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腔與光學微納結(jié)構(gòu)的模式耦合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60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劍;鄭德晟;;一種具有自然偏置點的集成光學電場傳感器[J];半導體光電;2006年06期
2 帕提曼亞森·亞森;艾拜拉·熱合曼;阿布力孜·伊米提;;環(huán)糊精復合薄膜光波導元件的氣敏性研究[J];光學技術(shù);2011年05期
3 廖進昆;唐雄貴;陸榮國;李和平;劉永智;;聚合物脊形光波導的變分有效折射率法分析[J];光學學報;2008年12期
4 廖進昆;李和平;唐雄貴;陸榮國;張曉霞;劉永智;;聚合物電光調(diào)制器中馬赫-曾德爾波導的算子展開法分析[J];光學學報;2010年06期
5 薄中陽;徐建鋒;白劍;楊國光;;一種有效提高仿真效率的FDTD子域合成法[J];光學儀器;2006年06期
6 袁松燦;冀翔;楊國光;呂鑫;謝云鵬;;微光學陀螺儀波導環(huán)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研究[J];光學儀器;2009年03期
7 張廣;陳抱雪;隋國榮;王關(guān)德;;Y分支LiNbO_3波導的單模特性的測試方法研究[J];光學儀器;2011年02期
8 侯杰;楊俊波;;基于SOI的亞波長偏振分束器的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2年05期
9 舒平;華勇;張鴻舉;胡紅坤;;用于微波光子系統(tǒng)的鈮酸鋰集成電光調(diào)制器研究[J];半導體光電;2012年06期
10 彭堂超;孫峰;王壽增;練文;;Zig-Zag板條的全反射退偏分析[J];光學與光電技術(shù);2014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瞿鵬飛;用于光控相控陣的微波光子移相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何子安;玻璃基質(zhì)光波導及其摻鉺波導光放大器的離子交換法制備[D];復旦大學;2008年
3 劉曉昱;飛秒激光在玻璃和激光晶體中制備光波導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吳波;硅微光機械加速度地震檢波器理論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5 范國芳;用于全光纖調(diào)Q激光器的波導聲光調(diào)制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王亮玲;離子注入與離子交換平面和條形光波導的制備及其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袁菁;離子交換光波導及光功分器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趙建功;基于新型MZ調(diào)制器的光載射頻技術(sh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秦希峰;離子注入SOI及SOI基準三維光子晶體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10 陸華;金屬納米腔耦合波導的光學特性及光子器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谷金輝;離子交換法制備Cu離子玻璃光波導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姑麗各娜·買買提依明;In_2O_3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氣敏性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3 金曉君;基于多模干涉的多波長光子晶體波分復用器特性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4 胡勁華;光網(wǎng)絡(luò)節(jié)點中的光耦合理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劉軍;SOI脊形光波導損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6 寧超;基于飛秒激光制備的光纖傳感器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周唯;硅基波導光柵耦合器件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8 汪欣;聲表面波型集成聲光波導調(diào)制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晉玉劍;SOI集成光波導的制備及傳輸特性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10 曾慶高;新型多功能集成光路器件(MIOC)[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005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0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