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PWM整流器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策略
本文關鍵詞:三相PWM整流器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策略
更多相關文章: PWM整流器 電網電壓估計 虛擬磁鏈 無傳感器控制 電網電壓不平衡 比例諧振調節(jié) 死區(qū)效應
【摘要】:隨著社會對“節(jié)能環(huán)保”越來越重視及用電設備諧波標準越來越高,PWM整流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取代二極管或晶閘管整流器,它功率因數高、電流諧波低,但成本相對較高、系統(tǒng)較復雜,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是推進其廣泛應用的關鍵。本文主要研究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在電網電壓平衡和不平衡時的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以及抑制死區(qū)效應的方法。根據系統(tǒng)的主電路闡述了其在不同坐標系中數學模型,并通過整流橋交、直流側功率、電流和電壓的關系說明三相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并進一步介紹電壓外環(huán)和電流內環(huán)的設計方法。在電網電壓平衡時,分析了在兩相靜止坐標系和兩相旋轉坐標系中的電網電壓估計方法,介紹了基于改進的積分器的虛擬磁鏈構造策略,提出了利用不控整流階段的電流來判斷接線相序和估計電網狀態(tài)的方法,并利用電流調節(jié)器輸出估計電網電壓和調整相位以實現單位功率因數控制;在電網電壓不平衡時,提出了一種結合電網電壓估計器和虛擬磁鏈估計器的正、負序電網電壓估計方法,結合電網正、負序電壓和交流電流與交流側、直流側的電壓、電流和功率的關系,分別設計了針對抑制負序電流或抑制直流電壓諧波的控制策略。另外,從PWM死區(qū)的作用機理入手,深入探討了死區(qū)時間引起的交流側電壓誤差和電流諧波,并從抑制電流諧波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了比例積分(PI)和準比例諧振(PR)相結合的電流控制方法,分析了其對特定次諧波的抑制效果。利用Matlab/Simulink的電力電子元件庫搭建三相PWM整流器系統(tǒng)控制模型,并基于TMS320F2808搭建三相PWM整流器軟硬件平臺,通過仿真和實驗證明了所提出的相關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PWM整流器 電網電壓估計 虛擬磁鏈 無傳感器控制 電網電壓不平衡 比例諧振調節(jié) 死區(qū)效應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46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緒論8-12
- 1.1 研究背景8-9
- 1.2 PWM整流器的發(fā)展及現狀9-10
- 1.3 本文研究內容10-12
- 2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數學模型及工作原理12-24
- 2.1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數學模型12-17
- 2.2 三相VSR工作原理17-20
- 2.3 三相VSR雙閉環(huán)控制20-23
- 2.4 本章小結23-24
- 3 電網平衡時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分析24-42
- 3.1 引言24
- 3.2 電網電壓估計方法24-31
- 3.3 無電網電壓傳感器的單位功率因數控制31-33
- 3.4 仿真與實驗結果33-41
- 3.5 本章小結41-42
- 4 電網不平衡時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42-60
- 4.1 引言42
- 4.2 電網電壓不平衡時的正負序分量42-45
- 4.3 電網電壓不平衡的影響45-47
- 4.4 電網電壓不平衡時的控制策略47-53
- 4.5 仿真與實驗結果53-58
- 4.6 本章小結58-60
- 5 PWM死區(qū)的影響及抑制策略分析60-72
- 5.1 引言60-61
- 5.2 PWM死區(qū)效應分析61-65
- 5.3 死區(qū)效應抑制65-66
- 5.4 仿真與實驗分析66-71
- 5.5 本章小結71-72
- 6 總結與展望72-74
- 致謝74-75
- 參考文獻75-80
-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8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蘇南,葉妙元,朱勇,徐雁;鍺酸鉍晶體光學電壓傳感器性能研究[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10期
2 蔣燕,林明宇,李霜;用于高電壓技術下的光電壓傳感器[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3 王紅星;張國慶;于文斌;郭志忠;;自愈光學電壓傳感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年01期
4 高廣中,方鴻發(fā);一種新型精密電壓傳感器[J];低壓電器;1993年06期
5 李長勝,崔翔,李寶樹,廖延彪;光纖電壓傳感器研究綜述[J];高電壓技術;2000年02期
6 徐雁,葉妙元,羅蘇南,何葳,李海濤;電光式光纖電壓傳感器溫度影響及其補償方法的研究[J];高壓電器;2001年02期
7 楊祥江,趙毅,張學,蔡定國;基于雙晶體補償的光纖電壓傳感器研究[J];機電工程技術;2004年07期
8 常安;袁佳歆;田翠華;;基于靜電感應技術的非接觸式電壓傳感器特性研究[J];上海電力;2008年04期
9 李開成,張健梅,戴建華;基于電光效應的幾種光纖電壓傳感器[J];高壓電器;2001年01期
10 蔣曉東,齊冬梅;電流輸出型快速響應電壓傳感器[J];機車電傳動;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熊飛;;一種低功耗廉價實用電壓傳感器[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林莘;牛海清;;誤差分析法優(yōu)化設計電阻式電壓傳感器[A];第五屆全國智能化電器及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趙嵐;曾濤;;干涉式光纖電壓傳感器的原理及其相位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趙勇;張玉艷;李星;;基于磁流體的長周期光纖光柵電壓傳感器研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二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潘峰;光學電壓傳感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飛;基于LabVIEW的光纖電壓傳感器信息處理單元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李華明;三相PWM整流器無電網電壓傳感器控制策略[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徐俊嬌;采用新型光纖器件與光路方案的光纖電壓傳感器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楊晶;光纖電壓傳感器的設計與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09年
5 劉小華;光纖電壓傳感器實用化的若干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6 李賢子;基于偏振態(tài)檢測的光纖電壓傳感器[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7 馬天兵;基于DSP對光纖電壓傳感器的研制[D];安徽理工大學;2005年
8 牛海清;電阻式電壓傳感器設計及誤差特性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2年
9 張東東;智能GIS中新型電流/電壓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的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10 高參;D-dot電壓傳感器設計與三相電壓測量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36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93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