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輪發(fā)電機組空載狀態(tài)下非線性運動特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11:15
鑒于不同類型的電磁力會對轉子的穩(wěn)定運行產生影響,從實際水輪發(fā)電機組運行特性出發(fā),利用變階數微分方程對發(fā)電機轉子系統(tǒng)進行參數化建模,選定變步長求解器進行計算,結合軸心軌跡圖及頻譜圖分析了不同電磁力對軸系擺度的影響,分別探討了兩種氣隙對機組軸系擺度的影響程度。對比兩工況的計算結果,發(fā)現均勻圓周電磁力有助于提高轉子運行的穩(wěn)定性;而在發(fā)電機幾何不對中而引起的非均勻電磁力作用時,轉子的運行狀況有較為復雜的變化,不利于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計算結果與現場檢測數據互相印證。
【文章來源】:水電能源科學. 2020,38(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4 頁
【部分圖文】:
發(fā)電機轉子氣隙偏心示意圖
將二維平面中的兩個方向的位移量擬合可得轉子軸心軌跡,通過軸心軌跡分析可反映典型旋轉機械的運動特性;信號頻譜圖是將時域信號進行FFT變換,得到振動及擺度曲線在頻域中的響應,也是判斷機組運行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圖2為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軸心軌跡,圖3為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由圖2、3可看出,在未添加電磁力的工況下,軸心軌跡呈現擬周期運動形式的多圈圓環(huán),一倍頻分量為2.18×10-5 m;添加均勻電磁力后,轉盤軸心軌跡運動幅值大幅下降,添加電磁力的一倍頻分量為7.6×10-6 m。模擬證明在合理的添加均勻磁場狀況下,電磁力對系統(tǒng)提供非保守力的支撐,屬于循環(huán)力范疇,給予系統(tǒng)一定的阻尼,為轉子系統(tǒng)趨于穩(wěn)定運行助力。圖3 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
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步發(fā)電機偏心與繞組短路故障對磁場及電磁振動的影響[J]. 謝穎,劉海東,李飛,劉海松.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8)
[2]大型水輪發(fā)電機轉子動偏心電磁振動仿真[J]. 寇攀高,李超順,李如海,彭宣霖. 水電能源科學. 2017(02)
[3]水輪發(fā)電機轉子非線性電磁振動的幅頻特性[J]. 徐進友,劉建平,宋軼民,王世宇. 中國機械工程. 2010(03)
[4]旋轉電磁力激勵結構振動的隔離和抑制[J]. 俞茂宏,尚曉陽,成卜乾.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1988(05)
博士論文
[1]基于非線性轉子動力學的水輪發(fā)電機組振動機理研究[D]. 黃志偉.華中科技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水輪發(fā)電機多場耦合電磁振動分析研究[D]. 李如海.華中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44445
【文章來源】:水電能源科學. 2020,38(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4 頁
【部分圖文】:
發(fā)電機轉子氣隙偏心示意圖
將二維平面中的兩個方向的位移量擬合可得轉子軸心軌跡,通過軸心軌跡分析可反映典型旋轉機械的運動特性;信號頻譜圖是將時域信號進行FFT變換,得到振動及擺度曲線在頻域中的響應,也是判斷機組運行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圖2為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軸心軌跡,圖3為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由圖2、3可看出,在未添加電磁力的工況下,軸心軌跡呈現擬周期運動形式的多圈圓環(huán),一倍頻分量為2.18×10-5 m;添加均勻電磁力后,轉盤軸心軌跡運動幅值大幅下降,添加電磁力的一倍頻分量為7.6×10-6 m。模擬證明在合理的添加均勻磁場狀況下,電磁力對系統(tǒng)提供非保守力的支撐,屬于循環(huán)力范疇,給予系統(tǒng)一定的阻尼,為轉子系統(tǒng)趨于穩(wěn)定運行助力。圖3 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
空轉、升壓工況下轉子頻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步發(fā)電機偏心與繞組短路故障對磁場及電磁振動的影響[J]. 謝穎,劉海東,李飛,劉海松.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8)
[2]大型水輪發(fā)電機轉子動偏心電磁振動仿真[J]. 寇攀高,李超順,李如海,彭宣霖. 水電能源科學. 2017(02)
[3]水輪發(fā)電機轉子非線性電磁振動的幅頻特性[J]. 徐進友,劉建平,宋軼民,王世宇. 中國機械工程. 2010(03)
[4]旋轉電磁力激勵結構振動的隔離和抑制[J]. 俞茂宏,尚曉陽,成卜乾.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1988(05)
博士論文
[1]基于非線性轉子動力學的水輪發(fā)電機組振動機理研究[D]. 黃志偉.華中科技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水輪發(fā)電機多場耦合電磁振動分析研究[D]. 李如海.華中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444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3444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