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的滅弧效果
本文關鍵詞: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的滅弧效果
【摘要】:絕緣子串兩端安裝噴氣式滅弧防雷間隙是一種新型滅弧防雷方法。為研究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滅弧能力,利用ANSYS14.0軟件對氣流作用于電弧的過程模擬仿真,同時建立Mayr電弧數(shù)學模型,對氣流與電弧競爭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疏導型"防雷思想,結(jié)合"氣吹滅弧"的方法,發(fā)明了一種基于強氣流作用下的滅弧防雷間隙裝置。該間隙能夠吸引雷電電磁脈沖觸發(fā)裝置中的彈丸,觸發(fā)后產(chǎn)生的高速氣流強烈作用于暫態(tài)電弧生成的初始階段,實現(xiàn)對電弧的主動、初期、高效抑制,達到保護絕緣子串、高壓輸電線路和降低雷擊跳閘率的效果。滅弧試驗表明:安裝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裝置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架空輸電線路防雷保護方法,能夠保證供電可靠性及電網(wǎng)的正常運行。
【作者單位】: 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關鍵詞】: 滅弧 防雷間隙 絕緣子串 氣流 輸電線路
【分類號】:TM863
【正文快照】: 線路和降低雷擊跳閘率的效果。滅弧試驗表明:安裝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裝置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架空輸電線路防雷保護方法,能夠保證供電可靠性及電網(wǎng)的正常運行。0引言根據(jù)目前架空輸電線路的運行情況分析,雷擊事故已成為電力系統(tǒng)事故中的主要部分,中國輸電線路防雷措施的主要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真海,陳勉,陳維江,李國富,宿志一;110kV、220kV架空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并聯(lián)間隙防雷保護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2年10期
2 陳維江;孫昭英;李國富;崔江流;馮金玲;唐世宇;李明貴;於建龍;廖福旺;包建強;黃連壯;王麗;劉振國;;110kV和220kV架空線路并聯(lián)間隙防雷保護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6年13期
3 陳維江;孫昭英;王獻麗;李慶余;顏湘蓮;王風雷;李紅;王松虞;王增志;張文軍;;35kV架空送電線路防雷用并聯(lián)間隙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7年02期
4 趙亞平;李紅;劉健;楊侖;王獻麗;高克利;鞠登峰;沈海濱;;35kV架空送電線路防雷并聯(lián)間隙的應用[J];電網(wǎng)技術;2007年S1期
5 陳勉,吳碧華,羅真海;探討高壓架空送電線路采用“疏導”型思想的防雷保護[J];廣東電力;2001年04期
6 吳光亞,林秀欽,蔡煒,張銳,肖國英,顧光和;架空線路用復合絕緣子工頻電弧特性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2年11期
7 葛棟;馮海全;袁利紅;劉健;張翠霞;李紅;;絕緣子串并聯(lián)間隙的工頻大電流燃弧試驗[J];高電壓技術;2008年07期
8 王巨豐;陸俊杰;陳宙平;陳智勇;羅磊;林盛強;;噴射氣體滅弧防雷間隙裝置的研制[J];高電壓技術;2009年08期
9 王利國;;110kV及35kV送電線路的防雷措施[J];廣西電業(yè);2007年04期
10 王巨豐;陸俊杰;陳宙平;陳智勇;羅磊;;一種新型防雷保護間隙的探討和研究[J];廣西電力;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光亞,蔡煒,肖國英,顧光和,張銳,徐濤;復合絕緣子的運行特性及可靠性分析[J];電瓷避雷器;2004年01期
2 張予;吳光亞;張銳;;1000kV交流輸電線路用絕緣子技術關鍵的探討[J];電瓷避雷器;2006年01期
3 孫登敏;葛廣瑞;吳松;劉源;雷豐瑞;;某35kV線路并聯(lián)可調(diào)式保護間隙應用研究[J];電瓷避雷器;2011年04期
4 李秋霞;林盛強;李明貴;許飛;;用于35kV架空線路復合絕緣子串的引弧并聯(lián)間隙的研究[J];電瓷避雷器;2011年05期
5 葛棟;毛艷;賀子鳴;張翠霞;王獻麗;陳錫陽;尹創(chuàng)榮;王偉然;楊挺;;110kV線路復合絕緣子并聯(lián)間隙的工頻電壓與電場分布計算[J];電瓷避雷器;2011年05期
6 李志強;孫登敏;葛廣瑞;李長庚;張峰;;220kV馬墨線雷害事故分析及對策探討[J];電瓷避雷器;2011年06期
7 林盛強;林宏;王巨豐;;高速氣流滅弧防雷間隙建弧模型的研究[J];電瓷避雷器;2012年02期
8 梁方建;管珊蓮;張回力;周鑫;師曉林;;單避雷線在輸電線路防雷中的應用探討[J];電瓷避雷器;2012年03期
9 顏湘蓮;陳維江;王承玉;;長間隙小電流空氣電弧動態(tài)特性(英文)[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11期
