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電能質量綜合評估
本文關鍵詞:煤礦電能質量綜合評估
更多相關文章: 煤礦 電能質量 指標體系 組合賦權 集對分析
【摘要】:煤礦電網的電能質量問題是關乎煤礦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問題。隨著煤礦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電力負荷的急劇增加,煤礦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增大,供電系統(tǒng)中引入了大量的非線性用電負荷,尤其是大型變頻調速裝置、整流換流裝置等不斷接入礦區(qū)電網,這些設施使得供電系統(tǒng)中的電能質量特別是諧波、電壓降落、電壓畸變和功率因數(shù)偏低等問題越來越突出。根據煤礦電網的特殊性,分析電網系統(tǒng)各回路中非線性用電設備的電能質量特性,明確煤礦電網各區(qū)域可能存在的主要電能質量問題,為煤礦電網電能質量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礎。根據對煤礦電網系統(tǒng)非線性負荷的分析,建立一套能完整描述煤礦運行特性的電能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包括三類一級指標:電壓指標、電流指標、功率因數(shù)指標和十八類二級指標。其中,電流總需量畸變率以最大負荷電流為基準,并用位移功率因數(shù)和畸變功率因數(shù)客觀定義非正弦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使得指標體系更適于煤礦電網情況。通過電能質量測試儀對煤礦電氣參數(shù)進行測試,獲取煤礦電網系統(tǒng)詳細運行數(shù)據,并用專業(yè)的電能質量分析軟件計算各項電能質量指標值。針對電能質量綜合評估的不確定性,引入集對分析法,將各評估指標和評估標準組成集對,建立煤礦電能質量綜合評估集對分析模型。用序關系法和變異系數(shù)法確定主客觀相結合的組合權重,使評估結果更加合理。通過對煤礦電能質量綜合評估,不僅可以找到影響電能質量的干擾源,對煤礦電網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同時可以定量表示出煤礦電網電能質量的整體運行水平。
【關鍵詞】:煤礦 電能質量 指標體系 組合賦權 集對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D61;TM711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緒論7-12
-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7-8
- 1.2 電能質量概述8-9
- 1.2.1 電能質量定義8-9
- 1.2.2 電能質量標準9
- 1.3 煤礦電網電能質量研究現(xiàn)狀9-10
- 1.4 論文主要工作10-12
- 2 煤礦非線性用電設備特性分析12-19
- 2.1 煤礦供配電系統(tǒng)12
- 2.2 變頻裝置電能質量特性12-14
- 2.3 整流裝置電能質量特性14-15
- 2.4 通風系統(tǒng)電氣設備的特性15-16
- 2.4.1 通風機15
- 2.4.2 通風系統(tǒng)存在的電能質量問題15-16
- 2.5 提升系統(tǒng)電氣設備的特性16
- 2.5.1 提升機16
- 2.5.2 提升系統(tǒng)存在的電能質量問題16
- 2.6 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特性16-18
- 2.6.1 采煤機16-17
- 2.6.2 電機車17
- 2.6.3 水泵17
- 2.6.4 井下供電系統(tǒng)存在的電能質量問題17-18
- 2.7 本章小結18-19
- 3 煤礦電能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建立19-26
- 3.1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19
- 3.2 指標體系框架的建立19-24
- 3.3 指標的一致化處理24
- 3.4 單項指標等級劃分24-25
- 3.5 本章小結25-26
- 4 煤礦電能質量分析26-43
- 4.1 測試方法和儀器26-27
- 4.1.1 測試原則26
- 4.1.2 測試儀器26
- 4.1.3 測試點選擇26-27
- 4.2 煤礦電網電能質量測試分析27-42
- 4.2.1 甲煤礦分析27-38
- 4.2.2 乙煤礦分析38-41
- 4.2.3 丙煤礦分析41-42
- 4.3 本章小結42-43
- 5 基于集對分析的電能質量綜合評估43-62
- 5.1 綜合評估流程43-44
- 5.2 評估指標權重的確定44-46
- 5.2.1 序關系法確定主觀權重44-45
- 5.2.2 變異系數(shù)法確定客觀權重45-46
- 5.2.3 主客觀結合確定組合權重46
- 5.3 集對分析46-50
- 5.3.1 基本原理47
- 5.3.2 聯(lián)系度47-48
- 5.3.3 差異度48-49
- 5.3.4 評估等級49-50
- 5.4 綜合評估的流程50-51
- 5.5 評估實例51-61
- 5.5.1 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51-53
- 5.5.2 差異度計算53-54
- 5.5.3 綜合聯(lián)系度的計算54-55
- 5.5.4 電能質量綜合評估等級55-61
- 5.6 本章小結61-62
- 6 結論及展望62-63
- 6.1 結論62
- 6.2 展望62-63
- 致謝63-64
- 參考文獻64-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金晟,李翠英;關于電能質量問題的探討[J];重慶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2 王丘;張冰;;對于電廠電能質量的改善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3期
3 劉思佚;;淺析化工工廠電能質量優(yōu)化方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年07期
4 王淑慧;姜齊榮;;電能質量與化工工業(yè)[J];中國化工裝備;2007年01期
5 李燕;肖龍斌;趙大川;;電能質量診斷系統(tǒng)[J];山東煤炭科技;2010年03期
6 邱麗琴;;淺談企業(yè)供配電系統(tǒng)電能質量的測試與評估[J];山東冶金;2008年06期
7 郝立兵;;煤礦生產中電能質量淺析[J];山東煤炭科技;2008年04期
