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顆粒聚團模型及湍流聚并器聚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20:37
本文關鍵詞:超細顆粒聚團模型及湍流聚并器聚團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超細顆粒物 湍流聚并器 群體平衡模型 顆粒聚團 聚并率 排斥勢能
【摘要】:研究顆粒不同聚團機理模型對湍流聚并器顆粒聚團過程的影響;贔LUENT軟件UDF功能自定義聚團核,考慮顆粒間排斥勢能Umax對聚并率的影響,引入捕集效率f(α)對聚團核進行修正,得到修正湍流聚并模型并將該模型與傳統(tǒng)湍流聚并模型進行比較。通過群體平衡模型耦合CFD對顆粒聚團過程進行數(shù)值模擬。結果表明:通過對理想湍流聚并模型和修正湍流聚并模型與實驗結果的對比,理想湍流聚并模型的誤差在8%左右,而修正湍流聚并模型誤差僅有3%,修正湍流聚并模型與實驗結果吻合。布朗聚并對粒徑小于2μm顆粒有明顯減少作用,布朗聚并在湍流聚并中不可以忽略,修正湍流聚并耦合布朗聚并模型基本與實驗結果吻合。
【作者單位】: 東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關鍵詞】: 超細顆粒物 湍流聚并器 群體平衡模型 顆粒聚團 聚并率 排斥勢能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科研項目([2016]第81號) 吉林市科技發(fā)展項目(20156405)~~
【分類號】:X773
【正文快照】: 0引言PM2.5主要是指動力學直徑在2.5μm以下的顆粒。燃煤發(fā)電廠排放的飛灰顆粒是空氣中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飛灰顆粒會引起各種問題,特別是環(huán)境和健康問題[1]。在中國的大多數(shù)主要城市空氣中的顆粒物現(xiàn)在超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成為主要的城市污染物。由于燃煤煙氣細顆粒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顧大明,王吟,宋中健;粗;鄄⒎ㄓ退蛛x技術[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劉含笑;酈建國;姚宇平;郭峰;余順利;陳招妹;;PM_(2.5)湍流聚并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3年04期
3 李永旺;趙長遂;吳新;魯端峰;韓松;;均勻磁場中燃煤可吸入顆粒物聚并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11期
4 任國平;沙毅;王軍鋒;羅惕乾;;荷電兩相流中荷電塵粒聚并機理及其應用[J];排灌機械;2006年01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含笑;燃煤超細顆粒物渦聚并數(shù)值模擬[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854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6854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