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溫度和來流參數(shù)對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再生和過濾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8 17:25
基于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研究了不同再生溫度和不同來流流量對柴油機顆粒過濾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出口顆粒排放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加載量為2.5g/L時,DPF出口顆粒物出現(xiàn)一個顆粒數(shù)濃度波峰;加載量為5.0g/L時,DPF出口顆粒物出現(xiàn)兩個數(shù)量濃度波峰。相同來流流量下,再生效率和總質量濃度隨著再生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升溫階段出口顆粒物以核模態(tài)為主;再生階段時,內部出現(xiàn)溫度波峰且出口顆粒物以50nm以上聚集態(tài)顆粒為主。相同再生溫度下,加載量為2.5g/L時再生效率和總質量濃度隨著來流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升溫和再生階段出口顆粒物均以核模態(tài)為主;加載量為5.0g/L時再生效率和總質量濃度隨來流流量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升溫階段出口顆粒物以核模態(tài)為主,再生階段在大流量時有部分聚集態(tài)顆粒物排出。
【文章來源】:內燃機工程.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炭黑加載裝置示意圖
圖3為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主要包括:流量控制器(萊峰LF400)、電加熱器(Leister10000DF)、壓力傳感器(Omega PX409)、再生主體段和數(shù)據(jù)采集程序?諝饨浛諌簷C壓縮和過濾器過濾后,形成高壓干燥氣體,在流量控制器的控制下,達到試驗所設定的流量;再經過電加熱器加熱,升到試驗設定溫度,之后高溫氣體進入再生主體段使得DPF再生。DPF再生時的溫度場和壓降變化數(shù)據(jù),由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測量,由采集程序進行采集和控制并在線顯示和存儲。將便攜式固體顆粒物計數(shù)儀(NanoMet3)插入排氣管出口處測量尾氣中顆粒物。圖3 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
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工作過程中捕集顆粒物的試驗研究[J]. 施蘊曦,蔡憶昔,朱磊,陳祎,趙闖,王為凱. 內燃機工程. 2019(06)
[2]O3/N2氛圍下微粒沉積特性對DPF再生的影響[J]. 徐輝,蔡憶昔,李小華,施蘊曦,丁道偉. 內燃機學報. 2017(02)
[3]Experimental study on filtration and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a particulate filter system for heavy-duty diesel engines[J]. Tao Tang,Jun Zhang,Dongxiao Cao,Shijin Shuai,Yanguang Z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12)
[4]連續(xù)再生顆粒捕集器對柴油機顆粒排放的影響[J]. 樓狄明,溫雅,譚丕強,紀麗偉.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8)
[5]DPF白載體傳熱特性的試驗研究[J]. 孟忠偉,李路,陳鵬,閆妍. 內燃機工程. 2014(04)
[6]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平衡仿真研究[J]. 樓狄明,張正興,譚丕強,趙泳生,張瑞峰. 內燃機工程. 2010(04)
碩士論文
[1]微粒后處理器結構參數(shù)對柴油機超細微粒捕集特性的影響[D]. 李楠.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12317
【文章來源】:內燃機工程.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炭黑加載裝置示意圖
圖3為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主要包括:流量控制器(萊峰LF400)、電加熱器(Leister10000DF)、壓力傳感器(Omega PX409)、再生主體段和數(shù)據(jù)采集程序?諝饨浛諌簷C壓縮和過濾器過濾后,形成高壓干燥氣體,在流量控制器的控制下,達到試驗所設定的流量;再經過電加熱器加熱,升到試驗設定溫度,之后高溫氣體進入再生主體段使得DPF再生。DPF再生時的溫度場和壓降變化數(shù)據(jù),由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測量,由采集程序進行采集和控制并在線顯示和存儲。將便攜式固體顆粒物計數(shù)儀(NanoMet3)插入排氣管出口處測量尾氣中顆粒物。圖3 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
外加熱源再生性能測試臺架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工作過程中捕集顆粒物的試驗研究[J]. 施蘊曦,蔡憶昔,朱磊,陳祎,趙闖,王為凱. 內燃機工程. 2019(06)
[2]O3/N2氛圍下微粒沉積特性對DPF再生的影響[J]. 徐輝,蔡憶昔,李小華,施蘊曦,丁道偉. 內燃機學報. 2017(02)
[3]Experimental study on filtration and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a particulate filter system for heavy-duty diesel engines[J]. Tao Tang,Jun Zhang,Dongxiao Cao,Shijin Shuai,Yanguang Z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12)
[4]連續(xù)再生顆粒捕集器對柴油機顆粒排放的影響[J]. 樓狄明,溫雅,譚丕強,紀麗偉.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8)
[5]DPF白載體傳熱特性的試驗研究[J]. 孟忠偉,李路,陳鵬,閆妍. 內燃機工程. 2014(04)
[6]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平衡仿真研究[J]. 樓狄明,張正興,譚丕強,趙泳生,張瑞峰. 內燃機工程. 2010(04)
碩士論文
[1]微粒后處理器結構參數(shù)對柴油機超細微粒捕集特性的影響[D]. 李楠.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123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4123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