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中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前置氧化脫除機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煙氣中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前置氧化脫除機理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超高濃度氮氧化物 玻璃窯爐煙氣 臭氧多脫 添加劑 濕法脫除
【摘要】:目前,我國電力行業(yè)的脫硝建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容量小、數(shù)量龐大、分布零散、燃燒劣質(zhì)煤種多的工業(yè)窯爐脫硝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以玻璃窯爐為例,討論工業(yè)窯爐超高濃度氮氧化物脫除問題,首次將臭氧多種污染物協(xié)同脫除技術引入玻璃窯爐煙氣治理中。研究了煙氣中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前置氧化和脫除機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采用活性分子臭氧對含有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模擬煙氣進行氧化,得到NO的氧化效率與03/NO摩爾比、S02濃度及溫度間的關系。常溫下NO的氧化效率隨03/NO摩爾比增加而升高,當03/NO摩爾比為1.2時,NO的氧化效率為97%,之后保持不變;常溫下SO2濃度對NO的氧化效率幾乎無影響;溫度對NO的氧化產(chǎn)物影響很大。 2、在噴淋塔中用堿液對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氧化產(chǎn)物進行吸收脫除。分析了03/NO摩爾比、NaOH溶液濃度、NaHCO3溶液濃度、S02濃度、液氣比和噴淋產(chǎn)物濃度等因素對NOx脫除效率的影響。03/NO摩爾比為1.6時,0.5%NaOH溶液的NOx脫除效率可達70%,NaOH溶液的脫硝效率明顯高于NaHCO3溶液。 3、向NaOH溶液中分別加入氧化型添加劑NaClO、還原型添加劑Na2S和Na2S2O3。分析了添加劑濃度、溶液pH值、S02濃度等因素對NOx脫除效率的影響。通過長時間試驗得到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氧化產(chǎn)物與Na2S之間的反應規(guī)律。還原型添加劑比氧化型添加劑脫硝效率高,Na2S和Na2S2O3都能大幅提高NOx脫除效率,且可實現(xiàn)S02和NOx的協(xié)同脫除。 4、為脫硝副產(chǎn)物亞硝酸鹽的無害化處理提供了詳細方案。針對時間、pH值、摩爾比和亞硝酸根初始濃度等因素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pH值對氧化效率存在關鍵影響,弱酸環(huán)境中,隨著摩爾比(ClO-/NO2-)的增加,氧化效率呈線性遞增,當摩爾比在1.1左右時可以將亞硝酸鹽全部氧化為硝酸鹽。
【關鍵詞】:超高濃度氮氧化物 玻璃窯爐煙氣 臭氧多脫 添加劑 濕法脫除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X773
【目錄】:
- 致謝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目錄10-13
- 1 緒論13-22
-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13-15
- 1.2 玻璃窯爐煙氣特點及傳統(tǒng)治理方法15-17
- 1.3 活性分子多脫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17-20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20-22
- 1.4.1 研究目的20
- 1.4.2 主要研究內(nèi)容20-22
- 2 試驗設備與方法22-30
- 2.1 試驗儀器22-26
- 2.1.1 主要儀器和設備22-25
- 2.1.2 輔助儀器設備25-26
- 2.2 試驗材料與試劑26-27
- 2.3 模擬玻璃窯爐超高氮氧化物煙氣的活性分子多脫試驗臺系統(tǒng)27-28
- 2.3.1 配氣系統(tǒng)和反應系統(tǒng)28
- 2.3.2 吸收系統(tǒng)28
- 2.3.3 分析系統(tǒng)28
- 2.4 數(shù)據(jù)處理28-30
- 3 超高濃度NO氧化的試驗研究30-38
- 3.1 引言30
- 3.2 NO的氧化效果30-33
- 3.3 SO_2濃度對O_3氧化NO的影響研究33-34
- 3.4 溫度對O_3氧化NO的影響34-36
- 3.5 小結36-38
- 4 濕法噴淋對NO氧化產(chǎn)物的脫除試驗研究38-63
- 4.1 堿液的脫除效果38-47
- 4.1.1 NaOH溶液的脫除效果38-45
- 4.1.1.1 O_3/NO摩爾比對脫硝效率的影響39-40
- 4.1.1.2 NaOH溶液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0-42
- 4.1.1.3 液氣比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2-43
- 4.1.1.4 噴淋液中NO_2~-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3-44
- 4.1.1.5 SO_2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4-45
- 4.1.2 NaHCO_3溶液的脫除效果45-47
