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金礦田斷裂帶構造控礦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式江,翟裕生;膠東焦家金礦田構造形跡的分形研究[J];地球科學;2000年04期
2 龐緒成,王玉平,鄭廣玉,張華東,許道學,孫寶晶;焦家金礦床成礦元素富集及成因分析[J];黃金科學技術;2003年02期
3 龐緒成;顧雪祥;唐菊興;傅紹洪;呂古賢;孫之夫;鄭小禮;;山東焦家金礦深部盲礦體定位預測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4 張銳;鄭小禮;林建華;趙榮新;;焦家金礦1~#主礦體下盤低品位資源開發(fā)利用探討[J];地質與勘探;2007年04期
5 薛田喜;;山東焦家金礦生產技術開發(fā)研究進展[J];黃金科學技術;2010年02期
6 張智斌;郎雅平;;焦家金礦設備科技配套合成創(chuàng)新與實踐[J];黃金科學技術;2010年06期
7 王鶴年;汪耀;;山東焦家金礦床的成因探討[J];地質論評;1991年03期
8 白晨光,朱輝,劉華生;高水固結尾砂充填材料在焦家金礦的應用[J];黃金;1996年09期
9 呂古賢;山東玲瓏金礦田和焦家金礦田成礦深度的測算與研究方法[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1997年04期
10 馬田生;;分形理論在焦家金礦床深部預測中的應用[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呂古賢;孔慶存;鄧軍;李曉波;;山東玲瓏和焦家金礦成礦深度研究與測算[A];地殼深部壓力狀態(tài)與地質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王暉;鄭小禮;高海峰;郭廣軍;李升南;李榮強;王海波;高照;;焦家金礦地測電子手簿的研發(fā)及應用[A];現(xiàn)代測量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科技創(chuàng)新及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中亮;楊立強;張良;劉躍;;焦家金礦田菱形斷裂控礦構造系統(tǒng)[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4 ;山東省萊州市焦家金礦深部再現(xiàn)特大型金礦[A];2009年度十大地質找礦進展和十大地質科技成果[C];2009年
5 ;山東省萊州市焦家金礦床深部詳查報告[A];2009年度中國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地質找礦新成果資料匯編[C];2009年
6 張良;楊立強;王中亮;劉躍;;焦家金礦帶控礦構造應力場數(shù)值模擬[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7 于飛;鄂建新;龔喜進;王清;孫輝;趙友;張忠華;李濤;;焦家金礦6000t/d選礦全流程自動化系統(tǒng)[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邱俊剛;劉潤田;張忠輝;宋宇宙;;焦家金礦地下水掘進工程防治技術研究[A];2010全國采礦科學技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徐玉峰;汪衛(wèi)東;戚克明;張廣峰;;焦家金礦ICV一體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用[A];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宮煥臣;焦家金礦力促技術創(chuàng)新[N];中國礦業(yè)報;2003年
2 宮煥晨;焦家金礦拓文化平臺 展企業(yè)風采[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3 張慶明;焦家金礦做足資源利用文章[N];中國礦業(yè)報;2005年
4 趙鑫;焦家金礦:辦實事為員工謀幸福[N];中國黃金報;2011年
5 宮煥臣;焦家:掀起新一輪謀發(fā)展熱潮[N];中國黃金報;2004年
6 宮煥臣;焦家三項措施夯實發(fā)展根基[N];中國黃金報;2004年
7 武漢新蘭德 尹志元;G魯黃金(600115):依舊長線看好[N];上海證券報;2006年
8 何吉平;共同點亮和諧之光[N];中國黃金報;2007年
9 孫鳳軍;千帆競發(fā) 贏在當下[N];中國黃金報;2010年
10 李紹勇;焦家金礦創(chuàng)新生產經營模式[N];中國黃金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龐緒成;山東焦家金礦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深部礦體預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2 王中亮;焦家金礦田成礦系統(tǒng)[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3 辛洪波;膠東謝家溝金礦與焦家金礦地質特征與成因對比[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4 張潮;焦家金礦田斷裂帶構造控礦模式[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傳卿;焦家金礦礦床優(yōu)化開采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03年
2 馬田生;山東焦家金礦床深部成礦預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3 劉文龍;焦家金礦床礦化網絡結構[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4 張福祥;山東焦家金礦田成礦控礦構造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
5 張佳楠;山東萊州焦家金礦床礦化富集規(guī)律及礦床成因探討[D];吉林大學;2012年
6 張曉飛;山東玲瓏金礦與焦家金礦成礦控礦構造對比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7910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9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