物的228Ra 還未來得及擴散至表層便已幾乎衰變完全,故其在表層和深層之間往往會出現(xiàn)一段低活度濃度層。因此,目前得到的開闊大洋228Ra 較為典型的垂直分布大致呈“C字型”(如圖 1-2b),即228Ra 活度濃度在表層水中較高,之后因自身的衰變其隨深度增加而逐漸降低,直到某一深度活度濃度降至最小值,而后又因底層擴散的補充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直至沉積物—底層海水界面其活度濃度達到最大值(Trier et al., 1972)。
本論文研究框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海北部陸架陸坡流系研究進展[J]. 舒業(yè)強,王強,俎婷婷. 中國科學(xué):地球科學(xué). 2018(03)
[2]2015年6月南海北部陸坡氣旋-反氣旋渦對陸坡水文和環(huán)流影響的觀測[J]. 陳鐘為,楊成浩,許東峰,徐鳴泉. 海洋學(xué)研究. 2016(04)
[3]譜混合模型方法優(yōu)化及其在海洋水團分析與水交換研究中的應(yīng)用[J]. 宋軍,劉玉龍,李靜,郭俊如,牟林,姚志剛,李希彬. 海洋通報. 2016(01)
[4]南極普里茲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水鐳同位素的分布及應(yīng)用[J]. 陳倩娜,任春燕,李琦,李敬軒,賈仁明,鄭敏芳,邱雨生,陳敏. 海洋與湖沼. 2015(01)
[5]南黃海和東海海水18O的組成及其意義[J]. 杜金秋,陳敏,曹建平,邱雨生,童金爐,馬嬙,楊俊鴻. 海洋與湖沼. 2012(06)
[6]北黃海水體的226Ra和228Ra[J]. 王芬芬,門武,劉廣山. 臺灣海峽. 2010(02)
[7]鐳同位素在海洋學(xué)研究中的應(yīng)用及進展[J]. 門武,劉廣山,陳志剛,何建華,尹明端,余雯. 地球科學(xué)進展. 2010(01)
[8]南海北部陸坡區(qū)混合過程觀測[J]. 楊麗芬,田紀(jì)偉,謝玲玲. 海洋科學(xué). 2008(12)
[9]南海北部邊緣盆地油氣勘探現(xiàn)狀與深水油氣資源前景[J]. 何家雄,施小斌,夏斌,劉海齡,閻貧,姚永堅,張樹林. 地球科學(xué)進展. 2007(03)
[10]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研究特點及影響因素[J]. 樂鳳鳳,寧修仁. 海洋學(xué)研究. 2006(02)
博士論文
[1]我國近海典型區(qū)域的海底地下水排放(SGD)及其營養(yǎng)鹽通量研究[D]. 王希龍.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7
[2]鐳同位素示蹤的近岸水體混合和海底地下水排泄[D]. 蘇妮.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3
[3]天然鐳同位素富集和測定方法及對河口混合過程的示蹤研究[D]. 許博超.中國海洋大學(xué) 2011
[4]長江口、東海的鐳同位素及其在水團混合分析中的應(yīng)用[D]. 張磊.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265295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三大天然放射性衰變系(修改自Landa,2007)
圖 1-2 開闊大洋中(a)226Ra(Ku and Luo, 2008)和(b)228Ra(Cochran, 1992)的垂向分布Fig. 1-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226Ra (Ku and Luo, 2008) and (b)228Ra (Cochran, 1992) in theopen sea.而228Ra 雖然也由海底向上擴散,但其半衰期僅有 5.75 年,其在向上擴散的過程中衰變較226Ra 快,且大洋海水一般深達數(shù)千米,源于海底沉積物的228Ra 還未來得及擴散至表層便已幾乎衰變完全,故其在表層和深層之間往往會出現(xiàn)一段低活度濃度層。因此,目前得到的開闊大洋228Ra 較為典型的垂直分布大致呈“C字型”(如圖 1-2b),即228Ra 活度濃度在表層水中較高,之后因自身的衰變其隨深度增加而逐漸降低,直到某一深度活度濃度降至最小值,而后又因底層擴散的補充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直至沉積物—底層海水界面其活度濃度達到最大值(Trier et al., 1972)。
本論文研究框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海北部陸架陸坡流系研究進展[J]. 舒業(yè)強,王強,俎婷婷. 中國科學(xué):地球科學(xué). 2018(03)
[2]2015年6月南海北部陸坡氣旋-反氣旋渦對陸坡水文和環(huán)流影響的觀測[J]. 陳鐘為,楊成浩,許東峰,徐鳴泉. 海洋學(xué)研究. 2016(04)
[3]譜混合模型方法優(yōu)化及其在海洋水團分析與水交換研究中的應(yīng)用[J]. 宋軍,劉玉龍,李靜,郭俊如,牟林,姚志剛,李希彬. 海洋通報. 2016(01)
[4]南極普里茲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水鐳同位素的分布及應(yīng)用[J]. 陳倩娜,任春燕,李琦,李敬軒,賈仁明,鄭敏芳,邱雨生,陳敏. 海洋與湖沼. 2015(01)
[5]南黃海和東海海水18O的組成及其意義[J]. 杜金秋,陳敏,曹建平,邱雨生,童金爐,馬嬙,楊俊鴻. 海洋與湖沼. 2012(06)
[6]北黃海水體的226Ra和228Ra[J]. 王芬芬,門武,劉廣山. 臺灣海峽. 2010(02)
[7]鐳同位素在海洋學(xué)研究中的應(yīng)用及進展[J]. 門武,劉廣山,陳志剛,何建華,尹明端,余雯. 地球科學(xué)進展. 2010(01)
[8]南海北部陸坡區(qū)混合過程觀測[J]. 楊麗芬,田紀(jì)偉,謝玲玲. 海洋科學(xué). 2008(12)
[9]南海北部邊緣盆地油氣勘探現(xiàn)狀與深水油氣資源前景[J]. 何家雄,施小斌,夏斌,劉海齡,閻貧,姚永堅,張樹林. 地球科學(xué)進展. 2007(03)
[10]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研究特點及影響因素[J]. 樂鳳鳳,寧修仁. 海洋學(xué)研究. 2006(02)
博士論文
[1]我國近海典型區(qū)域的海底地下水排放(SGD)及其營養(yǎng)鹽通量研究[D]. 王希龍.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7
[2]鐳同位素示蹤的近岸水體混合和海底地下水排泄[D]. 蘇妮.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3
[3]天然鐳同位素富集和測定方法及對河口混合過程的示蹤研究[D]. 許博超.中國海洋大學(xué) 2011
[4]長江口、東海的鐳同位素及其在水團混合分析中的應(yīng)用[D]. 張磊.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2652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2652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