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微電網協(xié)調控制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2 18:33
傳統(tǒng)電力設備過度消耗化石能源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影響著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微電網作為分布式電源大規(guī)模并網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可再生能源的環(huán)保及經濟價值。分布式微電網的協(xié)調控制策略是實現(xiàn)微網安全、經濟、可靠、環(huán)保運行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分布式微電網網架結構、控制模式、分布式電源及其接口變流器的分析,制定了分布式微電網的本地協(xié)調控制策略以及上層協(xié)調控制策略。首先對分布式微電網整體架構進行了分析。根據(jù)微電網的設計原則,建立了微電網的整體架構。通過對主從、對等、分層控制模式的分析,得出了一種弱通信聯(lián)系的兩層控制結構,實現(xiàn)對微網內各分布式電源及變流器的協(xié)調控制。其次,論述了光伏電池、永磁同步風力發(fā)電機、蓄電池、柴油發(fā)電機以及各模塊接口變流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建立了分布式微電網內各模塊的仿真模型。進而對分布式微電網本地協(xié)調控制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包括分布式電源自身工作模式的切換及雙向AC/DC變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設計了光伏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限功率控制,蓄電池充放電控制、待機保護控制以及負荷自動投切控制。分析了雙向AC/DC變流器的數(shù)學模型和運行模式,通過對比逆變器的三種控制策略,給...
【文章來源】:西安工業(yè)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布式微電網網架結構圖
西安工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給出各分布式電源一個功率參考值。下層分布式電源控制器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內的負荷變化,??根據(jù)設置的閾值條件,對微電網內分布式電源、蓄電池、負荷等設備實時控制。此控制結??構不依賴通信,即使存在通信問題,微電網仍可穩(wěn)定的運行。??1)主從控制??將分布式電源分為主控電源及從控電源的控制模式稱為主從控制,主控電源具有響應??快、可調節(jié)微網內功率平衡、維持母線電壓的作用,非主控電源的分布式電源稱為從空電??源。微電網孤島運行時,一般采用主從控制,主控電源用來維持系統(tǒng)電壓和頻率的平衡,??從控電源用來控制分布式電源恒功率輸出,負責提供有功和無功功率。主從控制結構如圖??2.2所示。???主控DG??
PQ控制器PQ控制器器-_?!負丨荷??DG1?|???|DGn??圖2.2主從控制結構圖??主從控制結構中,由于主控電源需要維持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故對主控電源的要求較高。具??體要求如以下幾點:a、主控電源反應迅速,可以快速調控,使微電網內的電壓和頻率維??持穩(wěn)定;b、主控電源必須具有較大的調整范圍,這使主控電源在不同條件下都能實現(xiàn)負??荷的實時跟蹤,保證微電網的適應性;C、主控電源具備平滑切換的能力。一般采用如下??幾種控制單元作為主控電源:??(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結構設計[J]. 蔡冰倩,賈利虎,朱永強,王銀順.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7(02)
[2]交直流混合微網功率控制技術研究綜述[J]. 楊捷,金新民,楊曉亮,吳學智. 電網技術. 2017(01)
[3]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網絡結構設計和模式切換控制策略[J]. 汪科,張雪松,趙波,錢涵森. 供用電. 2016(08)
[4]交直流混合微電網中儲能變流器無縫切換策略[J]. 畢大強,周穩(wěn),戴瑜興,李顯國.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6(10)
[5]交直流混合微電網協(xié)同控制策略[J]. 周穩(wěn),戴瑜興,畢大強,范柱烽.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5(10)
[6]直流微電網穩(wěn)定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 李霞林,王成山,郭力,周麗紅,馮懌彬. 供用電. 2015(10)
[7]微電網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J]. 朱永強,賈利虎,王銀順.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15(09)
[8]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規(guī)劃設計研究[J]. 周金輝,田龍剛,潘浩.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
[9]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張大朋,徐濤,魏志成,劉佳易. 煤礦機電. 2014(05)
[10]微電網的分層控制研究[J]. 黎金英,艾欣,鄧玉輝. 現(xiàn)代電力. 2014(05)
博士論文
[1]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穩(wěn)定運行控制[D]. 李霞林.天津大學 2014
[2]微網實驗系統(tǒng)研究[D]. 楊占剛.天津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溪霞庫區(qū)微電網多模分層運行控制策略研究[D]. 吳志程.南昌大學 2018
[2]交直流混合微網功率協(xié)調控制策略研究[D]. 金臻.山東大學 2018
