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Buck逆變器的雙環(huán)滑?刂撇呗
本文選題:逆變器 + 雙Buck逆變器。 參考:《電力自動化設備》2014年11期
【摘要】:針對傳統(tǒng)電壓電流雙環(huán)控制下雙Buck逆變器電壓調(diào)整率和動態(tài)性能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滑?刂频碾p環(huán)控制策略,其中電感電流參考量是輸出電壓誤差經(jīng)PI調(diào)節(jié)后得到的。選取電感電流誤差、輸出電壓誤差及其動態(tài)誤差作為3個狀態(tài)變量,以此建立滑模面函數(shù),并對滑?刂破鬟M行了設計。仿真和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雙環(huán)滑?刂频碾pBuck逆變器穩(wěn)態(tài)精度高、諧波畸變率小、帶負載能力強,相較于傳統(tǒng)的雙環(huán)控制,雙環(huán)滑?刂凭哂懈玫聂敯粜院蛣討B(tài)性能。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voltage adjustment rat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double Buck inverter under traditional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loop control, a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double loop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inductance current reference is obtained after the output voltage error is adjusted by Pi. The inductance current error, output voltage error and dynamic error are selected as three state variables to establish the sliding mode surface function, an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al-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 has high steady-state accuracy, low harmonic distortion rate and strong load capac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ouble-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 double-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 has better robustness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tǒng)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輸配電裝備及系統(tǒng)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項目(2007DA10512711204)~~
【分類號】:TM4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峰,劉軍;滯環(huán)電流控制型雙BUCK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8期
2 馬皓,張濤,韓思亮;新型逆變器滑?刂品桨秆芯縖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07期
3 王建華;張方華;龔春英;劉磊;;滯環(huán)電流控制逆變器建模及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0年06期
4 嵇保健;趙劍鋒;洪峰;;一種新穎的三電平雙Buck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S1期
5 陳江輝;謝運祥;謝濤;公偉勇;;雙Buck型逆變器高階系統(tǒng)二階滑?刂芠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0年11期
6 彭傳彪;王少坤;王曉鋒;侯振義;;自適應滯環(huán)電流控制逆變器復合控制策略[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1年07期
7 馬海嘯;嚴仰光;;半橋雙降壓式逆變器的電壓諧振控制策略[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年07期
8 馬海嘯;陳凱;龔春英;;雙Buck逆變器的建模與優(yōu)化設計[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8期
9 陳江輝;謝運祥;黃敏俊;明宗峰;陳敬峰;;基于雙環(huán)控制的Buck DC-AC逆變器[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許飛;馬皓;何湘寧;;新型Buck逆變器3階滑?刂撇呗訹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先進;劉大剛;;雙降壓半橋逆變器一種控制方法研究[J];電測與儀表;2009年07期
2 王強;張建文;林剛勇;戴振剛;;電能表檢驗臺用標準電源新型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4期
3 王贊;肖嵐;姚志壘;嚴仰光;;雙Buck電壓源逆變器的半周期電流調(diào)制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5期
4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一種新型的磁集成雙Buck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6期
5 鄭雪生;李春文;湯洪海;戎袁杰;;三相PWM電壓型逆變器的積分滑?刂芠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12期
6 許飛;馬皓;何湘寧;;電流型交流功率放大器離散衰減變速趨近律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5期
7 張純江;張婧;鄔偉揚;徐殿國;;基于Delta算子的諧振控制器實現(xiàn)高頻鏈逆變器波形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7期
8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五電平雙降壓式全橋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8期
9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耦合電感三電平雙降壓式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1期
10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一種變環(huán)寬準恒頻電流滯環(huán)控制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閆朝陽;高燕妮;馬利軒;王楠楠;;三相Buck-Boost逆變器及兩種控制方法[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江輝;Buck型逆變器高階系統(tǒng)布爾型滑?刂萍胺答伨性化最優(yōu)控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小方;260kVA無源軟開關輔助變流器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肖華鋒;光伏發(fā)電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肖文平;擺式波浪發(fā)電系統(tǒng)建模與功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許飛;基于滑模變結(jié)構(gòu)控制的電壓型組合式逆變器和電流源逆變器控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朱思國;級聯(lián)型逆變器控制方法及其在高壓變頻領域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7 賴紀東;基于CSC永磁直驅(qū)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協(xié)調(diào)控制方法與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姜桂秀;基于PWM技術的電子負載及其在電力系統(tǒng)動模實驗中的應用[D];天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明;光伏并網(wǎng)逆變系統(tǒng)的研究及應用[D];湘潭大學;2010年
2 丁睿;臨界導通(CRM)電壓模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器XD7561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朱銀玉;航空直流有源濾波器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陳以明;7KVA三相/單相變流器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盧旭倩;帶逆變器負載的直直變換器的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楊偉;基于數(shù)字控制的雙降壓式多電平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7 歐陽靜;輸出并聯(lián)型逆變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劉冬春;功率變換器的區(qū)域系統(tǒng)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佟雷;基于滑模變結(jié)構(gòu)控制的靜止同步補償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陸冬良;基于重復控制的單極性SPWM逆變電源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軍,黎輝,楊旭,王兆安;基于PID控制和重復控制的正弦波逆變電源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2年01期
