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清華大學》 2015年
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
唐婷
【摘要】:整體煤氣化聯(lián)合循環(huán)(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熱力系統(tǒng)復雜,運行狀況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燃氣輪機為IGCC循環(huán)中核心部件。為預測燃氣輪機的性能,本文結合燃氣輪機基礎理論和實際結構,分析現場運行數據,得到燃機部件特性,建立燃氣輪機壓氣機、燃燒室和透平等部件數學模型,并通過設計工況參數校核模型。同時在設計工況的基礎上分別改變機組負荷、環(huán)境溫度、燃料熱值、透平出口溫度,觀察各參數對燃氣輪機系統(tǒng)各部件特別是燃燒室性能的影響。分析結果將對燃機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供指導。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機組負荷增加時,燃燒室內火焰溫度增加,導致NOx生成化學反應速率增加,NOx排放量增加。火焰筒壁面溫度先略有降低再迅速上升。當機組負荷超過額定負荷時,壓氣機出口壓力有超過最高限值的危險,透平第一級靜葉表面溫度超過設計值,有可能影響葉片使用壽命,隔熱陶瓷瓦片和火焰筒壁面有燒蝕的危險。環(huán)境溫度降低時,壓氣機IGV開度對環(huán)境溫度變化敏感,壓比迅速減小。當環(huán)境溫度小于設計點溫度時,隔熱陶瓷瓦片內側和火焰筒壁面有燒蝕的危險。環(huán)境溫度上升,燃燒室內火焰溫度逐漸減小,NOx排放量降低。當環(huán)境溫度超過35℃時,IGV開度將不能在滿負荷時有效地控制壓比與進口空氣流量。合成氣熱值增加時,透平第一級靜葉表面溫度基本不變。壓氣機可以通過較小的IGV開度變化保證壓比的穩(wěn)定。合成氣熱值和組分變化導致火焰溫度增加,NOx排放量增加。當合成氣熱值超過8MJ/kg后,隔熱陶瓷瓦片內側有燒蝕的危險。火焰筒壁面溫度冷卻效果良好。透平出口溫度增大時,透平第一級靜葉透平冷卻效果惡化。燃燒室內一次燃燒空氣質量流量在515℃~530℃間逐步下降,當溫度到達530℃后,二次風閥開度減小,一次燃燒空氣流量躍變增加,接著一次燃燒空氣質量流量隨溫度增加逐步下降;鹧鏈囟、NOx排放量與當量比呈現逐步上升、躍變降低、再逐步增加的變化過程。在透平出口溫度位于525℃~530℃時,NOx排放量超過設計值且不斷增加,火焰筒壁面及熱瓦可能出現燒蝕現象。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清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K471;TM611.3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波;張士杰;肖云漢;;大型燃氣輪機透平冷卻空氣量估算[J];燃氣輪機技術;2009年03期
2 楊小龍;崔玉峰;徐綱;黃偉光;;燃氣輪機燃燒室化學反應器網絡模型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9年09期
3 彭云暉;林宇震;許全宏;劉高恩;;雙旋流空氣霧化噴嘴噴霧、流動和燃燒性能[J];航空學報;2008年01期
4 張學鐳;王松嶺;陳海平;周蘭欣;;燃燒中低熱值燃料時燃氣輪機系統(tǒng)的應對方案及其性能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19期
5 徐強;張楹;崔耀欣;;西門子V94.3A燃氣輪機的技術特點[J];上海電力;2006年01期
6 段立強,林汝謀,楊勇平;燃氣輪機采用不同冷卻技術對IGCC系統(tǒng)性能影響[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5年S1期
7 劉文宇,江寧,倪維斗,李政;焦爐煤氣資源及利用系統(tǒng)[J];煤化工;2005年03期
8 林汝謀,徐玉杰,徐鋼,金紅光,鄧潤亞;新型IGCC系統(tǒng)的開拓與集成技術[J];燃氣輪機技術;2005年01期
9 王德慧,李政,麻林巍,倪維斗;大型燃氣輪機冷卻空氣量分配及透平膨脹功計算方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10 董衛(wèi)國;;GE公司F級燃氣輪機[J];電力設備;200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振;IGCC熱力性能的發(fā)展?jié)摿Ψ治鯷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朋玉;低排放燃燒室燃燒性能和污染排放預測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2 姜姍;基于IGCC的低熱值燃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郭磊;燃氣輪機系統(tǒng)建模與性能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騰;邢棟;;燃機液壓間隙優(yōu)化系統(tǒng)的原理及應用[J];節(jié)能技術;2016年05期
2 鄭劍文;宋雙文;彭劍勇;劉濤;;吹積炭孔面積對雙級旋流器出口流場影響試驗[J];航空動力學報;2016年08期
3 楊志民;趙明龍;林宇震;葛新;劉金林;;扇形段與全環(huán)燃燒室熄火性能換算研究[J];航空發(fā)動機;2016年03期
4 彭劍勇;李建中;鄭劍文;翟維闊;劉濤;;文氏管長度對雙級渦流器出口流場影響的試驗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5 于博文;張弛;楊謙;許全宏;林宇震;;不同進口雷諾數下雙旋流杯下游回流區(qū)特征[J];航空動力學報;2016年04期
6 代威;林宇震;許全宏;張弛;龔靜;;徑向旋流器氣量分配對點火熄火特性的影響[J];航空動力學報;2016年03期
7 唐婷;朱民;張旭;王二信;;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J];熱能動力工程;2016年02期
8 Kun Liu;Yonggang Yu;Na Zhao;;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Air-Assist Nozzle[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6年01期
9 張弛;田興鵬;林宇震;王曉峰;;旋流杯文氏管長度對積碳的影響研究[J];推進技術;2015年12期
10 張弛;于博文;楊謙;劉成川;林宇震;;弱旋流噴嘴的污染排放和燃燒穩(wěn)定性分析[J];航空動力學報;2015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榮陽;基于面向對象技術的聯(lián)合循環(huán)計算平臺開發(fā)[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許鵬;增強型壓氣機燃氣輪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D];燕山大學;2015年