10 陳錫陽;尹創(chuàng)榮;楊挺;王偉然;葛棟;張翠霞;王獻麗;賀子鳴;;110kV輸電線路并聯(lián)間隙防雷裝置的設計與運行[J];電力建設;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茂成;呂永麗;鄒洪英;呂鳳文;王茂旭;楊光;李明;王選軍;;10kV絕緣導線雷擊斷線機理分析和防治措施[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8年
2 朱立波;王錕;陳智勇;黃永花;;配電線路氣流滅弧防雷保護間隙的研究[A];第二十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朱立波;黃永花;封建寶;劉峗;;噴射氣流條件下間隙電弧模型分析[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顏湘蓮;交流輸電線路單相接地潛供電弧自熄特性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9年
2 李亞莎;高精度快速邊界元法及其在絕緣子電場計算中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年
3 孫秋芹;特高壓輸電線路潛供電弧的動態(tài)物理特性與抑制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然;架空線路絕緣子并聯(lián)間隙防雷保護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付強;油田110kV輸電線路防雷保護間隙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3 杜國青;懸式絕緣子裝配方法改進設計[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4 譚威;輸電線路絕緣子并聯(lián)間隙防雷保護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植芝豹;柳州電網(wǎng)輸電線路防雷研究與實踐[D];廣西大學;2005年
6 王錕;降低配網(wǎng)防雷間隙建弧率及電弧重燃率的方法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7 田宇;安徽電網(wǎng)220kV輸電線路安裝線路避雷器的分析及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武坤;特高壓直流線路復合絕緣子均壓環(huán)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9 秦晶晶;35kV配電線路防雷措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10 李孛;10kV配電線路防雷措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杰;祝令瑜;汲勝昌;張喬根;;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雷電防護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電瓷避雷器;2010年03期
2 李秋霞;林盛強;李明貴;許飛;;用于35kV架空線路復合絕緣子串的引弧并聯(lián)間隙的研究[J];電瓷避雷器;2011年05期
3 林盛強;林宏;王巨豐;;高速氣流滅弧防雷間隙建弧模型的研究[J];電瓷避雷器;2012年02期
4 何金良,歐陽昌宜;線路ZnO避雷器的發(fā)展概況[J];電網(wǎng)技術;1993年04期
5 陳維江,李慶峰,來小康,李國富,蔡國雄,楊力,李向陽,劉有為,李同生,王頌虞,關誠,陳光華,董風宇,王以京;10kV架空絕緣導線防雷擊斷線用防弧金具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2年09期
6 羅真海,陳勉,陳維江,李國富,宿志一;110kV、220kV架空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并聯(lián)間隙防雷保護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2年10期
7 陳維江,蔡國雄,蔡雅萍,譚躍亭,張少軍,周永志,王健民;10kV配電網(wǎng)中性點經(jīng)消弧線圈并聯(lián)電阻接地方式[J];電網(wǎng)技術;2004年24期
8 陳維江,孫昭英,綦海昌,梁玉,楊春雷,咸日常,尹彬;防止10kV架空絕緣導線雷擊斷線用放電箝位柱式復合絕緣子的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16期
9 陳維江,孫昭英,王曉剛,陳光華,潘波,陳偉明,綦海昌,尹彬;10kV架空絕緣線路用防弧金具及放電箝位絕緣子的工頻電弧試驗條件[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17期
10 陳維江,孫昭英,周小波,潘波,陳偉明,吳才彪;防止10kV架空絕緣導線雷擊斷線用穿刺型防弧金具的研制[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2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新福;低壓電器電弧仿真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煒良,陳震,閏峰;多品種滅弧室柔性裝配系統(tǒng)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4年06期
2 王學軍,陳德桂,邱祖述,周勇;電弧在多縱縫滅弧室中運動和熄滅的試驗研究[J];低壓電器;1994年06期
3 樓家法;產(chǎn)氣式滅弧室試驗有感[J];廣東電力;1997年02期
