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F-NO燃料HCCI燃燒簡化化學動力學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TRF-NO燃料HCCI燃燒簡化化學動力學模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均質壓燃 甲苯摻比燃料 一氧化氮 敏感性分析 產率分析
【摘要】:為了解決均質充量壓縮點火(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面臨的全部負荷和轉速范圍的覆蓋問題、著火時刻和燃燒速率控制問題、運行范圍擴展等問題,多種多樣的技術措施在HCCI技術的實行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其中廢氣再循環(huán)(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由于其突出的優(yōu)點,在HCCI研究中獲得了極大的關注。經研究發(fā)現,EGR的化學作用主要體現于EGR氣體中活性成分在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影響,這些活性成分主要包括CO、NO和未燃盡碳氫。而本文選取了EGR氣體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成分----一氧化氮(NO)作為研究對象。隨著汽油替代混合物的深入研究,甲苯摻比燃料(Toluene Reference Fuel,TRF)是應用比較成熟的汽油三元替代混合物,解決了汽油燃料辛烷值非線性的問題,能捕捉燃料抗爆性能隨發(fā)動機工況的變化特性,能在低溫燃燒過程中很好地描述汽油燃料的性質。本文以NO和TRF為研究對象,而HCCI燃燒受燃料的化學反應動力學控制,因此本文的焦點主要集中在NO與TRF的化學動力學模型上。通過對比前人對NO與TRF的研究成果,選擇了正確的機理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法和路徑分析法分析了NO對TRF的各個組分的影響路徑和關鍵反應。NO加入到TRF之后產生新的轉化路徑,NO對正庚烷和異辛烷的影響路徑具有相似性,而甲苯由于其結構的特點與正庚烷和異辛烷都不同。通過分析還發(fā)現:NO加入到TRF之后對燃燒影響的關鍵反應為NO+OH(+M)=HONO(+M)和HO2+NO=NO2+OH;其中,NO對異辛烷和甲苯的影響相似,即著火延遲時間隨NO添加濃度的增加促進作用逐漸加強;而NO對正庚烷的影響與異辛烷和甲苯不同,著火延遲時間呈現出先隨NO添加濃度增加逐漸提前而后隨NO添加濃度增加提前作用逐漸削弱,主要取決于反應NO+OH(+M)=HONO(+M)。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包含有80種組分和184個基元反應的TRF-NO的簡化機理。通過與不同的工況下TRF-NO簡化機理與詳細機理和實驗值的對比發(fā)現:TRF-NO簡化機理的TRF分支部分能夠很好地吻合在激波管和HCCI發(fā)動機中的著火延遲時間和缸內壓力;TRF-NO簡化機理能夠很好地吻合在HCCI發(fā)動機中隨著NO添加濃度變化的著火延遲時間。
【關鍵詞】:均質壓燃 甲苯摻比燃料 一氧化氮 敏感性分析 產率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K1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緒論8-18
- 1.1 HCCI燃燒8-12
- 1.1.1 汽油燃料的HCCI燃燒9-10
- 1.1.2 廢氣再循環(huán)在HCCI中的作用10-11
- 1.1.3 NO對HCCI燃燒的影響11-12
- 1.2 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及NO的化學動力學模型研究現狀12-14
- 1.2.1 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化學動力學模型的研究現狀12
- 1.2.2 甲苯摻比燃料12-14
- 1.3 NO對燃料HCCI燃燒影響的化學動力學模型研究進展14-16
- 1.4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和內容16-18
- 2 計算軟件簡介18-26
- 2.1 CHEMKIN-PRO簡介19-20
- 2.2 SENKIN簡介20
- 2.3 計算模型20-23
- 2.3.1 熱力學基礎模型20-22
- 2.3.2 化學反應速率模型22
- 2.3.3 發(fā)動機模型22-23
- 2.4 計算模型23-26
- 2.4.1 生成速率分析法23-24
- 2.4.2 敏感性分析法24-26
- 3 NO與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26-50
- 3.1 NO與NC_7H_(16)26-34
- 3.1.1 NO與NC_7H_(16)機理的分析26-28
- 3.1.2 NC_7H_(16) -NO化學動力分析28-34