[3]多電壓等級交直流混合微電網仿真分析[D]. 張硙.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7
[4]微電網中光—儲—柴的協(xié)調控制策略研究[D]. 劉向民.燕山大學 2017
[5]含分布式能源微網系統(tǒng)的能量優(yōu)化[D]. 劉星月.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5
[6]直流微電網的能量管理研究[D]. 岳飛飛.燕山大學 2012
[7]直驅式風力發(fā)電機的建模與并網仿真分析[D]. 董桐宇.太原理工大學 2011
[8]光伏發(fā)電并網與微網運行控制仿真研究[D]. 楊文杰.西南交通大學 2010
[9]基于TMS320F2812的同步發(fā)電機模擬勵磁系統(tǒng)的研究[D]. 劉軍志.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53424
【文章來源】:西安工業(yè)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布式微電網網架結構圖
西安工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給出各分布式電源一個功率參考值。下層分布式電源控制器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內的負荷變化,??根據(jù)設置的閾值條件,對微電網內分布式電源、蓄電池、負荷等設備實時控制。此控制結??構不依賴通信,即使存在通信問題,微電網仍可穩(wěn)定的運行。??1)主從控制??將分布式電源分為主控電源及從控電源的控制模式稱為主從控制,主控電源具有響應??快、可調節(jié)微網內功率平衡、維持母線電壓的作用,非主控電源的分布式電源稱為從空電??源。微電網孤島運行時,一般采用主從控制,主控電源用來維持系統(tǒng)電壓和頻率的平衡,??從控電源用來控制分布式電源恒功率輸出,負責提供有功和無功功率。主從控制結構如圖??2.2所示。???主控DG??
PQ控制器PQ控制器器-_?!負丨荷??DG1?|???|DGn??圖2.2主從控制結構圖??主從控制結構中,由于主控電源需要維持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故對主控電源的要求較高。具??體要求如以下幾點:a、主控電源反應迅速,可以快速調控,使微電網內的電壓和頻率維??持穩(wěn)定;b、主控電源必須具有較大的調整范圍,這使主控電源在不同條件下都能實現(xiàn)負??荷的實時跟蹤,保證微電網的適應性;C、主控電源具備平滑切換的能力。一般采用如下??幾種控制單元作為主控電源:??(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結構設計[J]. 蔡冰倩,賈利虎,朱永強,王銀順.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7(02)
[2]交直流混合微網功率控制技術研究綜述[J]. 楊捷,金新民,楊曉亮,吳學智. 電網技術. 2017(01)
[3]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網絡結構設計和模式切換控制策略[J]. 汪科,張雪松,趙波,錢涵森. 供用電. 2016(08)
[4]交直流混合微電網中儲能變流器無縫切換策略[J]. 畢大強,周穩(wěn),戴瑜興,李顯國.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6(10)
[5]交直流混合微電網協(xié)同控制策略[J]. 周穩(wěn),戴瑜興,畢大強,范柱烽.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5(10)
[6]直流微電網穩(wěn)定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 李霞林,王成山,郭力,周麗紅,馮懌彬. 供用電. 2015(10)
[7]微電網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J]. 朱永強,賈利虎,王銀順.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15(09)
[8]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規(guī)劃設計研究[J]. 周金輝,田龍剛,潘浩.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
[9]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張大朋,徐濤,魏志成,劉佳易. 煤礦機電. 2014(05)
[10]微電網的分層控制研究[J]. 黎金英,艾欣,鄧玉輝. 現(xiàn)代電力. 2014(05)
博士論文
[1]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穩(wěn)定運行控制[D]. 李霞林.天津大學 2014
[2]微網實驗系統(tǒng)研究[D]. 楊占剛.天津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溪霞庫區(qū)微電網多模分層運行控制策略研究[D]. 吳志程.南昌大學 2018
[2]交直流混合微網功率協(xié)調控制策略研究[D]. 金臻.山東大學 2018
[3]多電壓等級交直流混合微電網仿真分析[D]. 張硙.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7
[4]微電網中光—儲—柴的協(xié)調控制策略研究[D]. 劉向民.燕山大學 2017
[5]含分布式能源微網系統(tǒng)的能量優(yōu)化[D]. 劉星月.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5
[6]直流微電網的能量管理研究[D]. 岳飛飛.燕山大學 2012
[7]直驅式風力發(fā)電機的建模與并網仿真分析[D]. 董桐宇.太原理工大學 2011
[8]光伏發(fā)電并網與微網運行控制仿真研究[D]. 楊文杰.西南交通大學 2010
[9]基于TMS320F2812的同步發(fā)電機模擬勵磁系統(tǒng)的研究[D]. 劉軍志.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534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534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