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卡拉加斯地區(qū)基底雜巖的地質特征與時代約束
本文選題:變質巖 + 巴西; 參考:《中國地質》2017年04期
【摘要】: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區(qū)出露世界上重要且古老的太古宙變質基底,是世界上礦床類型最為豐富、資源聚集程度最高的成礦區(qū)之一,它的基底興谷(Xingú)雜巖是南美克拉通古老的太古宙花崗巖-綠巖地體。在調查該地區(qū)基底雜巖地質特征的基礎上,對侵入其中的變質深成巖體進行了年代學研究,提出了基底雜巖的組成、結構與構造的認識,認為興谷雜巖是以麻粒巖相-角閃巖相片麻巖和混合巖為主體的古老變質巖,將其中的紫蘇花崗巖和英云閃長質-奧長花崗質片麻巖從中剝離出來,進一步分解出不同時期的變質侵入體;本次在其中的片麻狀花崗巖中獲得了(2899±45)Ma、(2742±9.5)Ma和(2831±19)Ma的鋯石LA-ICP-MS年齡,進一步確認興谷雜巖的時代為中太古代,時代約束在3.05~2.85 Ga,其中包含3.05~2.96 Ga和2.96~2.85 Ga的兩個構造時段的表殼巖和TTG片麻巖套。
[Abstract]:The Caraj 謾 s (Caraj 謾 s) region of Caracas, Brazil,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deposits in the world and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and highly concentrated metallogenic deposits in the world, which is an important and ancient Archean metamorphic basement. Its base-Xinggu Xing 煤 complex is an ancient Archean granite-greenstone terrane of South American crat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ment complex in this area, the authors have carried out an chronological study of the metamorphic and deep-forme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basement complex. It is considered that Xinggu complex is an ancient metamorphic rock dominated by granulite-amphibolite gneiss and migmatite. Further decomposing the metamorphic intrusions of different periods, the zircon LA-ICP-MS ages of 2899 鹵45 Majiao 2742 鹵9.5)Ma and 2831 鹵19)Ma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granitic granites, which further confirm that the age of Xinggu complex is Middle Archean. The age constraint is 3.05 ~ 2.85 Ga, which consists of two tectonic periods of 3.05 ~ 2.96 Ga and 2.96 ~ 2.85 Ga, and the TTG gneiss suite.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礦產調查評價項目(1212011220909) 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境外風險勘查項目(201130D6200119)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587;P59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萬渝生;董春艷;頡頏強;劉守偈;馬銘株;謝士穩(wěn);任鵬;孫會一;劉敦一;;華北克拉通太古宙研究若干進展[J];地球學報;201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靳立杰;趙體群;高繼雷;劉偉;于松;楊帆;韓智昕;;魯西徂徠山地區(qū)傲來山序列二長花崗巖鋯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山東國土資源;2017年12期
2 張瑞英;孫勇;;華北克拉通南部早前寒武紀基底形成與演化[J];巖石學報;2017年10期
3 肖志斌;王惠初;康健麗;包志安;孫義偉;劉文剛;;膠東昌邑地區(qū)新太古代石英巖的鋯石U-Pb年代學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巖石學報;2017年09期
4 曾勇;郭維民;姚春彥;陳丹丹;劉君安;;巴西卡拉加斯地區(qū)基底雜巖的地質特征與時代約束[J];中國地質;2017年04期
5 楊鳳超;孫景貴;宋運紅;張朋;畢中偉;;遼東連山關地區(qū)新太古代花崗雜巖SHRIMP U-Pb年齡、Hf同位素組成及地質意義[J];地球科學;2016年12期
6 沈其韓;耿元生;宋會俠;;全球冥古宙的研究進展和存在問題[J];地質學報;2016年09期
7 李鵬川;郭巍;關慶彬;劉杰勛;;華北克拉通東北部新太古代晚期地殼生長:來自板石溝表殼巖年代學和Hf同位素的證據[J];巖石學報;2016年09期
8 SHI Jiangpeng;YANG Haotian;HUO Tengfei;ANG Donghong;;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Dongxigao diorite porphyries: implications for Late Neoarche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J];Global Geology;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渝生;王世進;任鵬;頡頏強;董春艷;劉敦一;;魯西徂徠山地區(qū)新太古代巖漿作用——鋯石SHRIMP U-Pb定年證據[J];地球學報;2015年05期
2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新鮮出爐[J];地球學報;2015年01期
3 路增龍;宋會俠;杜利林;任留東;耿元生;楊崇輝;;華北克拉通阜平雜巖中~2.7Ga TTG片麻巖的厘定及其地質意義[J];巖石學報;2014年10期
4 Allen P.Nutman;Ronni Maciejowski;Yusheng Wan;;Protoliths of enigmatic Archaean gneisses established from zircon inclusion studies:Case study of the Caozhuang quartzite,E.Hebei,China[J];Geoscience Frontiers;2014年04期
5 劉平華;劉福來;王舫;劉建輝;蔡佳;;膠北西留古元古代~2.1Ga變輝長巖巖石學與年代學初步研究[J];巖石學報;2013年07期