2 洪峰,劉軍;滯環(huán)電流控制型雙BUCK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8期
3 蔡昆,李耀華,勝曉松,謝孟,王平;高性能單相電壓源逆變器的輸出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01期
4 葛紅娟;蔣華;王培強;;基于內(nèi)模原理的新型三相航空靜止變流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J];電工技術學報;2006年09期
5 熊健;周亮;張凱;史鵬飛;;一種高性能的單相逆變器多環(huán)控制方案[J];電工技術學報;2006年12期
6 王贊;肖嵐;姚志壘;嚴仰光;;雙Buck電壓源逆變器的半周期電流調(diào)制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5期
7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一種新型的磁集成雙Buck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6期
8 鄭雪生;李春文;湯洪海;戎袁杰;;三相PWM電壓型逆變器的積分滑?刂芠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12期
9 張純江;張婧;鄔偉揚;徐殿國;;基于Delta算子的諧振控制器實現(xiàn)高頻鏈逆變器波形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7期
10 洪峰;單任仲;王慧貞;嚴仰光;;耦合電感三電平雙降壓式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敏;非線性負載條件下的逆變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正興;6kVA單相中頻逆變器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2 周亮;基于內(nèi)模原理的逆變器波形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永東,倚鵬;大功率高性能逆變器技術發(fā)展綜述[J];電氣傳動;2000年06期
2 陳榮,王曉琳,鄧智泉;零漂對逆變器的影響及其抑制[J];電力電子技術;2003年04期
3 徐強,張維剛;電動車用輔助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氣傳動;2003年02期
4 閆耀民,范瑜,汪至中;一種改進的電壓電流混合控制的并聯(lián)逆變器[J];鐵道學報;2003年03期
5 王崇武,任章,王淑蓉;SPWM逆變器計算機輔助分析[J];西安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鐘思正,王問斯;獨立逆變器快速保護作用分析[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王江,王民,K.M.Tsang;采用主從型逆變器結(jié)構(gòu)的靜態(tài)同步補償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11期
8 張洪耀;梁詩瑩;;簡易逆變器的制作[J];家電檢修技術;2003年08期
9 徐國富;潘孟春;單慶曉;;全數(shù)字升壓逆變器設計[J];電工技術;2003年01期
10 ;逆變器選型推薦[J];電工技術;200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明正峰;鐘彥儒;;用于電機驅(qū)動的諧振極ZVT-PWM逆變器功耗及效率分析[A];第11屆全國電氣自動化電控系統(tǒng)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郭滎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于海龍;劉鋒;;一種新型便攜式逆變器的分析與設計[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榮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朱安遠;;關于在逆變器輸入側(cè)是否加裝外置快熔的探討[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2年會暨能源計量與節(jié)能降耗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立強;丘東元;;一種改進型三相Z-源逆變器[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余仕求;;SVPWM逆變器低次電壓諧波分析[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單慶曉;潘孟春;翁飛兵;羅超;;聯(lián)型逆變器的可靠性分析[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許哲雄;徐國卿;;一種諧振型軟性逆變器的分析與仿真[A];2000年上海市系統(tǒng)仿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0年
10 湯雨;張超華;謝少軍;;新型Z源逆變器[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涂露芳;北京大型光伏逆變器基地奠基[N];北京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張子瑞;逆變器行業(yè)逆市擴張[N];中國能源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徐建華;光伏逆變器:“寒冬”中逆勢而上[N];中國質(zhì)量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徐恒;國產(chǎn)逆變器:市場好競爭力弱[N];中國電子報;2012年
5 張志輝;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光伏逆變器[N];中國能源報;2012年
6 CUBN 記者 周洪博;光伏逆變器或提振光伏產(chǎn)業(yè)[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12年
7 廣東 付兵彭;簡易方波12V轉(zhuǎn)220V交流逆變器電路圖[N];電子報;2012年
8 王輝;2012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將破70億美元[N];中國能源報;2012年
9 浙江 吳建龍;簡易逆變器的制作[N];電子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朱怡;逆變器制造商轉(zhuǎn)向電站開發(fā)[N];中國電力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春偉;串聯(lián)型高增益Z源逆變器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丁凱;混合多電平逆變器拓撲及其市制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莊凱;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逆變器系統(tǒng)控制策略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 陳金平;多電平直流環(huán)節(jié)逆變器新型拓撲與調(diào)制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5 范功誠;混合動力電動車中高性能Z源逆變器控制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單慶曉;級聯(lián)型逆變器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7 裴雪軍;PWM逆變器傳導電磁干擾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佟為明;PWM逆變器特定消諧式諧波抑制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999年
9 王姿雅;多電平二級管鉗位型逆變器電容電壓平衡SVM算法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10 孫東森;儲能型Quasi-Z源級聯(lián)多電平光伏逆變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潤彪;三相并網(wǎng)/獨立雙模式逆變器并/脫網(wǎng)控制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2 李洋;離網(wǎng)型風力發(fā)電單相逆變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宋靜文;大功率光伏逆變器損耗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常琳;基于Z源逆變器的光伏并網(wǎng)系統(tǒng)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5 薛東;基于市電補償?shù)墓夥孀兤餮芯颗c設計[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楊婷;基于鍵合圖理論的逆變器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程紅江;開關電感型Z源/準Z源逆變器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8 于海明;碳化硅場效應管光伏逆變器的研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元志;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逆變器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大偉;3KW中功率光伏逆變器的研制[D];天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074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0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