4 馬愛清;張周勝;江秀臣;;基于縮減基有限元法的滅弧室快速優(yōu)化[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10期
5 張佩勛,陳正魁,陳瑾,婁有海;電弧進入多縱縫滅弧室的研究[J];低壓電器;1984年04期
6 壯遷,張節(jié)容;旋弧氣自吹滅弧室的壓力特性研究[J];高壓電器;1987年02期
7 許洪春,陳琬琦;滅弧室噴口的材料選用及裝配方法的探討[J];高壓電器;2003年02期
8 劉婉瑩;張國鋼;張鵬飛;耿英三;;低壓電器空氣滅弧室氣流場特性的仿真研究[J];低壓電器;2013年03期
9 F. Beer,張成邦;壓制柵片滅弧室內(nèi)開關電弧的動態(tài)特性和改善限流特性的測量結(jié)果[J];低壓電器;1988年02期
10 Z.Kolacinski;張林;;滅弧室絕緣通道中旋轉(zhuǎn)直流電弧的特性[J];機車電傳動;199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彩燕;;空氣主斷路器滅弧室瓷瓶斷裂原因及預防措施[A];鄭州鐵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論文集[C];2011年
2 戴瑞成;陳德桂;李興文;紐春萍;向洪崗;;MCCB滅弧室背后空間對開斷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向洪崗;陳德桂;;雙斷點框架斷路器滅弧室的電動斥力研究[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低壓電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程;林莘;;自能式SF_6斷路器滅弧室氣壓特性計算及分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5 王程;林莘;;自能式SF_6斷路器滅弧室氣壓特性及對開斷性能的研究[A];全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CTEE'2001)論文集[C];2001年
6 趙永福;蔡家碧;;SF_6斷路器滅弧方式應用探討[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7 曹云東;曾珊;劉曉明;;新型旋氣式SF_6斷路器的設想及其對三維氣流場特性的影響[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孫建民;;電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A];陜西省電加工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蔣睿峰;;直流速斷路器[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及同步發(fā)電機勵磁系統(tǒng)學科組第二屆年會2003學術論文集[C];2003年
10 孫建民;;電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A];96'線切割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版編輯 本報記者 劉斌 劉亞媚 楊西民 裴興斌 馮登科 龐文淵;勞動光榮 創(chuàng)造偉大[N];寶雞日報;2006年
2 陸遠洋 國彬;真空斷路器管理莫真空[N];中國電力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鐘建英;高壓自能式SF_6斷路器滅弧室內(nèi)耦合場的仿真與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震;多品種滅弧室柔性裝配系統(tǒng)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2 王云龍;高壓輸電線路爆炸滅弧防雷機理與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3 黃朝禮;輸電線路爆炸滅弧防雷間隙機理及應用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4 王立森;SF_6電弧輸運特性對滅弧室內(nèi)電場的影響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李世民;新型滅弧防雷間隙絕緣配合及防斷線能力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6 郭娜;高壓SF_6斷路器滅弧室絕緣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王舒;高壓SF_6斷路器滅弧室的噴口優(yōu)化設計[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呂祥鵬;高壓SF6斷路器滅弧室電場計算與氣壓特性的試驗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李俊民;自能式SF_6斷路器的理論計算[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3年
10 朱傳運;高壓SF_6斷路器場域數(shù)值模擬[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396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53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