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還原區(qū)噴氨脫硝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6 11:08
建立了高溫噴氨脫硝機理模型,研究了反應溫度、氧體積分數(shù)、氨氮物質(zhì)的量比和停留時間等參數(shù)對脫硝效率的影響,并在一維煤粉爐上開展了試驗。結果表明:高溫噴氨脫硝反應的溫度窗口為1 200~1 600℃,氧體積分數(shù)應小于1%,氨氮物質(zhì)的量比的范圍為1.0~1.3,停留時間應大于0.4 s,CO體積分數(shù)對脫硝效率沒有影響;燃用煙煤時,高溫噴氨脫硝效率可達48%。
【文章來源】:動力工程學報.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化學動力學模擬
2 試驗研究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粉爐內(nèi)燃燒過程還原區(qū)強化脫硝試驗研究[J]. 王勇,朱江濤,陳燦,范衛(wèi)東,周棋,林山虎,劉一. 動力工程學報. 2019(03)
[2]高溫還原性氣氛條件下噴氨脫硝機理優(yōu)化[J]. 劉鵬,朱江濤,沈平虹,王勇,陳燦,范衛(wèi)東. 燃燒科學與技術. 2018(06)
[3]富燃料區(qū)噴氨降低煙煤NOx排放的試驗研究[J]. 付振華,張忠孝,畢德貴,岳樸杰,紀新強,丁紅光. 鍋爐技術. 2018(02)
[4]高溫富燃料區(qū)噴氨還原NOx的實驗研究[J]. 岳樸杰,張健,張忠孝,畢德貴,紀新強,付振華,白昊. 動力工程學報. 2018(03)
[5]煤粉鍋爐中主燃區(qū)噴氨協(xié)同SNCR深度脫硝的實驗研究[J]. 畢德貴,張忠孝,張健,岳樸杰. 熱能動力工程. 2017(08)
[6]分級火焰中噴氨脫硝的試驗研究與應用[J]. 畢德貴,張健,張忠孝,岳樸杰,榮燕燕.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7(05)
[7]選擇性非催化脫硝反應等溫過程的實驗研究[J]. 林育平,王治宙,梁凌,孫志翱,錢軍,趙建新,牛艷青,惠世恩. 動力工程學報. 2017(04)
[8]超低排放形勢下SCR脫硝系統(tǒng)運行存在問題與對策[J]. 王樂樂,孔凡海,何金亮,方朝君,楊恂,雷嗣遠,姚燕,楊曉寧. 熱力發(fā)電. 2016(12)
[9]3種煙氣脫硝工藝技術經(jīng)濟比較分析[J]. 項昆. 熱力發(fā)電. 2011(06)
[10]不同O2濃度下NH3選擇非催化還原NO的實驗和模型研究[J]. 盧志民,周俊虎,岑可法,陸繼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8(29)
本文編號:3627856
【文章來源】:動力工程學報.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化學動力學模擬
2 試驗研究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粉爐內(nèi)燃燒過程還原區(qū)強化脫硝試驗研究[J]. 王勇,朱江濤,陳燦,范衛(wèi)東,周棋,林山虎,劉一. 動力工程學報. 2019(03)
[2]高溫還原性氣氛條件下噴氨脫硝機理優(yōu)化[J]. 劉鵬,朱江濤,沈平虹,王勇,陳燦,范衛(wèi)東. 燃燒科學與技術. 2018(06)
[3]富燃料區(qū)噴氨降低煙煤NOx排放的試驗研究[J]. 付振華,張忠孝,畢德貴,岳樸杰,紀新強,丁紅光. 鍋爐技術. 2018(02)
[4]高溫富燃料區(qū)噴氨還原NOx的實驗研究[J]. 岳樸杰,張健,張忠孝,畢德貴,紀新強,付振華,白昊. 動力工程學報. 2018(03)
[5]煤粉鍋爐中主燃區(qū)噴氨協(xié)同SNCR深度脫硝的實驗研究[J]. 畢德貴,張忠孝,張健,岳樸杰. 熱能動力工程. 2017(08)
[6]分級火焰中噴氨脫硝的試驗研究與應用[J]. 畢德貴,張健,張忠孝,岳樸杰,榮燕燕.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7(05)
[7]選擇性非催化脫硝反應等溫過程的實驗研究[J]. 林育平,王治宙,梁凌,孫志翱,錢軍,趙建新,牛艷青,惠世恩. 動力工程學報. 2017(04)
[8]超低排放形勢下SCR脫硝系統(tǒng)運行存在問題與對策[J]. 王樂樂,孔凡海,何金亮,方朝君,楊恂,雷嗣遠,姚燕,楊曉寧. 熱力發(fā)電. 2016(12)
[9]3種煙氣脫硝工藝技術經(jīng)濟比較分析[J]. 項昆. 熱力發(fā)電. 2011(06)
[10]不同O2濃度下NH3選擇非催化還原NO的實驗和模型研究[J]. 盧志民,周俊虎,岑可法,陸繼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8(29)
本文編號:36278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6278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