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狼群—遺傳算法的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
發(fā)布時間:2022-07-11 10:04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能源短缺和環(huán)境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廣泛的關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技術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分布式發(fā)電技術作為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技術,對于解決環(huán)境問題,提升能源利用率,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微電網作為分布式發(fā)電接入電網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解決偏遠地區(qū)供電可靠性問題和提升電網新能源接入比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由于風能和太陽能具有隨機性,在微電網電源配置選擇的問題中,如何通過合理的配置各項電源設備達到節(jié)約微電網總投資、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和向負荷可靠供電的目標是微電網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國內外微電網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對微電網未來研究趨勢進行分析和討論,分別對光伏電池、風力發(fā)電機、柴油發(fā)電機和蓄電池的功率模型進行分析和建立。然后介紹了標準遺傳算法并對其算法改進,加入了自適應、并行和自然災害算子,提出了改進的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為了解決遺傳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較差的問題,引入狼群算法使用分層算法改進,將改進后的混合狼群-遺傳算法用標準測試函數(shù)和其他算法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混合狼群-遺傳算法性能較優(yōu)。然后對于微電網仿真建立了微電網氣候模型,并分別對獨立型...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創(chuàng)新點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1 背景及意義
1.2 微電網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微電網技術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微電網技術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研究現(xiàn)狀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微電網中各類電源模型分析
2.1 引言
2.2 光伏電池模型
2.3 風力發(fā)電機模型
2.4 柴油發(fā)電機模型
2.5 蓄電池模型
2.6 小結
第三章 混合狼群-遺傳算法
3.1 改進的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
3.1.1 標準遺傳算法
3.1.2 自適應和并行遺傳算法
3.1.3 改進的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
3.1.4 改進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的求解流程
3.2 狼群算法
3.3 混合狼群-遺傳算法
3.4 算例與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混合狼群-遺傳算法的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
4.1 氣象條件分析
4.2 控制策略分析
4.2.1 獨立型微電網策略分析
4.2.2 并網型微電網策略分析
4.3 目標函數(shù)與約束條件
4.3.1 獨立型微電網目標函數(shù)
4.3.2 并網型微電網目標函數(shù)
4.3.3 約束條件
4.4 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結果與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考慮能量互補的微電網群優(yōu)化配置
5.1 微電網群建模分析
5.2 微電網群運行策略分析
5.3 優(yōu)化算例結果與分析
5.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直流微電網群分層控制策略[J]. 米陽,吳彥偉,符楊,王成山,POH Chiang Loh.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7(12)
[2]微電網技術在中國的研究應用現(xiàn)狀和前景展望[J]. 李越嘉,楊瑩,常國祥. 中國電力. 2016(S1)
[3]光伏電池的建模綜述[J]. 張純杰,趙志剛,;⑻. 電源技術. 2016(04)
[4]國內微電網項目建設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 張丹,王杰. 電網技術. 2016(02)
[5]微電網技術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分析[J]. 李獻偉,李保恩,王鵬. 通信電源技術. 2015(05)
[6]能源互聯(lián)網動態(tài)協(xié)調優(yōu)化控制體系構建[J]. 孫秋野,滕菲,張化光,馬大中.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5(14)
[7]微電網群特征分析及示范工程設計[J]. 趙敏,陳穎,沈沉,黃秀瓊. 電網技術. 2015(06)
[8]基于互聯(lián)的微電網集群化運作整體設計與實現(xiàn)[J]. 蔡德華,賀興,王利國,李豪天,汪鵬敏,艾芊. 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 2015(09)
[9]微電網關鍵控制技術綜述[J]. 高超,楊其國,李永星.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15(03)
[10]直流微電網運行控制策略[J]. 劉家贏,韓肖清,王磊,張鵬,王靖. 電網技術. 2014(09)
碩士論文
[1]微電網孤島運行的主從控制策略研究[D]. 劉文.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2
[2]新能源微電網短期負荷預測[D]. 尹昊.湖南大學 2012
[3]我國電力需求側響應的模型方法及實施模式研究[D]. 盧鍵明.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0
[4]微電網的孤島檢測與孤島劃分[D]. 牛沖宣.天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57968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創(chuàng)新點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1 背景及意義
1.2 微電網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微電網技術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微電網技術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研究現(xiàn)狀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微電網中各類電源模型分析
2.1 引言
2.2 光伏電池模型
2.3 風力發(fā)電機模型
2.4 柴油發(fā)電機模型
2.5 蓄電池模型
2.6 小結
第三章 混合狼群-遺傳算法
3.1 改進的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
3.1.1 標準遺傳算法
3.1.2 自適應和并行遺傳算法
3.1.3 改進的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
3.1.4 改進自適應并行遺傳算法的求解流程
3.2 狼群算法
3.3 混合狼群-遺傳算法
3.4 算例與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混合狼群-遺傳算法的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
4.1 氣象條件分析
4.2 控制策略分析
4.2.1 獨立型微電網策略分析
4.2.2 并網型微電網策略分析
4.3 目標函數(shù)與約束條件
4.3.1 獨立型微電網目標函數(shù)
4.3.2 并網型微電網目標函數(shù)
4.3.3 約束條件
4.4 微電網優(yōu)化配置結果與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考慮能量互補的微電網群優(yōu)化配置
5.1 微電網群建模分析
5.2 微電網群運行策略分析
5.3 優(yōu)化算例結果與分析
5.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直流微電網群分層控制策略[J]. 米陽,吳彥偉,符楊,王成山,POH Chiang Loh.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7(12)
[2]微電網技術在中國的研究應用現(xiàn)狀和前景展望[J]. 李越嘉,楊瑩,常國祥. 中國電力. 2016(S1)
[3]光伏電池的建模綜述[J]. 張純杰,趙志剛,;⑻. 電源技術. 2016(04)
[4]國內微電網項目建設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 張丹,王杰. 電網技術. 2016(02)
[5]微電網技術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分析[J]. 李獻偉,李保恩,王鵬. 通信電源技術. 2015(05)
[6]能源互聯(lián)網動態(tài)協(xié)調優(yōu)化控制體系構建[J]. 孫秋野,滕菲,張化光,馬大中.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5(14)
[7]微電網群特征分析及示范工程設計[J]. 趙敏,陳穎,沈沉,黃秀瓊. 電網技術. 2015(06)
[8]基于互聯(lián)的微電網集群化運作整體設計與實現(xiàn)[J]. 蔡德華,賀興,王利國,李豪天,汪鵬敏,艾芊. 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 2015(09)
[9]微電網關鍵控制技術綜述[J]. 高超,楊其國,李永星.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15(03)
[10]直流微電網運行控制策略[J]. 劉家贏,韓肖清,王磊,張鵬,王靖. 電網技術. 2014(09)
碩士論文
[1]微電網孤島運行的主從控制策略研究[D]. 劉文.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2
[2]新能源微電網短期負荷預測[D]. 尹昊.湖南大學 2012
[3]我國電力需求側響應的模型方法及實施模式研究[D]. 盧鍵明.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0
[4]微電網的孤島檢測與孤島劃分[D]. 牛沖宣.天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579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65796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