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EGR系統中的微粒受力及運動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K421.5
【部分圖文】:
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EGR技術導致的缸內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的問題。??冷EGR系統在傳統EGR系統的基礎上加裝了冷卻器。整個系統由EGR冷卻器、??EGR閥、水箱、旁通閥以及連接管道等部件組成,結構如圖2-1所示[28】。??Variable?G?om?try?-.??Turbo?dtarger??,、?EGR?valve??圖2-1冷EGR系統結構圖??Fig.2-1?Structure?of?cooled?EGR?system??本文主要研究冷EGR系統內微粒的受力以及運動特性。根據研究需要,本章??首先合理建立EGR閥和EGR冷卻器的物理模型,然后有針對性地選取特征流道??建立幾何模型,最后對幾何模型進行網格劃分。??2.2物理模型的建立??冷EGR系統的組成比較復雜,對所有部分都進行建模工作量太大且沒有必要,??本節(jié)選取冷EGR系統內最重要的兩個部分:EGR閥和EGR冷卻器進行建模。??2.2.1?EGR閥物理模型??EGR閥是控制廢氣流量的關鍵性部件,種類主要有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數字式EGR閥、線性EGR閥等。對于升程閥來說,不同EGR閥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控制閥門升程的方式
大小也就是EGR率的大小是由真空口的真空度控制,并隨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大,??真空度由ECU控制,實現根據工況選取合適的EGR率的目的。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的結構如圖2-2所示[31]。???[T1? ̄??v.?)???r,? ̄?|?,?一1??過氣??圖2-2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結構圖??Fig.2-2?Structure?of?EGR?valve?with?diaphragm?spring??為了研宄不同閥門升程下EGR閥內部流場以及微粒的運動情況,本文以某一??型號的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為實體,分別建立了閥門升程為3mm、4_、5_、??6mm和7mm的EGR閥物理模型,圖2-3是參考的EGR閥實物圖及閥門升程為??5mm的EGR閥物理模型。??(a)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實物圖?(b)?EGR閥物理模型??圖2-3?EGR閥實物及物理模型??Fig.2-3?The?photo?and?physical?model?of?EGR?valve??2.2_2?EGR冷卻器物理模型??對于采用冷端EGR閥的冷EGR系統來說,EGR冷卻器的功能主要是對柴油??機排出的廢氣進行冷卻,降低進入EGR閥乃至進氣道的廢氣溫度。除了具有一般??換熱器換熱效率高、壓力損失小等特點外,EGR冷卻器還要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抗震、不易積碳等特性。??10??
大小也就是EGR率的大小是由真空口的真空度控制,并隨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大,??真空度由ECU控制,實現根據工況選取合適的EGR率的目的。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的結構如圖2-2所示[31]。???[T1? ̄??v.?)???r,? ̄?|?,?一1??過氣??圖2-2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結構圖??Fig.2-2?Structure?of?EGR?valve?with?diaphragm?spring??為了研宄不同閥門升程下EGR閥內部流場以及微粒的運動情況,本文以某一??型號的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為實體,分別建立了閥門升程為3mm、4_、5_、??6mm和7mm的EGR閥物理模型,圖2-3是參考的EGR閥實物圖及閥門升程為??5mm的EGR閥物理模型。??(a)真空膜片彈簧式EGR閥實物圖?(b)?EGR閥物理模型??圖2-3?EGR閥實物及物理模型??Fig.2-3?The?photo?and?physical?model?of?EGR?valve??2.2_2?EGR冷卻器物理模型??對于采用冷端EGR閥的冷EGR系統來說,EGR冷卻器的功能主要是對柴油??機排出的廢氣進行冷卻,降低進入EGR閥乃至進氣道的廢氣溫度。除了具有一般??換熱器換熱效率高、壓力損失小等特點外,EGR冷卻器還要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抗震、不易積碳等特性。??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春;薛福英;鄧紅喜;陳浩;沈娟;羅福強;;EGR冷卻對四缸增壓柴油機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5年06期
2 王秀葉;劉志霞;;柴油機微粒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進展[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3 滕建耐;許濤;胡昌良;樸紅花;;基于CFD的柴油機EGR率仿真分析[J];內燃機;2014年05期
4 董素榮;宋崇林;張國彬;裴毅強;張鐵臣;張賓;;柴油機缸內微粒粒數粒徑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J];內燃機學報;2008年01期
5 周韜;谷傳綱;王彤;;微粒在旋風分離器中的分離特性與數值模擬[J];煤礦機械;2007年05期
6 鄒建國,鐘秦;柴油機排放顆粒物凈化技術研究進展[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年09期
7 邱卓丹,張洪濤;柴油機微粒排放后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2005年01期
8 周濤,楊瑞昌,趙磊;層流環(huán)形通道熱泳脫除可吸入顆粒物技術研究[J];環(huán)境工程;2005年01期
9 朱昌吉,劉忠長,許允,張振東;廢氣再循環(huán)對車用柴油機性能與排放的影響[J];汽車工程;2004年02期
10 劉向民,方茂東;柴油機后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柴油機;200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付崢嶸;氣溶膠顆粒在通風空調風管系統中沉降規(guī)律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洪利;非道路柴油機電動EGR閥設計及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任曉帥;車用柴油機EGR冷卻器仿真設計與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白振霄;湍流通道內柴油機排氣微粒運動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姜玲玲;基于微粒沉降的湍流管流內近壁流場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呂正濤;EGR閥的數值仿真和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劉云卿;柴油機微粒捕集器內氣粒兩相流動特性的數值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884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288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