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工況兩種翅片結構換熱器空氣側傳熱傳質特性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02 03:32
運用Fluent軟件及其用戶自編程的方法數值研究了平翅片和波紋翅片結構換熱器在濕工況下的熱工水力動力特性。通過對比分析了兩種翅片結構換熱器在不同流動速度和相對濕度下的空氣側傳熱傳質特性,結果表明,濕工況下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的平均Nu數是平翅片管換熱器的1.1~1.3倍,但其阻力系數是平翅片管換熱器的1.5~2.3倍。在空氣相對濕度50%~80%,空氣流速大于1 m/s時,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綜合換熱性能都優(yōu)于平直翅片,在空氣流速4.0 m/s,相對濕度60%時,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的強化傳熱因子為1.185,其強化傳熱效果較優(yōu)。
【文章來源】:節(jié)能. 2020,39(10)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翅片管換熱器典型計算區(qū)域/mm
該域主要包括兩個厚度為0.12 mm的銅翅片和兩種翅片間寬2 mm的空氣流道。同時,為確保入口處濕空氣的組分均勻且出口處不發(fā)生回流現象,為此,在計算域的入口處添加1倍管徑長度的入口延長段A-C-D-B,而出口添加5倍的出口延長段E-G-H-F[9]。兩種翅片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1.2 數學模型及邊界條件
平翅片管換熱器Nu和阻力系數f模擬值與實驗值的對比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模擬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在不同Re下,對于Nu和f,模擬值與實驗值的最大誤差分別為23.9%、15.0%,最小誤差分別為6.6%、7.0%,平均誤差分別為16.3%、10.3%,由于其誤差大都在15%以內,故文中模擬結果可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光溫室冷凝除濕系統用蒸發(fā)器強化傳熱數值分析[J]. 胡萬玲,張程,唐睿,張云,管勇,李建霞,許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0(09)
[2]析濕工況下翅片材質對管翅式換熱器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胡萬玲,姜林秀,張程,王麗,管勇,王良璧.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9(07)
[3]豎直表面液滴運動的數值模擬[J]. 褚福強,吳曉敏,陳永根.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7(01)
[4]低壓蒸汽滴狀冷凝中液滴脫落滯后效應[J]. 溫榮福,馬學虎,蘭忠,彭本利,徐威. 科學通報. 2015(Z2)
碩士論文
[1]翅片管換熱器強化傳熱與流阻性能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D]. 魏雙.浙江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58517
【文章來源】:節(jié)能. 2020,39(10)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翅片管換熱器典型計算區(qū)域/mm
該域主要包括兩個厚度為0.12 mm的銅翅片和兩種翅片間寬2 mm的空氣流道。同時,為確保入口處濕空氣的組分均勻且出口處不發(fā)生回流現象,為此,在計算域的入口處添加1倍管徑長度的入口延長段A-C-D-B,而出口添加5倍的出口延長段E-G-H-F[9]。兩種翅片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1.2 數學模型及邊界條件
平翅片管換熱器Nu和阻力系數f模擬值與實驗值的對比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模擬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在不同Re下,對于Nu和f,模擬值與實驗值的最大誤差分別為23.9%、15.0%,最小誤差分別為6.6%、7.0%,平均誤差分別為16.3%、10.3%,由于其誤差大都在15%以內,故文中模擬結果可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光溫室冷凝除濕系統用蒸發(fā)器強化傳熱數值分析[J]. 胡萬玲,張程,唐睿,張云,管勇,李建霞,許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0(09)
[2]析濕工況下翅片材質對管翅式換熱器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胡萬玲,姜林秀,張程,王麗,管勇,王良璧.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9(07)
[3]豎直表面液滴運動的數值模擬[J]. 褚福強,吳曉敏,陳永根.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7(01)
[4]低壓蒸汽滴狀冷凝中液滴脫落滯后效應[J]. 溫榮福,馬學虎,蘭忠,彭本利,徐威. 科學通報. 2015(Z2)
碩士論文
[1]翅片管換熱器強化傳熱與流阻性能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D]. 魏雙.浙江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585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0585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