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發(fā)電廠地基基礎沉降預測組合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某發(fā)電廠地基基礎沉降預測組合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社會快速進步和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當今時代,電力是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動力來源,而我國的電力工業(yè)格局依舊是以火力發(fā)電為主。對于火力發(fā)電廠建(構(gòu))筑物,由于受到自身荷載與內(nèi)部應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機械震動,地下水位的變化,勘測設計施工不當?shù)纫蛩赜绊?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必將出現(xiàn)地基沉降變形,這可能會造成建(構(gòu))筑物傾斜、毀壞,影響其使用效果;過大沉降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工程事故,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在工程建筑設計、施工以及使用過程中,對地基沉降變形進行預測是非常重要的。預測地基沉降的計算方法有很多,每個計算方法都有各自的適用條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各自的優(yōu)點。影響地基沉降的因素有很多,如地質(zhì)條件、荷載條件、施工條件等,在實際工程中,一種預測方法很難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預測必然存在誤差。因此,為減少預測誤差,綜合多種模型的優(yōu)點建立組合模型具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本論文在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查閱大量中外文獻基礎之上,分析和總結(jié)了地基的變形理論及地基沉降預測的各種預測方法,詳細介紹灰色模型、Logistic模型的原理及建模過程,并運用這兩種預測模型對該發(fā)電廠主要主要建(構(gòu))筑物的地基沉降進行預測。最后,針對各單一預測模型的優(yōu)點以及不足之處,提出GM(1,1)-Logistic組合預測模型,預測某電廠地基沉降,以期達到集合各單一預測模型的優(yōu)點,克服自身缺點,提高預測精度的目的。結(jié)合MATLAB軟件建立預測模型,并將GM(1,1)-Logistic組合預測模型對該發(fā)電廠的預測結(jié)果和單一的GM(1,1)模型、Logistic模型的預測結(jié)果與實際沉降觀測值進行比較分析。計算結(jié)果表明,GM(1,1)-Logistic組合預測模型消除各單一預測模型的缺點,結(jié)合兩種預測模型的優(yōu)點,提高了預測精度,減小了單個模型的預測誤差,其整體的預測效果比采用單一GM(1,1)模型、Logistic模型的預測結(jié)果要好,對該發(fā)電廠進行地基預測時,能夠取得較好的理想效果。
【關鍵詞】:沉降預測 GM(1 1)模型 Logistic模型 GM(1 1)-Logistic組合模型 MATLAB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476;TU43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20
-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11
- 1.2 地基沉降預測的研究現(xiàn)狀11-18
- 1.2.1 地基沉降機理12-13
- 1.2.2 理論公式求解法13
- 1.2.3 數(shù)值計算分析方法13-14
- 1.2.4 基于實際沉降數(shù)據(jù)的沉降預測方法14-18
- 1.2.4.1 靜態(tài)預測法14-16
- 1.2.4.2 動態(tài)預測法16-17
- 1.2.4.3 組合模型17-18
- 1.3 研究主要內(nèi)容18-20
- 第2章 工程概況及沉降觀測20-27
- 2.1 工程概況20-21
- 2.1.1 基本概況20
- 2.1.2 地質(zhì)條件20
- 2.1.3 地下水條件20-21
- 2.1.4 場地地震效應21
- 2.2 主要建(構(gòu))筑物沉降觀測21-23
- 2.2.1 沉降觀測目的21
- 2.2.2 沉降觀測點的布置21-23
- 2.2.2.1 鍋爐沉降觀測點的布置22
- 2.2.2.2 主廠房沉降觀測點的布置22-23
- 2.2.2.3 汽機基座沉降觀測點的布置23
- 2.3 沉降數(shù)據(jù)23-26
- 2.4 本章小結(jié)26-27
- 第3章 GM(1,1)模型沉降預測研究27-42
- 3.1 灰色系統(tǒng)理論27
- 3.2 GM(1,1)模型27-31
- 3.2.1 GM(1,1)模型簡介27-28
- 3.2.2 GM(1,1)模型建立28-29
- 3.2.3 非等時距數(shù)據(jù)的等時距處理29-30
- 3.2.4 GM(1,1)模型預測精度的檢驗30-31
- 3.3 沉降預測分析31-41
- 3.4 本章小結(jié)41-42
- 第4章 Logistic模型沉降預測研究42-54
- 4.1 地基沉降規(guī)律42
- 4.2 Logistic模型42-45
- 4.2.1 Logistic模型介紹42-43
- 4.2.2 Logistic模型特點43-44
- 4.2.3 Logistic模型求解44-45
- 4.2.3.1 MATLAB曲線擬合工具箱44
- 4.2.3.2 Logistic模型求解步驟44-45
- 4.3 沉降預測分析45-53
- 4.4 本章小結(jié)53-54
- 第5章 組合模型沉降預測研究54-70
- 5.1 組合模型理論54-60
- 5.1.1 組合預測的理論概述54
- 5.1.2 組合預測模型分類54-56
- 5.1.3 組合預測模型求解56-60
- 5.1.4 組合模型預測評價指標60
- 5.2 GM(1,1)-Logistic組合預測模型60-61
- 5.3 沉降預測分析61-67
- 5.4 分析與討論67-69
- 5.5 本章小結(jié)69-70
- 結(jié)論與展望70-72
- 結(jié)論70
- 展望70-72
- 致謝72-73
- 參考文獻73-77
- 附錄77-80
- 作者簡介8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80-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娥;蘇岐芳;;幾類埃爾米特插值及計算[J];臺州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2 程強;楊麗萍;孫文慧;;基于Asaoka法的軟基沉降量預測研究與應用[J];海河水利;2013年05期
3 李靜;孫磊;;基于組合預測模型的城市道路深厚軟基最終沉降分析[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4 白雪武;梁東偉;馬友利;;Elman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變形預報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年10期
5 王軍保;劉新榮;李鵬;郭建強;;MMF模型在采空區(qū)地表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煤炭學報;2012年03期
6 高燕希;莫志兵;魏金勝;;指數(shù)曲線法在軟土地基沉降預測中的優(yōu)化與應用[J];交通科學與工程;2011年02期
7 賀斌;牛之庚;;基于指數(shù)曲線法的軟基沉降預測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13期
8 蔣建平;路倬;高廣運;顧寶和;;建筑地基沉降預測的Usher-Spillman組合模型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9 郭亞宇;孫立功;蘇兆仁;;改進的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路基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港工技術;2010年05期
10 譚獻良;鄧宗偉;;Logistic模型在地基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趙明;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貴州山區(qū)軟土地基沉降預測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年
2 王亮;工程沉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降噪處理與分析方法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3 陳青;在高層建筑沉降預測中組合模型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4 沈建軍;軟土地基沉降組合預測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肖桃李;高速公路軟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工后沉降預測[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向瑋;軟土路基最終沉降量的灰色預測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7 張麗麗;軟土路基沉降計算及預測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8 張曉哲;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反分析理論及其在電廠沉降觀測中的應用[D];寧夏大學;2005年
9 唐明科;地基沉降機理分析研究及沉降的電算化和軟土路基沉降的計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某發(fā)電廠地基基礎沉降預測組合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30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9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