- 4.1.2.1 NaHCO_3溶液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5-46
- 4.1.2.2 液氣比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6-47
- 4.1.2.3 NaHCO_3和NaOH的脫硝效率對比47
- 4.2 氧化型添加劑NaClO的脫除效果47-50
- 4.2.1 引言47-48
- 4.2.2 NaClO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48-49
- 4.2.3 NaClO與NaOH的脫硝效率對比49-50
- 4.3 還原型添加劑Na_2S的脫除效果50-58
- 4.3.1 引言50-51
- 4.3.2 Na_2S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51
- 4.3.3 Na_2S加入前后脫硝效率對比51-52
- 4.3.4 Na_2S與NO_2的反應機理研究探究52-54
- 4.3.5 pH值對脫硝效率的影響54-56
- 4.3.6 SO_2對脫硝效率的影響56-57
- 4.3.7 Na_2S結合NaHCO_3溶液對NO_x脫除效率的影響57-58
- 4.4 還原型添加劑Na_2S_2O_3的脫除效果58-61
- 4.4.1 引言58
- 4.4.2 Na_2S_2O_3濃度對脫硝效率的影響58-59
- 4.4.3 Na_2S_2O_3與Na_2S脫硝效率對比59-60
- 4.4.4 SO_2對脫硝效率的影響60-61
- 4.4.5 pH值對同時脫硫脫硝影響61
- 4.5 本章小結61-63
- 5 脫硝副產(chǎn)物的無害化處理63-71
- 5.1 引言63
- 5.2 試驗原理及方法63-64
- 5.3 反應時間的影響64-65
- 5.4 pH值的影響65-67
- 5.5 摩爾比的影響67-68
- 5.6 亞硝酸根初始濃度對氧化效率的影響68-69
- 5.7 本章小結69-71
- 6 結論71-74
- 6.1 全文總結71-72
- 6.2 本文創(chuàng)新點72-73
- 6.3 對下一步工作的展望73-74
- 參考文獻74-77
- 作者簡歷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顏金培;楊林軍;張霞;孫露娟;張宇;沈湘林;;燃煤PM_(2.5)相變脫除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08年12期
2 ;分析化學[J];浙江化工;2000年02期
3 邱朋華;李丹丹;徐寶龍;呼姚;杜昌帥;吳少華;;基于Aspen Plus對Selexol分離CO_2流程的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08期
4 譚先才;;增加煙囪高度,節(jié)約能源顯著[J];四川環(huán)境;1982年Z1期
5 李永旺;趙長遂;吳新;魯端峰;;燃煤PM_(10)在磁場中聚并脫除理論與實驗研究[J];熱能動力工程;2007年02期
6 李永旺;吳新;趙長遂;魯端峰;韓松;;梯度磁場中燃煤PM_(10)聚并實驗[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7 李永旺;吳新;趙長遂;魯端峰;;燃煤PM_(10)磁聚并動力學數(shù)值模擬[J];熱能動力工程;2007年03期
8 李永旺;吳新;趙長遂;魯端峰;韓松;;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磁力聚并脫除特性的實驗研究[J];動力工程;2007年04期
9 陳亞非,陳新超,熊建國;濕法煙氣脫硫系統(tǒng)中SO_3脫除效率等問題的討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4年09期
10 顏金培;楊林軍;張霞;孫露娟;張宇;沈湘林;;燃燒源PM_(2.5)凝結洗滌脫除實驗研究[J];燃料化學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華;靜電場中水對顆粒物脫除增強機理與過程[D];清華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聶美園;臭氧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實驗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2 郝志武;基于膜法的混合溶液在脫除燃煤煙氣中CO_2的實驗研究[D];上海電力學院;2012年
3 楊潔紅;氨法煙氣脫硫中強化NO去除的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4 廖俠;低溫等離子體協(xié)同改性粘土催化劑脫除NO[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5 孫云雪;臭氧氧化結合氨水吸收實現(xiàn)多污染物控制的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6 許昌日;燃煤煙氣NOx/SO_2一體化強化吸收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7 管詩駢;直流電暈自由基簇射脫除PAHs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周錦暉;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氧化及脫除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9 張明慧;煙氣中超高濃度氮氧化物的前置氧化脫除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013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10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