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集成方案討論
本文選題:設備集成 + IEC; 參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03期
【摘要】:隨著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應用的日趨成熟,將現有二次設備按照需求進行集成整合將是今后智能變電站的發(fā)展趨勢。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間隔層和站控層設備的集成方案進行了討論,重點針對過程層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集成方案進行了分析;對間隔層保護裝置、集中式測控裝置、多功能測控裝置、智能組件、故障錄波和網絡分析儀集成等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述;對站控層一體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集成進行了討論。結合當前工程實際應用情況,提出在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智能變電站試點應用合并單元智能終端集成裝置、保護測控集成裝置較為可行,為今后智能變電站的發(fā)展建設提供參考。
[Abstract]: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equipment i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t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 the future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secondary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The integration scheme of process layer, spacer layer and station control layer equipment i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integration scheme of process layer merg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is analyzed, and the protective device of interval layer, the centralized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 the integrated scheme of process layer merg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are analyzed. The scheme of multi-func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evice, intelligent component, fault recording and network analyzer integra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station control layer is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urrent pro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tegration device of the combined unit in the 110kV and below voltage grade intelligent substation pilot, which is fea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tegrated devic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團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基金】: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新一代智能變電站關鍵設備檢測、調試技術研究”“面向主廠站一體化的變電站監(jiān)控系統(tǒng)深化研究與應用”~~
【分類號】:TM76;TM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黃國方;徐石明;周斌;于海波;沈健;張何;梅德冬;丁杰;王善祥;;新型變電站綜合測控裝置優(yōu)化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19期
2 樊陳;黎山平;高春雷;李惠宇;仇新宏;季學軍;;集成式中低壓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3期
3 劉東超;王開宇;胡紹剛;張紹純;劉君;呂航;;基于數字化變電站的集中式保護[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年04期
4 樊陳;倪益民;竇仁暉;姚志強;王永福;葉海明;;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有關規(guī)范解讀[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19期
5 薄志謙,和敬涵,董新洲;電力系統(tǒng)的集成保護[J];繼電器;2005年1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和敬涵;張飚;;基于暫態(tài)電流極性比較原理的多線路集成保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2 和敬涵;朱光磊;薄志謙;;基于多Agent技術的電力系統(tǒng)集成保護[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6期
3 樊陳;黎山平;高春雷;李惠宇;仇新宏;季學軍;;集成式中低壓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3期
4 王來軍;文明浩;李豐;馬云龍;鄢陽;;GOOSE方式變壓器后備保護探討[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02期
5 樊陳;倪益民;沈健;何昭輝;謝黎;黃國方;;IEEE 1588在基于IEC 61850-9-2標準的合并單元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06期
6 齊鄭;白芮tD;楊以涵;;智能變電站中自動調諧消弧線圈的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20期
7 曹毅峰;高鳳華;黨曉勇;隆超;楊蘇飛;;基于集成原理的牽引變壓器低壓側過電流保護[J];電氣化鐵道;2009年06期
8 徐強超;蘇忠陽;江文東;林金洪;葉石豐;;IEC61850規(guī)約對電力運行工作的作用與實踐[J];廣東輸電與變電技術;2009年04期
9 張斌;盧萍;黃國方;戴欣欣;檀永;;變壓器智能組件設計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19期
10 蔡月明;仇新宏;李惠宇;邢宜寶;;基于低壓差分信號高速串行總線的智能變電站硬件平臺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丁磊;董新洲;姜永暉;溫渤嬰;;數字化集成保護與控制系統(tǒng)結構設計方案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2 張籍;彭昌勇;杜治;;三種同步方式下電子式互感器誤差校驗比較研究[A];201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金強;分布式電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電網保護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李中偉;供配電線路自適應保護系統(tǒng)的算法與通信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張浩;配電網協同保護與自愈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4 李振興;智能電網層次化保護構建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王傳啟;高速鐵路智能牽引變電站自動化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海英;勝利油田濱南電網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戈政;智能配電變電站過程總線信息共享關鍵問題研究[D];東北電力大學;2011年
3 李珂;基于集成保護平臺的變壓器保護與控制優(yōu)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樊浩;中低壓變電站集中式繼電保護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5 楊楊;數字化變電站集成保護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汪濱勇;常規(guī)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工程的分析設計[D];南昌大學;2011年