3 唐婷;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弛;張榮偉;徐國強;林宇震;;直射式雙旋流空氣霧化噴嘴的霧化效果[J];航空動力學報;2006年05期
2 郎洪儉;郭志輝;黃勇;;主燃孔對旋流杯下游流場的影響[J];推進技術;2006年02期
3 劉文宇,江寧,倪維斗,李政;焦爐煤氣資源及利用系統(tǒng)[J];煤化工;2005年03期
4 鄭莆燕,姚秀平,齊進,張莉;確定運行中的燃氣輪機初溫的方法探討[J];燃氣輪機技術;2005年01期
5 王遜,肖云漢;串并聯(lián)與并聯(lián)形式的聯(lián)產系統(tǒng)效率比較[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2期
6 段立強,徐鋼,林汝謀,金紅光,楊勇平;IGCC系統(tǒng)熱力與環(huán)境性能結合的評價準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12期
7 張士杰,李宇紅,葉大均;燃機熱電冷聯(lián)供自備電站優(yōu)化配置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10期
8 徐華勝,黃義勇,王秀蘭;噴嘴供油特性對雙渦流器頭部氣動霧化效果的影響研究[J];燃氣渦輪試驗與研究;2004年02期
9 王德慧,李政,麻林巍,倪維斗;大型燃氣輪機冷卻空氣量分配及透平膨脹功計算方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10 張志堅,習桂明;內燃機利用焦爐煤氣發(fā)電技術[J];山東冶金;2003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波;基于輸運床氣化爐的IGCC系統(tǒng)集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9年
2 左艷波;致密陶瓷透氧膜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極材料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李現勇;煤基多聯(lián)產系統(tǒng)中動力生產過程的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可;燃用合成煤氣的燃氣輪機變工況特性研究[D];上海發(fā)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2009年
2 彭運洪;V94.3A聯(lián)合循環(huán)汽輪機組控制保護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沈宗輝;基于虛擬儀器技術和Modbus現場總線的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D];江蘇大學;2008年
4 杜學普;基于PROFIBUS和WinCC的散熱片生產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5 孔令君;基于PROFIBUS的生產物流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鐘艷春;3000KW工業(yè)汽輪機數字式電液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7 時振偉;基于Profibus-DP現場總線的多電機模糊控制系統(tǒng)[D];江蘇大學;2006年
8 邵艷軍;IGCC熱力系統(tǒng)建模與設計中若干關鍵問題[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9 陳建;西門子工業(yè)控制網絡技術研究與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10 遲全虎;IGCC聯(lián)合循環(huán)系統(tǒng)建模與設計優(yōu)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寶霞;李運祥;;飛機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出口溫度計算方法[J];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A.Dellquet;劉光輝;;預測熱交換器出口溫度的簡單方法[J];低溫與特氣;1984年02期
3 官宇寰;;換熱器出口溫度控制的一點改進[J];自動化儀表;1992年12期
4 陳雯婷;韋小玲;黃智堅;;煙絲增溫工序出口溫度影響因素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年05期
5 王雙成,石玉冰,成弘璐;冷卻器冷卻水出口溫度的優(yōu)化[J];河南化工;2001年12期
6 王廷輔;;燃氣爐的數學模型和自控方案[J];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79年00期
7 王興國;加強冷卻塔管理 降低循環(huán)水出口溫度[J];能源研究與利用;1999年06期
8 朱英;黃勇;;紅外抑制器模型出口溫度的實驗[J];航空動力學報;2007年07期
9 顏艷;郝杰;林龍祥;;QAR數據分析在機隊管理中的應用[J];航空維修與工程;2007年01期
10 彭拾義;小發(fā)動機燃燒室出口溫度的若干問題[J];燃氣輪機技術;199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梁中明;陳剛;徐陽;;發(fā)動機渦輪出口溫度測量方法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3)[C];2008年
2 潘棋智;鄧凡;;裂解爐出口溫度偏差問題的分析及對策[A];中國化工學會2003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吉林;[N];山西科技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唐婷;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2 楊杰;350MW鍋爐機組全過程仿真模型的建立與動態(tài)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相關機構
>清華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相關作者
>楊杰 >唐婷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基于運行數據的IGCC電站燃氣輪機性能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59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3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