6 馬銘株;徐仲元;張連昌;董春艷;董曉杰;劉守偈;劉敦一;萬渝生;;內蒙古武川西烏蘭不浪地區(qū)早前寒武紀變質基底鋯石SHRIMP定年及Hf同位素組成[J];巖石學報;2013年02期
7 頡頏強;萬渝生;王世進;劉敦一;謝士穩(wěn);劉守偈;董春艷;馬銘株;;膠東譚格莊地區(qū)奧長花崗質片麻巖和斜長角閃巖的野外地質和鋯石SHRIMP定年[J];巖石學報;2013年02期
8 張連昌;翟明國;萬渝生;郭敬輝;代堰锫;王長樂;劉利;;華北克拉通前寒武紀BIF鐵礦研究:進展與問題[J];巖石學報;2012年11期
9 劉利;張連昌;代堰锫;王長樂;李智泉;;內蒙古固陽綠巖帶三合明BIF型鐵礦的形成時代、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巖石學報;2012年11期
10 劉建輝;劉福來;丁正江;劉平華;王舫;游君君;;膠北~2.5Ga巖漿熱事件的鋯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對地殼演化的指示意義[J];巖石學報;2012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忠,劉喜山,張福勤,李樹勛,李桂林,歐陽自遠;遼寧阜新—錦州地區(qū)花崗雜巖特征及成因[J];地質地球化學;2000年04期
2 中島和夫 ,渡邊洵 ,添田晶 ,譚運金;日本西南部山口縣與鳳翩山花崗雜巖有關的銅-鉍-鎢-鈷-砷-硫礦化作用的礦物學特征[J];地質地球化學;1982年08期
3 李承東,,李新華;河北省錐子山復式深成雜巖體的解體及單元—序列劃分[J];河北地質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4 任康緒,閻國翰,牟保磊,蔡劍輝,李鳳棠,譚林坤,邵宏翔,李元],儲著銀;遼西凌源河坎子堿性雜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4年03期
5 郭方禮,張慶龍,厲建華;徐州西南部班井侵入雜巖體與圍巖關系及其地質意義[J];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周雪桂,陳魯根,范斌;江西玉華山高位復式深成雜巖體巖石譜系單位劃分及定位機制分析[J];中國區(qū)域地質;1995年03期
7 林維峰;阜新務歡池-鐵匠各冷地區(qū)中性雜巖體的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J];遼寧地質;1996年02期
8 李煜平,趙瑞峰;水泉溝堿性雜巖體及其與金礦關系分析[J];貴金屬地質;1997年04期
9 吳鳴謙;趙國春;高建偉;王海濤;;河北都山雜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中國地質;2014年01期
10 楊海明;蘇尚國;余金杰;;內蒙古狼山地區(qū)晚太古代變質雜巖特征探討[J];中國區(qū)域地質;199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能;;冀西北水泉溝正長雜巖體中硅鈦鈰鐵礦的熱液蝕變[A];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萬渝生;程裕淇;沈其韓;;山東新泰雁翎關地區(qū)雌山混合花崗雜巖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訂本)[C];1984年
3 張叢森;趙崇賀;;云南劍川粗面斑巖——正長巖雜巖體形成的物化條件[A];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51)[C];1991年
4 劉斌;;冀北水泉溝-后溝偏堿性侵入雜巖體的成礦特征[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5 張銘杰;高軍平;王廷印;李麗梅;;內蒙古哈沙圖北超鎂鐵雜巖體的成因及其意義[A];中國古陸塊構造演化與超大陸旋回專題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0年
6 孫熠;肖龍;朱丹;吳濤;;太行山南段武安閃長-二長雜巖體的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7 李之彤;余昌濤;程德琳;龐慶邦;唐淑蘭;;遼寧省凌源縣河坎子堿性雜巖體地質特征[A];中國地質科學院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14)[C];1986年
8 趙文俞;王勤燕;葉先賢;;湖北隨州五童廟堿性雜巖體低溫高壓變質機理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0年
9 張照偉;李文淵;高永寶;王亞磊;張江偉;郭周平;李侃;錢兵;;青海省裕龍溝基性雜巖體成因研究與成礦過程[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10 姜能;;冀西北礬山超鎂鐵-正長雜巖體的礦物化學[A];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蔣幸福;揚子克拉通黃陵背斜廟灣蛇綠雜巖成因及大地構造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2 崔建軍;桐柏雜巖的性質及構造意義[D];中國地質科學院;2009年
3 王曉地;桂東南馬山雜巖的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4 楊高學;西準噶爾古生代蛇綠混雜巖地質特征及其構造演化[D];長安大學;2012年
5 柯珊;塔什庫爾干新生代堿性雜巖帶的成因及構造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杰;陜南安康斷裂兩側早古生代鎂鐵-超鎂鐵質巖漿雜巖帶地質特征及Fe-Ti礦化機制研究[D];桂林理工大學;2015年
2 趙利;滇西雪龍山變質雜巖的組成、結構與構造演化[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3 宋菁菁;桂東南馬山鉀玄質雜巖的成因及其構造意義[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6年
4 王廣婷;黑龍江省桃山花崗雜巖體的時代與成因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黃玉蓬;滇西北甭哥堿性雜巖體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深部成礦地質意義[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6 李騰建;滇西卓潘堿性雜巖體成因及其成礦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年
7 楊文麟;黑龍江依蘭地區(qū)黑龍江雜巖年代學與形成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
8 何艷紅;隴山雜巖的地球化學特征以及年代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9 焦麗香;樺南地區(qū)黑龍江雜巖的巖石學及年代學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宋繼葉;山西省繁峙縣孫莊雜巖體的鋯石成因礦物學與巖石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本文編號:19092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90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