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相逆變器共模電磁干擾特性研究
[Abstract]:In the inverter system, the high speed switch of the switch device produces the huge dv/dt and di/dt, which causes the seriou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mod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M-EMI) produced by inverter in practice and its mechanism, obtains the common-mode interference source and propagation path, and establishes the common-mode interference equivalent circuit of single-phase inverter.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oop parameters and driving pulse delay on common-mode interferenc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s reveal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is proposed, that is,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i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preliminary elimination of common-mode interference of inverter are carried out.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CM-EMI, generated by the inverter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inverter.
【作者單位】: 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分類號】:TM4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華高;陳瑋;陳恒林;錢照明;;構造穩(wěn)定節(jié)點的功率變流器共模干擾抑制技術[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1年02期
2 章勇高;蔣有緣;方華松;張凱;;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共模電磁干擾抑制技術[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6期
3 章勇高;高彥麗;龍立中;;基于共模電流頻譜能量的共模干擾抑制研究[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鄭雅楠;周明;李庚銀;;大用戶購電組合決策模型及對比分析[J];電網技術;2011年03期
2 魏克新;梁斌;岳有軍;;基于非對稱規(guī)則采樣策略的變換器傳導干擾預測[J];電網技術;2011年06期
3 孫麗玲;許伯強;李志遠;;基于MUSIC與SAA的籠型異步電動機轉子斷條故障檢測[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12期
4 常海龍;張丕狀;;強電磁干擾環(huán)境下高精度溫度測量[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4年11期
5 梁斌;魏克新;岳有軍;;考慮寄生參數的PWM變換器傳導干擾預測[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2年10期
6 隋文濤;路長厚;Wilson Wang;張丹;;基于模擬退火與LSSVM的軸承故障診斷[J];振動.測試與診斷;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雅楠;電力經濟系統決策中不確定性問題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隋文濤;滾動軸承表面損傷故障的特征提取與診斷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梁斌;功率變換器傳導電磁干擾建模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許珂;電力電子裝置共模電磁干擾分析及抑制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2 石磊磊;平面集成LC單元在電磁兼容中的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3 房媛媛;LED驅動拓撲中傳導干擾建模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江江,薛亮,和軍平,孫旭東,姜建國;開關電源傳導電磁干擾傳播通道特性的參數靈敏度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4年02期
2 薛文彥,袁啟龍,馬西奎;大功率AC/DC變流器傳導電磁干擾分析與抑制(英文)[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5年04期
3 章勇高;高彥麗;張凱;;抑制共模電磁干擾的并聯有源補償電路設計[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8年04期
4 崔永生;王世山;周小林;謝少軍;;利用平面線圈消除電容器寄生電感的影響[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0年01期
5 陳希有,徐殿國,馬洪飛,顏斌;兼有共模電壓抑制作用的逆變器輸出無源濾波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2年06期
6 和軍平;陳為;姜建國;;電源線EMI濾波器內部雜散電磁耦合及其作用[J];電工技術學報;2006年10期
7 袁義生,錢照明;功率變換器動態(tài)節(jié)點電位平衡共模EMI抑制技術[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年01期
8 單潮龍,馬偉明,王鐵軍,張俊洪;掛接三相逆變器的直流電網共模傳導干擾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9 裴雪軍,康勇,熊健,陳堅;PWM逆變器共模傳導電磁干擾的預測[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8期
10 咸哲龍,鐘玉林,孫旭東,姜建國,馬偉明;用于傳導電磁干擾分析的接地回路模型與參數[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清;地鐵動車組三相輔助逆變器電源[J];電力電子技術;2000年01期
2 李永東,倚鵬;大功率高性能逆變器技術發(fā)展綜述[J];電氣傳動;2000年06期
3 陳榮,王曉琳,鄧智泉;零漂對逆變器的影響及其抑制[J];電力電子技術;2003年04期
4 徐強,張維剛;電動車用輔助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J];電氣傳動;2003年02期
5 閆耀民,范瑜,汪至中;一種改進的電壓電流混合控制的并聯逆變器[J];鐵道學報;2003年03期
6 王崇武,任章,王淑蓉;SPWM逆變器計算機輔助分析[J];西安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鐘思正,王問斯;獨立逆變器快速保護作用分析[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王江,王民,K.M.Tsang;采用主從型逆變器結構的靜態(tài)同步補償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11期
9 張洪耀;梁詩瑩;;簡易逆變器的制作[J];家電檢修技術;2003年08期
10 徐國富;潘孟春;單慶曉;;全數字升壓逆變器設計[J];電工技術;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明正峰;鐘彥儒;;用于電機驅動的諧振極ZVT-PWM逆變器功耗及效率分析[A];第11屆全國電氣自動化電控系統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郭滎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于海龍;劉鋒;;一種新型便攜式逆變器的分析與設計[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榮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朱安遠;;關于在逆變器輸入側是否加裝外置快熔的探討[A];中國計量協會冶金分會2012年會暨能源計量與節(jié)能降耗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立強;丘東元;;一種改進型三相Z-源逆變器[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余仕求;;SVPWM逆變器低次電壓諧波分析[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單慶曉;潘孟春;翁飛兵;羅超;;聯型逆變器的可靠性分析[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許哲雄;徐國卿;;一種諧振型軟性逆變器的分析與仿真[A];2000年上海市系統仿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0年
10 湯雨;張超華;謝少軍;;新型Z源逆變器[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涂露芳;北京大型光伏逆變器基地奠基[N];北京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張子瑞;逆變器行業(yè)逆市擴張[N];中國能源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徐建華;光伏逆變器:“寒冬”中逆勢而上[N];中國質量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徐恒;國產逆變器:市場好競爭力弱[N];中國電子報;2012年
5 張志輝;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光伏逆變器[N];中國能源報;2012年
6 CUBN 記者 周洪博;光伏逆變器或提振光伏產業(yè)[N];中國聯合商報;2012年
7 廣東 付兵彭;簡易方波12V轉220V交流逆變器電路圖[N];電子報;2012年
8 王輝;2012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將破70億美元[N];中國能源報;2012年
9 浙江 吳建龍;簡易逆變器的制作[N];電子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朱怡;逆變器制造商轉向電站開發(fā)[N];中國電力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春偉;串聯型高增益Z源逆變器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丁凱;混合多電平逆變器拓撲及其市制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莊凱;輸入串聯輸出并聯逆變器系統控制策略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 陳金平;多電平直流環(huán)節(jié)逆變器新型拓撲與調制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5 范功誠;混合動力電動車中高性能Z源逆變器控制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單慶曉;級聯型逆變器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7 裴雪軍;PWM逆變器傳導電磁干擾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佟為明;PWM逆變器特定消諧式諧波抑制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999年
9 王姿雅;多電平二級管鉗位型逆變器電容電壓平衡SVM算法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10 孫東森;儲能型Quasi-Z源級聯多電平光伏逆變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潤彪;三相并網/獨立雙模式逆變器并/脫網控制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2 李洋;離網型風力發(fā)電單相逆變器的研究與實現[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宋靜文;大功率光伏逆變器損耗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常琳;基于Z源逆變器的光伏并網系統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5 薛東;基于市電補償的光伏逆變器研究與設計[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楊婷;基于鍵合圖理論的逆變器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程紅江;開關電感型Z源/準Z源逆變器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8 于海明;碳化硅場效應管光伏逆變器的研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元志;基于神經網絡的逆變器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大偉;3KW中功率光伏逆變器的研制[D];天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373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23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