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夏季萊州灣營養(yǎng)鹽分布特征
本文選題:萊州灣 + 營養(yǎng)鹽; 參考:《海洋科學進展》2017年02期
【摘要】:根據(jù)2015-05和2015-08萊州灣及黃河口鄰近海域2個航次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資料,研究了萊州灣營養(yǎng)鹽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結(jié)果表明,萊州灣表層營養(yǎng)鹽濃度分布總體上呈現(xiàn)由西南部灣頂向東、北方向遞減的趨勢。浮游植物生長繁殖對海灣中央海域營養(yǎng)鹽分布有一定影響。春季營養(yǎng)鹽分布一定程度上受海灣內(nèi)環(huán)流的影響,但在夏季環(huán)流作用不明顯。黃河入?诟牡雷?yōu)闁|北方向入海后,其對萊州灣營養(yǎng)鹽輸入的影響已很小,陸源營養(yǎng)鹽主要來源轉(zhuǎn)變?yōu)橐孕∏搴訛橹鞯奈髂喜咳霝澈恿?據(jù)此建議將萊州灣西南部入海河流作為營養(yǎng)鹽類污染物重點控制對象。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of two voyages in Laizhou Bay and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trients in Laizhou Ba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Laizhou Bay is decreas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outhwest bay to the east and north. Phytoplankt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central Gulf.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spring is influenced to some extent by the circulation in the bay, but the circulation is not obvious in summer. After the diversion from the m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northeast, its influence on the nutrient input of the Laizhou Bay has been very small, and the main source of the terrestrial nutrient has changed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Bay River,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Xiaoqing Riv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ivers entering the sea in the southwest of Laizhou Bay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key control objects of nutrient salts.
【作者單位】: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shù)國家實驗室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功能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山東省人民政府聯(lián)合資助海洋科學研究中心項目——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U1406403) 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濱海濕地固碳能力提升技術(shù)及應用示范(201205008)
【分類號】:P734.44;X5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克明;萊州灣南岸貝殼堤[J];海洋科學;1993年02期
2 鄭培迎;于慶東;;萊州灣地區(qū)鹽業(yè)發(fā)展目標預測分析[J];海洋與海岸帶開發(fā);1993年04期
3 童鈞安;萊州灣主要污染物來源及分布特征[J];黃渤海海洋;1994年04期
4 紀靈;萊州灣污染嚴重[J];海洋信息;1994年03期
5 蔡克明;萊州灣西漢時期海岸線的變遷[J];海洋科學;1995年05期
6 郎曉輝;李悅;孔范龍;郗敏;;萊州灣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及保護對策[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年03期
7 姜太良 ,徐洪達 ,潘會周 ,尹相淳 ,嚴樂漪 ,費尊樂 ,毛興華 ,陳峰;萊州灣西南部水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與評價[J];海洋通報;1991年02期
8 陳雪英;萊州灣海域波浪數(shù)值計算[J];海洋預報;1992年01期
9 童鈞安,陳懋;萊州灣環(huán)境質(zhì)量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J];黃渤海海洋;1995年03期
10 楊樹珍;;萊州灣開發(fā)整治規(guī)劃出臺[J];海洋信息;1995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學靜;鐳同位素評估萊州灣等地海底地下水排泄(SGD)[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2 劉瀟;港口工程影響下萊州灣南岸海洋沉積環(huán)境演變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3 江雪艷;黃河干流、河口及萊州灣南岸鈾的分布及成因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雪;萊州灣南岸海(咸)水入侵數(shù)值模擬[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2 李高陽;集約用海工程對萊州灣水動力環(huán)境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艷;氡同位素示蹤萊州灣海底地下水排泄[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4 侯利佳;萊州灣南岸泥質(zhì)潮灘海水—地下水相互交換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5 崔鈺磊;基于遙感的近40年來萊州灣西—南部海岸線演變研究[D];魯東大學;2015年
6 劉文濤;萊州灣西岸工程地質(zhì)環(huán)境及樁基礎的適宜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徐振飛;萊州灣表層海水水化學要素分析[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4年
8 李蒙蒙;基于3S的最近50年來萊州灣西—南部淤泥質(zhì)海岸動力地貌演變[D];魯東大學;2013年
9 董衛(wèi)衛(wèi);萊州灣東岸沖淤演變分析與防護[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10 劉鵬;基于定量遙感粒度反演的萊州灣西—南岸潮灘表層沉積演變[D];魯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241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92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