- 3.2 NO與IC_8H_(18)34-40
- 3.2.1 NO與IC_8H_(18)機理的分析34-36
- 3.2.2 IC_8H_(18) -NO化學動力分析36-40
- 3.3 NO與C_6H_5CH_340-48
- 3.3.1 NO與C_6H_5CH_3機理的分析41-43
- 3.3.2 C_6H_5CH_3 -NO化學動力分析43-48
- 3.4 本章小結48-50
- 4 一氧化氮與TRF簡化化學動力學模型50-62
- 4.1 NO對TRF簡化化學動力學模型的構建50-53
- 4.1.1 TRF子機理的構建50-52
- 4.1.2 NO子機理的構建52-53
- 4.2 NO-TRF機理的驗證53-59
- 4.2.1 TRF機理的驗證53-55
- 4.2.2 NO機理驗證55-59
- 4.3 TRF-NO機理分析59-61
- 4.4 本章小結61-62
- 5 結論與展望62-64
- 5.1 全文結論62-63
- 5.2 展望63-64
- 致謝64-66
- 參考文獻66-72
- 附錄72-79
- A. TRF-NO的簡化機理72-79
- B. 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已完成的學術論文情況79
- C.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參與的項目目錄7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吉麗斌;呂興才;馬駿駿;韓東;黃晨;黃震;;異辛烷熱氛圍燃燒特性與運行范圍的試驗研究[J];上海汽車;2010年10期
2 于維銘;鐘北京;袁振;王治國;;異辛烷/空氣對沖火焰實驗與計算分析[J];推進技術;2014年01期
3 姚春德;王陽;宋金甌;劉士鈺;莊遠;;汽油與異辛烷/正庚烷的燃燒特性分析[J];內燃機學報;2009年02期
4 周小鑫;呂興才;吉麗斌;黃震;;氣道噴射正庚烷缸內直噴異辛烷的分層充量壓縮燃燒與排放特性[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5 姚春德;程傳輝;劉士鈺;宋金甌;田振玉;王晶;;異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燃燒中間產物的濃度分布特性[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9年05期
6 吉麗斌;呂興才;馬駿駿;黃震;;異辛烷/柴油雙燃料分層充質壓縮著火燃燒的試驗研究[J];內燃機工程;2008年05期
7 鄭東;鐘北京;;異辛烷/正庚烷/乙醇三組分燃料著火的化學動力學模型[J];物理化學學報;2012年09期
8 劉耀東;解茂昭;賈明;龐斌;;一個改進的異辛烷氧化化學動力學骨架模型[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3年04期
9 吉麗斌;呂興才;馬駿駿;黃震;;異辛烷/柴油雙燃料分層充質壓縮著火燃燒和排放特性[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10 侯玉春;黃震;呂興才;方俊華;俎琳琳;;燃料實時設計與HCCI燃燒控制[J];科學通報;2006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偉杰;高靜;;AOT-異辛烷反膠團體系中Candida Rugosa Lipase脂肪酶活性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記者 施浩 趙旭;海越股份:即將爆發(fā)的清潔汽油新龍頭[N];上海證券報;2014年
2 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 張霞;海越股份百億化工項目如期推進[N];證券時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怡峰;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低溫燃燒機理數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呂祝梅;TRF-NO燃料HCCI燃燒簡化化學動力學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呂成成;氯代異辛烷—異辛醇分離技術研究與開發(fā)[D];天津大學;2013年
3 于紅濤;利用快速壓縮機對異辛烷HCCI燃燒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劉士鈺;碳氫化合物火焰燃燒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郝偉華;超臨界狀態(tài)下異辛烷和RP-3的催化裂解和積炭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654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56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