7 孫通;基于IEC61850的智能終端設計及其通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王軍;集成保護中數據同步采集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9 姜國濤;基于Agent的微電網控制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10 曹毅峰;牽引變電所集成保護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和敬涵;朱光磊;薄志謙;;基于多Agent技術的電力系統(tǒng)集成保護[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6期
2 李九虎;鄭玉平;古世東;須雷;;電子式互感器在數字化變電站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07期
3 段吉泉;段斌;;變電站GOOSE報文在IED中的實時處理[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1期
4 薛禹勝;徐偉;萬秋蘭;;關于廣域測量系統(tǒng)及廣域控制保護系統(tǒng)的評述[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5期
5 易永輝;曹一家;張金江;劉波;徐立中;郭創(chuàng)新;;基于IEC 61850標準的新型集中式IED[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2期
6 趙希才;曹冬明;朱曉彤;徐龍;;2008年國際大電網會議系列報道——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自動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23期
7 韓明峰;鄭永志;李小濱;;基于VxWorks系統(tǒng)的GOOSE實現與可靠性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2期
8 王松;陸承宇;;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的GOOSE網絡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3期
9 徐廣輝;李友軍;王文龍;熊慕文;;數字化變電站IED采樣數據同步插值的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4期
10 朱炳銓;王松;李慧;劉軍;黃曉明;姜健寧;;基于IEC 61850 GOOSE技術的繼電保護工程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永標;;基于IEC61850標準的合并單元性能測試[J];電網技術;2006年S2期
2 華煌圣;游大海;余宏偉;;基于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變壓器差動保護數據采集系統(tǒng)[J];電氣應用;2009年14期
3 王德文;王艷;邸劍;;智能變電站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18期
4 盧波;;智能化間隔在500kV蘇州東變電站的實踐[J];華東電力;2010年07期
5 唐成虹;胡國;張吉;賀敏;;智能變電站新型高壓集中式電能計量終端[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05期
6 朱林;蘇盛;段獻忠;劉怡;;基于IEC 61850過程總線的分布式母線保護研究[J];繼電器;2007年S1期
7 古樹平;陳奇志;陳旺虎;楊俊;揭海寶;陳可;;數字化變電站過渡方案的研究[J];四川電力技術;2010年01期
8 李斌;馬超;賀家李;薄志謙;;基于IEC 61850的分布式母線保護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20期
9 王和生;;數字化變電站的保護模式及現場繼電保護校驗[J];上海電力;2010年06期
10 許勇;張道農;于躍海;趙景濤;;智能變電站PMU裝置研究[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永標;;基于IEC61850標準的合并單元性能測試[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何世恩;劉峻;;IEC61850數字化變電站對繼電保護專業(yè)的影響[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胡道徐;丁衛(wèi)華;張丹丹;;水電廠IEC 61850數字化變電站[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繼電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09年
4 徐大可;湯漢松;孫志杰;;數字化變電站的現實與未來[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姚翔宇;王菁;崔新友;彭定敏;;電子式電流互感器交流變換模塊的設計與實現[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6 楊師伯;聶一雄;;數字化變電站綜述[A];第二十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國慶;吳小云;郭志忠;;一種基于FPGA考慮同步時延實現合并單元同步的新方法[A];2009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二)[C];2009年
8 李曉;彭定敏;華琴;;新型數字化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設計與實現[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9 劉志軍;鄧文棟;胡春華;趙正聰;;數字化變電站電能計量技術研究[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李蘭欣;苗培青;王俊芳;;基于IEC 61850的數字化變電站系統(tǒng)解決方案的研究[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通訊員 邵志蘭;FEXT系列電子式互感器通過鑒定[N];中國電力報;2009年
2 王永剛;江蘇500千伏常熟南變電站開始電氣施工[N];國家電網報;2010年
3 李仲青 張逸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試驗順利完成[N];國家電網報;2010年
4 王世彬;白山發(fā)電廠新增智能保護裝置[N];國家電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基于IEC 61850過程總線結構的數字化保護系統(tǒng)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殷志良;基于IEC 61850的變電站過程總線通信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5年
3 黃敏;基于多Agent的電力遠動信息實時傳輸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4 王德文;基于IEC 61850和MMS的網絡化電力遠動通信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5 易永輝;基于IEC 61850標準的變電站自動化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竇曉波;基于IEC 61850的新型數字化變電站通信網絡的研究與實踐[D];東南大學;2006年
7 李偉;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及數字化電站新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羅彥;IEC 61850標準在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司為國;智能變電站若干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D];上海大學;2010年
10 朱林;基于實時以太網的數字化變電站體系結構和新型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磊;基于電阻分壓的10kV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王哲;基于IEC61850的變電站過程層與間隔層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劉海客;基于IEC 61850的數字化變電站過程層仿真設計[D];山東大學;2009年
4 張中慶;數字化變電站通信結構及互感器相關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郭郴艷;數字保護和采樣值傳輸模型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張振洋;35kV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的硬件開發(fā)研究[D];東北電力大學;2012年
7 洪捷;數字化變電站合并單元測試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荀榮玲;基于IEC 61850前置數據采集單元的測試工具軟件開發(fā)[D];山東大學;2010年
9 王瑞;基于Intel EP80579-VxWorks的互感器合并單元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10 周毅然;35kV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的研究與軟硬件實現[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661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86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