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容燃燒彈的甲烷-氧氣-水蒸氣混合氣的層流火焰特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K16
【圖文】:
上述學者們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不同稀釋氣體,不同初始條件下的甲烷特性研究相當廣泛,但依然還有比較欠缺的地方,即甲烷在純氧/水預混層流燃燒。H2O 清潔燃燒技術年來有一種新的燃燒方式被提出并得到研究應用,即 O2/H2O 燃燒技被認為是新一代潛力巨大的新型氧燃料燃燒方式[34,36]。其以水蒸氣燒是在 O2/H2O 氣氛下進行的,可以顯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有利捕集。關于這種燃燒方式的背景目前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方面是 O2/H2O 燃燒零排放發(fā)電技術(CES 循環(huán))。Yantaovsky 等[37提出在 O2/H2O 混合氣中燃燒天然氣或煤基合成氣的零排放發(fā)電系潔能源公司(CES)基于火焰發(fā)動機的燃燒技術對該 O2/H2O 燃燒技步的開發(fā)和利用,采用層板噴注燃燒器,實現(xiàn)氧氣、水蒸氣和 CH4產生 90 %的水蒸氣和 10 %的 CO2,直接推動透平做功[38-39]。CES 發(fā)圖 1.1 所示。
第一章 緒 論的概念,計算表明發(fā)電效率可提高到 67 %以上,并且實現(xiàn) CO2的零排放另一方面為內燃蘭金循環(huán)發(fā)動機。內燃蘭金循環(huán)是在純氧燃燒技術的基來的,CES 公司在美國能源部的燃燒器發(fā)展項目資助下開發(fā)新一代純氧器技術時,針對純氧燃燒技術中循環(huán)工質不足的問題,將高溫水引入燃為循環(huán)工質,因而又被稱為內燃蘭金循環(huán)。1999 年,悉尼大學 Robert W. 首次提出將應用在清潔能源系統(tǒng)技術(Clean Energy System)中的內燃蘭ICRC)移植至往復式發(fā)動機中,建立采用化石燃料的零排放內燃機熱力蘭金循環(huán)往復活塞式內燃機主要技術特點有:1、耦合廢氣再循環(huán)的純氧燃燒室內高溫高壓循環(huán)水噴射;3、二氧化碳回收;4、基于化石燃料的(放車用內燃機動力系統(tǒng)。圖 1.2 為 ICRC 內燃機試驗系統(tǒng)示意圖。這種循現(xiàn)代高效內燃機中的應用近幾年開始呈現(xiàn)由實驗室研究轉入小規(guī)模量產勢,在國外已經有一些發(fā)動機比如 BMW M4 GTS 采用了噴水技術。無論究還是實際應用中,這項技術的亮點——高效超低排放——都是有目共
本生燈火焰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鎮(zhèn);艾育華;孔文俊;;高壓下合成氣層流火焰?zhèn)鞑ヌ匦缘膶嶒炑芯縖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3年08期
2 黃中偉,孫宏元;層流火焰速度與有關物理化學參數(shù)的關系[J];深圳大學學報;1996年Z1期
3 談偉平;張佳心;盛世承;;甲烷、丙烷和甲烷/丙烷混合燃料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鹊臏y定[J];應用科技;1989年01期
4 許考;張海;樊融;劉青;;流量非對稱性對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葴y量的影響[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9年02期
5 廖世勇;井明科;程前;黃佐華;蔣德明;;乙醇—空氣預混層流火焰特性的試驗研究[J];內燃機學報;2007年05期
6 倪培永;王向麗;;苯-空氣低壓預混層流火焰燃燒特性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16年23期
7 韓敏超;艾育華;陳正;王岳;孔文俊;;不同預熱溫度下H_2/CO/O_2/CO_2的層流火焰?zhèn)鞑ヌ匦訹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6年01期
8 Mahdi Faghih;陳正;;用于測量層流火焰速度的定容球形傳播火焰方法(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16年16期
9 庫金峰;胡二江;黃佐華;;乙基叔丁基醚層流火焰特性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9年07期
10 彭惠生;鐘北京;;1-戊烯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鹊臏y量[J];燃燒科學與技術;201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鄭東;鐘北京;杜雅雯;;液體燃料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葴y量定容燃燒彈實驗系統(tǒng)[A];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全國燃燒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鐘北京;鄭東;;不同結構的C_7燃料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葴y量與動力學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四十六分會:燃燒化學[C];2016年
3 黃昕;蔣皓波;朱登豪;鄧俊;李理光;;不同氛圍下甲烷層流預混燃燒對比研究[A];2018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8年
4 李智鵬;蔣榕培;王亞軍;孫海云;劉江強;劉朝陽;;氧化亞氮基綠色單組元推進劑火焰?zhèn)鞑ニ俣妊芯縖A];中國航天第三專業(yè)信息網(wǎng)第三十七屆技術交流會暨第一屆空天動力聯(lián)合會議論文集[C];2016年
5 苑文浩;李玉陽;Philippe Dagaut;楊玖重;齊飛;;甲苯燃燒的實驗與動力學模型研究[A];第七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14年
6 何海斌;吳鋒;姚棟偉;;內燃機代用燃料焦爐氣的化學反應機理研究[A];內燃機科技(高校篇)——中國內燃機學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賢忠;CH_4在O_2/CO_2氣氛下燃燒特性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7年
2 鄧哲;Al/AP粉末推進劑點火燃燒及層流火焰?zhèn)鞑ツP脱芯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鄧幫林;生物丁醇應用于高速汽油機及其層流火焰速度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4 孟順;O_2/H_2O條件下CO/H_2的層流火焰特性及化學動力學[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劉曉龍;摻氫內燃機燃燒特性及整車燃油經濟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周雅君;氣體碳氫燃料在常壓及壓力條件下的燃燒特性激光診斷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7 楊麗;煤/生物質氣化合成氣燃燒特性的激光診斷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翁武斌;激光診斷技術在煤及其氣化氣燃燒特性研究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7年
9 何海斌;內燃機燃用焦爐氣的燃燒過程仿真及性能優(yōu)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10 顏蓓蓓;低熱值燃氣預混火焰燃燒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東;基于定容燃燒彈的甲烷-氧氣-水蒸氣混合氣的層流火焰特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任星宇;鹵代烷對甲烷火焰抑制的物理化學作用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3 陶志強;中低熱值氣層流火焰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和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周小龍;摻氫高辛烷值燃料預混層流火焰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王陽;烴類燃料的預混層流火焰燃燒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6 戈鐵柱;層流火焰淬熄電學特性的實驗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韓敏超;稀釋劑對高溫高壓下合成氣層流預混火焰燃燒特性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5年
8 張雙;氫氣和稀釋氣體對甲烷/空氣預混層流火焰燃燒特性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9 郭飛;丙烷與合成氣在O_2/CO_2與O_2/H_2O氣氛下層流火焰?zhèn)鞑ニ俣鹊膶嶒炁c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10 張馳;稀釋氣體和氫氣對甲烷/空氣預混層流火焰燃燒特性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444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274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