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比對生物柴油斯特林發(fā)動機燃燒影響的仿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2 23:50
采用解耦法構建了生物柴油骨架反應機理,并建立了斯特林發(fā)動機噴霧燃燒仿真模型.對比研究了斯特林發(fā)動機燃用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燃燒特性,給出了引射比對生物柴油燃燒溫度、速度、組分場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本文構建的生物柴油簡化機理Bio-37在較好預測高溫著火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將反應步數(shù)降至100以下;相比石化柴油,斯特林發(fā)動機燃用生物柴油后,生物柴油的含氧特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其燃燒溫度、速度場分布更為均勻,擋焰板處溫度也有所降低,設備安全性提升.增大引射比可降低燃燒室最高溫度,改善溫度分布均勻性,增大換熱管處溫度和氣流強度,具有強化傳熱傳質效用.同時還可減少擋焰板熱負荷,提升設備可靠性.
【文章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20,54(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生物柴油總反應路徑
表1 MO著火延遲的初始條件Tab.1 Initial conditions for ignition delay time of MO 生物柴油體積分數(shù)/% 氧氣體積分數(shù)/% 氬氣體積分數(shù)/% 當量比 0.109 3.995 6 95.786 4 0.75 0.182 3.992 7 95.644 3 1.25為進一步驗證簡化機理的對生物柴油氧化過程的預測,基于充分攪拌反應容器(PSR)程序,用Bio-37機理預測了生物柴油在射流攪拌反應器(JSR)中主要組分的濃度演變.PSR程序普遍用于預測燃料在JSR中主要組分的濃度演變趨勢.鏈烷烴、環(huán)烷烴、脂肪酸甲酯等的JSR試驗結果均表明p<20 atm,φ=0.5~2時,PSR程序是有效的.試驗模擬的初始條件見表2,主要組分摩爾分數(shù)X與試驗值[21]對比結果見圖3.可以看出,Bio-37機理預測的CO2的摩爾分數(shù)與試驗值基本吻合,而CO、C2H4的摩爾分數(shù)偏低.總體上,所構建的Bio-37機理能較好反映生物柴油的化學反應過程.
JSR 模擬結果與試驗值的比較(p=10 atm,φ=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斯特林發(fā)動機高背壓燃燒換熱性能影響因素分析[J]. 黃曉宇,鄧康耀,劉焜,蘭健,楊牧歌,趙煒平. 艦船科學技術. 2018(23)
[2]斯特林發(fā)動機應用于車用動力裝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 伍賽特. 節(jié)能. 2018(09)
[3]斯特林發(fā)動機天然氣擴散燃燒數(shù)值模擬[J]. 張鋒,孫旺生.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4]適用于HCCI的生物柴油替代混合物簡化機理的構建及驗證(英文)[J]. 肖杰,張博,鄭朝蕾. 物理化學學報. 2017(09)
[5]斯特林發(fā)動機燃燒室氧-柴油無焰燃燒的數(shù)值研究[J]. 葉擁擁,蘭健,呂田,顧根香,劉佳偉. 艦船科學技術. 2016(19)
[6]斯特林發(fā)動機壓力渦流噴嘴的噴霧特性試驗[J]. 藺鋒,張武高,陳曉玲,喻超.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3(11)
[7]空氣引射對斯特林發(fā)動機火焰特征及燃燒溫度的影響[J]. 喻超,陳曉玲,周小力,張武高,黃震,顧根香. 燃燒科學與技術. 2012(06)
[8]斯特林發(fā)動機噴霧特性試驗研究[J]. 胡懷禮,張武高,金永星,郭曉寧,顧根香.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0(02)
本文編號:3565131
【文章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20,54(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生物柴油總反應路徑
表1 MO著火延遲的初始條件Tab.1 Initial conditions for ignition delay time of MO 生物柴油體積分數(shù)/% 氧氣體積分數(shù)/% 氬氣體積分數(shù)/% 當量比 0.109 3.995 6 95.786 4 0.75 0.182 3.992 7 95.644 3 1.25為進一步驗證簡化機理的對生物柴油氧化過程的預測,基于充分攪拌反應容器(PSR)程序,用Bio-37機理預測了生物柴油在射流攪拌反應器(JSR)中主要組分的濃度演變.PSR程序普遍用于預測燃料在JSR中主要組分的濃度演變趨勢.鏈烷烴、環(huán)烷烴、脂肪酸甲酯等的JSR試驗結果均表明p<20 atm,φ=0.5~2時,PSR程序是有效的.試驗模擬的初始條件見表2,主要組分摩爾分數(shù)X與試驗值[21]對比結果見圖3.可以看出,Bio-37機理預測的CO2的摩爾分數(shù)與試驗值基本吻合,而CO、C2H4的摩爾分數(shù)偏低.總體上,所構建的Bio-37機理能較好反映生物柴油的化學反應過程.
JSR 模擬結果與試驗值的比較(p=10 atm,φ=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斯特林發(fā)動機高背壓燃燒換熱性能影響因素分析[J]. 黃曉宇,鄧康耀,劉焜,蘭健,楊牧歌,趙煒平. 艦船科學技術. 2018(23)
[2]斯特林發(fā)動機應用于車用動力裝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 伍賽特. 節(jié)能. 2018(09)
[3]斯特林發(fā)動機天然氣擴散燃燒數(shù)值模擬[J]. 張鋒,孫旺生.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4]適用于HCCI的生物柴油替代混合物簡化機理的構建及驗證(英文)[J]. 肖杰,張博,鄭朝蕾. 物理化學學報. 2017(09)
[5]斯特林發(fā)動機燃燒室氧-柴油無焰燃燒的數(shù)值研究[J]. 葉擁擁,蘭健,呂田,顧根香,劉佳偉. 艦船科學技術. 2016(19)
[6]斯特林發(fā)動機壓力渦流噴嘴的噴霧特性試驗[J]. 藺鋒,張武高,陳曉玲,喻超.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3(11)
[7]空氣引射對斯特林發(fā)動機火焰特征及燃燒溫度的影響[J]. 喻超,陳曉玲,周小力,張武高,黃震,顧根香. 燃燒科學與技術. 2012(06)
[8]斯特林發(fā)動機噴霧特性試驗研究[J]. 胡懷禮,張武高,金永星,郭曉寧,顧根香.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0(02)
本文編號:35651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5651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