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多筒型基礎的運動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1:53
以某多筒型基礎(MBF)為研究對象,考慮筒內氣體的可壓縮性,建立多筒型基礎的搖蕩運動方程并結合模型試驗對結構在靜水、規(guī)則波浪作用下的搖蕩動力響應特性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氣浮筒型基礎垂蕩、橫搖和縱搖運動的附加質量系數(shù)都大于船舶動力學中的建議值(1.2);不同吃水下,搖蕩運動的附加質量隨吃水的增加呈降低趨勢;相同吃水下,垂蕩運動的附加質量系數(shù)都小于搖蕩運動的附加質量系數(shù);結構搖蕩運動幅值最大值隨吃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而隨著水深的增加呈相反的變化趨勢,該結構在5.0 m吃水和11.25 m水深下的運動響應特性最佳。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20,4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多筒型基礎浮態(tài)示意圖
試驗以某三筒型基礎結構(如圖2所示,直徑10.0 m、高度6.25 m,筒與筒中心間的距離為20.0 m)為原型,采用1∶25比例制作鋼結構模型,模型和原型的主要參數(shù)對應關系見表1。試驗在重慶交通大學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中心的港池中進行,港池的長、寬、高依次為30、20、1.2 m。采用CS-VG-02A型垂直陀螺儀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測量,如圖3所示,在每個筒頂部設置直徑為0.04 m,高度為0.05 m的鋼管并采用剛性連接架對單筒型基礎進行連接,傳感器放置在連接架的中心位置。
試驗在重慶交通大學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中心的港池中進行,港池的長、寬、高依次為30、20、1.2 m。采用CS-VG-02A型垂直陀螺儀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測量,如圖3所示,在每個筒頂部設置直徑為0.04 m,高度為0.05 m的鋼管并采用剛性連接架對單筒型基礎進行連接,傳感器放置在連接架的中心位置。2.2 試驗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直徑多筒型基礎的運動特性分析[J]. 劉憲慶,趙明階,樂叢歡,孫濤. 船海工程. 2020(01)
[2]氣浮結構的浮態(tài)和運動特性分析與試驗[J]. 別社安,徐艷杰,王光綸.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1)
[3]氣浮結構的運動特性研究[J]. 別社安,時忠民,王翎羽. 中國港灣建設. 2001(02)
博士論文
[1]氣浮筒型基礎拖航穩(wěn)性和動力響應研究[D]. 劉憲慶.天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31206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20,4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多筒型基礎浮態(tài)示意圖
試驗以某三筒型基礎結構(如圖2所示,直徑10.0 m、高度6.25 m,筒與筒中心間的距離為20.0 m)為原型,采用1∶25比例制作鋼結構模型,模型和原型的主要參數(shù)對應關系見表1。試驗在重慶交通大學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中心的港池中進行,港池的長、寬、高依次為30、20、1.2 m。采用CS-VG-02A型垂直陀螺儀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測量,如圖3所示,在每個筒頂部設置直徑為0.04 m,高度為0.05 m的鋼管并采用剛性連接架對單筒型基礎進行連接,傳感器放置在連接架的中心位置。
試驗在重慶交通大學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中心的港池中進行,港池的長、寬、高依次為30、20、1.2 m。采用CS-VG-02A型垂直陀螺儀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測量,如圖3所示,在每個筒頂部設置直徑為0.04 m,高度為0.05 m的鋼管并采用剛性連接架對單筒型基礎進行連接,傳感器放置在連接架的中心位置。2.2 試驗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直徑多筒型基礎的運動特性分析[J]. 劉憲慶,趙明階,樂叢歡,孫濤. 船海工程. 2020(01)
[2]氣浮結構的浮態(tài)和運動特性分析與試驗[J]. 別社安,徐艷杰,王光綸.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1)
[3]氣浮結構的運動特性研究[J]. 別社安,時忠民,王翎羽. 中國港灣建設. 2001(02)
博士論文
[1]氣浮筒型基礎拖航穩(wěn)性和動力響應研究[D]. 劉憲慶.天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312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13120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