8 郭磊;馮永剛;;基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電能質量測量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7期
9 陳明;;淺析鉆井施工現(xiàn)場的電能質量問題[J];科技促進發(fā)展;2011年S1期
10 呂康飛;國芳;石超越;孔政;;油田注水站電能質量研究[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亞洲電能質量聯(lián)盟中國合作組簡介[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 鄭志華;高佩忠;魏岳;;供電企業(yè)電能質量監(jiān)督管理要求與管理方法[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優(yōu)秀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3 歐陽森;宋政湘;陳德桂;王建華;;電能質量及其研究方法[A];第五屆全國智能化電器及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林桂平;;電能質量問題探討[A];第十六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雪紅;;電能質量的分析與評價[A];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論文集(2011)[C];2011年
6 廖芳宇;喻川;龔應來;;電能質量綜述[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7 雷珥梅;孫雪峰;劉雷;;電能質量測試和分析方法探討[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8 ;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9 卓放;;歡迎詞[A];第二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卓放;;歡迎詞[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超輝;關注電能質量[N];中國電力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劉超輝;電能質量離仲裁還有多遠[N];中國電力報;2003年
3 張哲;歐盟亞洲電能質量投資項目在華啟動[N];中國電力報;2008年
4 記者 刁萃;歐盟亞洲電能質量項目在華啟動[N];中國經濟導報;2008年
5 范思立;改善電能質量潛力巨大[N];中國經濟時報;2008年
6 曹建萍;中國合作組關注電能質量標準[N];國家電網報;2008年
7 王莉;改善電能質量有助提升亞洲制造業(yè)競爭力[N];經濟參考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王淑梅;電能質量產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N];機電商報;2010年
9 見習記者 秦虹 本報記者 李濤;電能質量體檢亟待步入正軌[N];中國電力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王淑梅;電能質量產業(yè)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N];機電商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龍云波;基于MMC的統(tǒng)一電能質量調節(jié)器控制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2 姜艷華;煤礦電網統(tǒng)一電能質量調節(jié)器(UPQC)關鍵技術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3 劉博;基于模糊邏輯的電能質量暫態(tài)擾動分類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姜飛;新型電能質量調節(jié)與故障限流復合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5 孫輝;配電網絡電能擾動辨識與電能質量調節(jié)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6 管春;電能質量綜合檢測與分析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金廣厚;電能質量市場體系及若干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8 楊杰;電能質量遠程監(jiān)測與有源電力濾波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3年
9 黃南天;基于S變換與模式識別的電能質量暫態(tài)信號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張旭;基于模型預測控制和卡爾曼濾波的統(tǒng)一電能質量調節(jié)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優(yōu)優(yōu);電能質量污染減排理論及其監(jiān)測網絡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初占平;電能質量判定方法的研究[D];西華大學;2013年
3 李奇;電能質量變化趨勢預測與預警方法研究及其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樊雅青;大型電弧煉鋼爐電能質量分析與治理[D];燕山大學;2015年
5 李棟;電能質量遠程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開發(fā)[D];鄭州大學;2015年
6 金鑫;電力系統(tǒng)電能質量綜合評估[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王書姝;礦用10kV配電網電能質量分析與治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8 冀強;電能質量檢測分析算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9 張瀚文;基于字典學習的電能質量數(shù)據壓縮重構與擾動識別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10 吳瞇,
本文編號:6206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62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